【经过】《经过》的影评10篇

时间:2021-07-30 来源:工程管理 点击:

《经过》的影评10篇

  《经过》是一部由郑文堂执导,桂纶镁 / 戴立忍 / 荫山征彦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过》影评(一):也許只是經過

  “這裡山中有一個博物館,她原本只是想暫時經過這裡,但是,命運卻把她留了下來。”

  今晚的火車去深圳,早早的收拾停當之後,等著剛洗的大件小件的衣服上的水自然蒸發。

  閑時遇到這部片子,畫面乾淨,劇情清簡,綠樹掩映下的台北故宮也退去了莊嚴英氣,但留得曖昧繾綣。

  其實不太喜歡台灣電影,雖然或懷舊或純凈,可是在當下慣聽關西大漢唱“大江東去”,慣看綺麗詭譎燒錢大製作的年景,總難免有那么一點點索然寡味。

  但這次,還是為她的寧靜所折服。

  山間火車悠悠駛過,帶來更久遠的寧靜。

  想起高中時喜歡的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经过》影评(二):很不错的故宫宣传片

  “人生的缺憾,只是在茶余饭后的一段回忆而已…… ”

  “时间只是经过,刚好留在这里”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

  一部电影能让人记住这几句警语,也算是收获了。《经过》拍摄于2002年,居然是台湾故宫博物馆出品的,应该就是所谓的主旋律电影。

  如果不是《不能说的秘密》,不是因为桂伦美,断断不会发现这部电影。

  导演是拍摄《梦幻部落》一举出名的郑文堂,主演即是桂伦美与戴立忍,据说两人的恋情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现在被狗仔队挖出来了。桂伦美在里面的表演比《秘密》中自然好很多,但我还是喜欢《蓝色大门》初出道的她,饰演的那个柔柔弱弱、安谧的孟克柔,和那个阳光的不行的陈柏霖版张士豪,真是绝配,扯远了。

  那个日本小帅哥蔭山征彥其实演的还可以,问题是似乎与角色的年龄不太相衬,应该年纪稍大一些的人来演比较有说服力,他的外形太过娃娃脸,太过阳光了。另外还有个老演员——田豊,看到时让我惊喜,毕竟小时候看的什么《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之类的台湾电视剧中经常有他。而且年轻的时候是和苗天他们齐名的大明星,似乎是张彻之类大导演的御用演员。没有记错的话,他已经在2005年还是2006年的时候去世了。那么这部电影应该是他最后的演出了。

  很意外《经过》能拍得如此隽永,以《寒食贴》为线索,以故宫为背景,将中日两国三个主人公的人生巧妙的结合起来,并且阐述出人生缺憾的主题,电影中三个人最后都因为这个《寒食贴》的关联而得到补缺,构思也算巧妙,而且不是太牵强,还能揭示出一些人生哲理,同时给人一些励志向上的鼓励,一部小品式电影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样的电影居然能让我这个一点不懂文物与书法的人看得津津有味,有点点感动,甚至还想进一步去了解学习,作为博物馆的宣传片也应该算是很成功了,要是懂书法有文化的人看起来,也许更会有触动吧。

  《经过》影评(三):虚实之间,不能有断点

  刚在豆瓣上找了《经过》的评论,才知道导演是郑文堂,联想前几天看的他另一部作品《夏天的尾巴》,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感觉,影片的主题和立意都很好,似乎表达上有所欠缺,并没有做到所谓的“形散神聚”。

  缺憾是影片着力表现的主题,拉二胡的盲人前面那只“人生缺憾,一碗承受”的碗,小镁放映幻灯片时丢掉的那张片子,东横朋友聚会时摔碎的那只翻模酒杯,超伯留下缺憾的那只粗玉山羊以及小镁醉酒摔坏的那只碗。这些细节都暗示了影片中几位人物的人生缺憾。东横女友的离开和小镁对东横一直未能表达的情感。围绕这样的缺憾影片得以展开。

