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放学归来早 什么时节】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读后感10篇

时间:2019-10-22 来源:教育 点击:

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读后感10篇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由[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一):非书评|从自卑谈到命

  背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同时他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人。他开创的“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学界独树一帜,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强调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本书概念提取

  1.自卑情绪、补偿机制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适度的自卑能给人前进的动力,让人努力进取、获得成就感,因此有很好的掌控感,表现出自信,过度自卑则让人认命,放弃进步