  东横的父亲是一个巡山员,在东横年幼时走失在山中,尽管每年家人都会在山中呼喊父亲,但始终改变不了父亲失踪的事实。而学生时期与女友在山中留下的美好回忆也停留在那张三个人的照片中,唤不回来。所以,东横也幻想着能够隐居山林,隐藏在自己的回忆中,不肯走出来。女友接二连三寄至的信件也一直未拆开,面对缺憾,他选择的是让时间经过,恰好停留。

  阿静是一个情感充沛的角色,受资深员工超伯的影响,一直梦想进入千年时光隧道的山洞,最终得偿所愿。对东横却迟迟不愿表达感情,只能通过催件,送信,打电话聊天来保持联系,让东横帮忙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学姐寄来的信封上贴有1/4寒食帖的邮票。对东横情感上的缺憾也停留在那张三人照片上。

  而影片的立意则在于对缺憾的打破,日本人岛的出现改变了两个人的现状,让两条线有了交点。东横在同超伯的对话中意识到“有些事物的缺憾是一种必经的过程,人生缺憾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种回忆罢了。”决定从回忆中走出来,不再冷漠,袒露自己的故事。而醉酒后的阿静失手打碎了东横的碗,紧紧捏着的碎片也暗示了她不希望有缺憾,但当她看到东横留给她的字条后,她也似乎明白了很多,影片最后,在地铁上,当阿静意外发现先前丢失的那张幻灯片时她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因为她明白,自己对东横的感情停留在了学生时代的那张照片里,那个时候的缺憾就让她停留在那个时间,因为时间只是经过,刚好停留在那里。

  超伯在影片中是个画龙点睛的人物,台词寥寥却立意深刻。“虚实之间,不能有断点。”我们有遗憾的回忆,有饱满的理想,但与现实是有距离的,需要自然连续的过渡。不能错把缺憾当作现实的缺憾,将来的缺憾,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事事冷漠,封闭内心。如同影片中的东横,也不能把理想当作现实,追求不存在的完美主义,应该接受的缺憾还是要坦然面对,象最后的阿静。

  如果说岛与阿静有感情的话,也将停留在登机前岛唱歌给静听的那一刻,如果说岛通过寒食帖寻找到了什么,那也许就是一份天真稚拙。影片中岛的角色最单薄,但是对于影片情节的推进不可或缺。

  影片的缺憾则在于导演的力不从心,因为导演除了表达这样的立意和主题之外,还试图表达一种对故宫博物院的“人文关怀”,极大的削弱了影片的表达力度,他试图说明,博物馆和人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故宫博物院在台湾这个岛屿上的出现也是一次停留,但联系的过于牵强,因为这样的需要,也刻意强化了两位主角与故宫博物院的联系。

  这是一部表达人生缺憾及面对缺憾的电影,如果导演从一开始就没有宣传故宫博物院的想法,影片的表达将会更有力,整部片子的质量也会更好。可能这和出品方是故宫博物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吧。

  最后说说影片中两位主演的表现,戴立忍对影片的理解和角色的诠释很到位,小镁的角色要求感情充沛,这与小镁擅长的内敛不同,可以看出小镁努力表现的情感外露,但是演的有点过了,但是考虑到角色上的突破,还是可圈可点的。

  总之,电影的故事和主题都值得好好去理解,表达与导演有关。

  《经过》影评(四):如果每一次经过只是为了路过

  我有多爱桂纶美,因为她淡的神态,无可替代.

  于是我找来这片看,同样爱她淡的神态,无可替代.

  从小遭遇挫败时,一直听别人说教,或者泛泛而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说那些"人生总有缺憾"的语句,寻常的安慰性口吻,腻了.

  在结束广告学学士学位答辩后的今天,二零零七的最后一天,翻出这部下了好久的片来看,在冷得手脚冰凉的下午,忽然间,懂得了残缺的美感.这似乎比什么断臂维纳斯来得真实罢.

  电影的主题说的是残缺,文物的残缺,历史的残缺,情感的残缺和事业的残缺,人生没有完整性,偏偏遭遇那么多残缺.

  喜欢小静的职业,可以静静地看着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摆渡自己的内心.就算是暗恋,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懊恼.一样喜欢靠在公车想事情,即便做梦也是轻盈的.喜欢她故意把钱落给东横的神态,那样自然,又不自然.

  东横是典型的老男人吧,因为一桩感情挫败就觉得人生不完整.甚至有些消极琐碎.我不喜欢这样的人格,因为男人的世界自可以大,什么样的伤害也不是花女人钱的理由.

  日本人岛英一郎的向往很好奇.但是作为对事业的挫败和逃逸,你便可以理解这种好奇.社会上争斗是寻常事,勾心斗角是单纯的人不得不服输的游戏.也许在历史的镜像里,被流放的苏东坡最单纯,于是用"稚拙"的笔记写出了寒食帖.

  抛开电影里的政治向度不谈,单纯说残缺这件事,已够让人喜欢.也没有什么团圆大结局之类,还是各自过着生活,有着心事,存在着残缺.如果每一次经过,都只是路过,没有神往,也不作停留.可是呢,在理解和表达,并且承认了这种残缺,就不再会让人觉得这种经过是件很悲伤的事情了.

  人生就是那么奇妙.

  《经过》影评(五):残片·经过

  翻找以前的本子,夹页中飘落一张碎纸片,以为是上学时的草稿纸残片,捡起来看,一面是草稿,另一面则写着一首小诗:

  当我想你的时候

  夏日也有清凉的风吹过

  当我想你的时候

  月亮旁的星星也在闪烁

  当我想你的时候

  咖啡也不会总是黑色

  当我想你的时候

  就想牵着你的手

  从阳光下走过……

  小诗下注明着日期,可是我已经不知道是哪一年写的了。

  那时的我应该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吧?然而那时的纯真和简单,现在也在也无处找寻了,只留下这一纸残片,记录下那时干净的心情。

  所有的这些记忆,我都模糊了,一如这纸残片,遗忘在旧本子中,即使再翻出,也拼不出当年的样子了。那些曾经和我一起读诗的朋友,也早已忘记了这些记忆吧?

  这算不算也是人生的一种缺憾呢?

  阿超伯深长而又缓慢地说:“人生的缺憾,只是在茶余饭后的一段回忆而已…… ”(电影《经过》台词)。那么,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感叹地了。所有过去了的都是过往,都是回忆,无论是欢乐时光还是追悔遗憾,无论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无论是残缺的还是完整的,都是已定格了的时间,无法改变!

  也许我记得的,你已忘记;也许我忘记的,你还记得!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还有这一纸残片,记录了那些经过……

  时间只是经过,刚好停留在这里。

  原文地址http://blackcoffee45.blogbus.com/logs/16511712.html

  《经过》影评(六):时间只是经过 刚好留在这里

  人生缺憾 一碗承受

  台北街头的熙熙攘攘夹着哀怨凄婉的二胡,将电影缓缓展开。人这一生注定在缺憾与失落中挣扎。街头卖艺人盛放硬币的碗,阿静醉酒后去找东横,失手打破的碗,无论它们是不是同一只,都是承载人生缺憾的寓意吧。

  时间只是经过 刚好留在这里

  阿静,怀着梦想,希望走进时间长廊深处的她,掩藏自己默默的喜欢。

  东横,灵感枯竭的作家,始终走不出被前女友抛弃的阴影。喜欢和阿超伯一起打太极,希望以此让自己平静。

  岛,被上司排挤的日本青年,背负着寻找寒食贴的使命,只身来到台北。

  岛与阿静、东横因为寒食贴有了交集,彼此经过。

  他们分别在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里找寻着自己。

  人生缺憾 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回忆罢了

  或许,我们只有到了阿超伯这样的岁数,才能悠闲地在树荫下打着太极,领悟这句话的意义。

  “人在风里飘著在时间的无尽里走过

  爱是片片散落 在永恒的无言中错过”

  在电影里遇见张悬的音乐,安静忧伤。

  《经过》影评(七):回不去了

  一句话,《经过》这片子在我眼里就是一句话:回不去了。藤原琉璃君拷给我这部片子的文件时说,桂纶镁在里面演一个故宫的讲解员。我兄弟在谈到这部片子时说,戴立忍和桂纶镁因为拍这片好上了。我心里的戴立忍是糟糕的台版《白色巨塔》里唯一演得不错的角色,我心里的桂纶镁是一个曾经在书店工作的朋友的形象,其他人总说她俩的美是同一种类型的。可惜我这才是第一次看桂纶镁的片。

  近日央视正在非黄金时间热播周兵导演的纪录片《台北故宫》,这部纪录大片据说撰稿和准备的时间耗费了编导们的大量心力,能在两岸走向和谐的关键时刻播出也算没有枉费制作团队的辛劳。马未都等专业人士批判片子多处业余,藤原为首的被我拖来看《台北故宫》的朋友们则对半瘸的普通话解说女声极为不满。我倒是开心地听到纪晓君唱的片尾曲,而木卫二前辈在《经过》的影评中说的“OST中有一曲出自张悬”我倒是完全没有注意到。

  《台北故宫》还暗暗地有“能回去”的观念传达,但《经过》的意思就是“回不去了”。因为“回不去了”,所以文物只能在这里被爱,被解释,被追逐,能把少女研究员吸引进山洞。《经过》的意思是,在“回不去了”的前提下,人们要明白,“时间只是经过”。说大了,这是对历史无法被改变的一种释然。但是普通人不一样,李东横会去山里继续呼唤走失的父亲,陈宇燕可以让学长懂得慢慢接受人世间喧嚣的一面。这就是小与大的差异,小能回去,大就回不去了。

  折腾快两个小时,最后只值李东横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打的那两行字吗?“这里有一个在山中的博物馆,她原来只是想经过这个岛屿,可是,命运却让她留了下来”。我认为这两行字才是本片中最有价值的两行字,它与片中一直在听田丰扮演的老前辈博物押运官员讲故事的小美女穿上粉色连衣裙去故宫看字帖的意思是一样的,无论你是谁,你是人还是物,你应该去与台北故宫“相遇”,因为“命运让她留了下来”。在经过的时候,能相遇并留下些什么,这多么美好啊!就像寻找修护过《寒食帖》并与之对话过的爷爷的踪迹,日本帅哥示范了一遍。

  别忘了,“国立故宫博物院”是本片的支持单位。这样看来我们才能最直接地明白,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还是很多看起来根本不算情节的碎片,都是为了传达这一个意思:故宫虽然回不去了,但她能和你相遇,你要经过这里,来与她相遇。太妙了。

  http://st1984pinglun.blogbus.com/logs/34170547.html

  《经过》影评(八):我卻經過了你

  因為這是一些由臺灣電影和電影配樂而引發的想法,所以想用繁體字敲出來。

  因著張懸的那首《微光》,在看《經過》以前,已經把原聲帶聼了好幾遍。比起《城市》裏的那個灑脫的張懸,《微光》裏她的聲音,就像她自己在《Stay-牡蠣之歌》裏寫的一樣,是“安靜激烈且深邃”的。而桂纶镁飾演的“靜”也是這樣一個角色,名字和外表的安靜掩蓋不住内心世界的叛逆倔強。

  msn名字不好好用“靜”而用了“青爭”;下車時昂著下巴對公車司機說“你刹車很猛喔”;毫不留情的在電話裏對“大作家”說“人沒感情,寫在多書也沒用”;坐在書店的臺階上看書,轉過身沒有跟那個日本青年打招呼,之後卻和他喝得大醉;……這是一個説話很慢聲音很細,卻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堅持的女孩。就像演電影很挑片的桂一樣。

  這又讓我想到曾经很着迷的一句歌词:“冬天的海寧靜深藍,像你身上的襯衫,看不出來裏面可有浪潮,湧動流轉。”真的很佩服臺灣人的才氣,當然也包括《經過》原聲帶的創作者陳柔錚先生。看,連名字都充滿矛盾,剛柔並濟。跟他做出來的音樂一樣。清冷的電音和柔緩的大提琴演奏出的復調,讓人分不清遠近。

  喜歡那場書法藝術的露天舞蹈演出。男女舞者從黑衣黑褲裏探出手腳,揮舞著帶動身體的旋轉,在燈光下划出的軌跡恍若在幕布上的書寫。也喜歡電影裏那些用來表達想象情節的動畫,像電影綫索——蘇軾《寒食帖》的筆跡一樣透著稚拙。

  靜酒醉后在東橫家閙的那段,把我看哭了。“一潭死水,人沒老心都老了……你念藝術史念假的,心眼那麽小,你離藝術越來越遠了……你只會用電腦,只會用電腦啊你,誰受得了你……”

  我覺得好像有個聲音同時在跟我說:“你念建築念假的,心眼那麽小,你離建築越來越遠了……你只會用電腦,只會用電腦啊你,誰受得了你……” X_X

  或許,經過就是,用感情把生活變成故事吧。

  《经过》影评(九):隱晦的台獨電影

  作爲中國大陸第一位觀看此片的觀衆,這不是一次愉快的經歷。

  -----------2004年10月

  《经过》

  导演:郑文堂

  主演:戴立忍 桂纶美

  故事:戴立忍要写一篇有关台北故宫的文章,但难以摆脱文思枯竭的困境。他躲开都市的喧嚣,希望在太极拳中求得心灵的平静。他的婚姻生活触了礁,也对同事桂纶美的情愫故意视而不见。有一夜,桂纶美喝醉了,在他的寓所昏沉睡去,戴立忍仍然保持着僵硬的冷漠。

  桂纶美的希望是可以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洞藏品馆工作,她终于如愿以偿。但是,在游人中,她结识了一位日本青年。这个青年对绝大多数展品都没有兴趣,他只是固执地找寻苏轼的经典名作《寒食贴》……

  简评:如果对台湾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缺乏了解,这部影片很可能被看作是一部台湾常见的文艺爱情小品,或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宣传片。事实上,尽管《经过》的真实面目做出了刻意的隐晦,台独色彩仍旧有迹可循。

  影片的制作方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于台湾当局的官方机构,但博物院拍电影自然另有居心。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是台独死硬派人物杜正胜,他对中国的仇视和敌意几乎不加掩饰。在就任后,他主张将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作“世界文明的遗产”,脱离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想把这些中华瑰宝在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情况下赖为己有。即使在岛内,也有人指责台独分子如果不愿做中国人,就应该把从大陆带来的财富全部奉还,但杜正胜之流的立场通过影片结尾的字幕暴露无遗:这些财宝经过坎坷,“来到了这个岛屿并留了下来”,是它们注定的归宿。为了给文物的“世界性”寻找论据,影片中的日本青年称他的祖父曾从中国“得到”《寒食贴》真迹,并付出毕生心血保藏修缮,而《寒食贴》也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此处既吹捧了台独分子普遍热爱的日本“保护”中国文物之功,大有谄媚东京影展之意,又在无形中把中国典藏说成了谁都可以据为己有的无主之物,用心不可谓不阴暗。

  影片主演戴立忍是台湾男演员中颇具才华的实力派,桂纶美则以《蓝色大门》中的少女孟克柔形象倍受好评。他们的“夜醉”一场戏,饱含台湾爱情片那种情怀细淡、欲说还休的气质,只可惜这两位好演员,却投身台独理念的电影,难免有佳人做贼的遗憾。

  《经过》影评(十):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而组织这样一个故事~

  怎么说呢……这其实还是蛮台湾的一部电影。缓慢到几乎令人难以坚持的节奏。

  它甚至没有《练习曲》、《海角七号》的亮点。唯一引人关注的话题则是苏轼和他的作品《寒食贴》。

  看完全剧才不觉得那么一头雾水。导演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而精心组织这样一个故事,我领略到了。

  与其说是《经过》,我觉得《纪念》也会是不错的诠释。

  就比如男主角对前女友若干年前的异国远嫁耿怀多年,始终麻痹自己过活。但是在他生命的轨迹里,阿超伯和桂纶镁饰演的静,使他不得不明白一些道理。

  而那个道理,我想应该是:要放得下过去。可以怀念一切,可以放在心底,但更应正视眼前的一切。

  音乐很美,《寒食贴》给我很多的想象空间~~

【经过】《经过》的影评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glwx/102533.html

推荐访问: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过一些秋与冬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在发达国家后面扮演

扩展阅读文章

工程管理热门文章

工程管理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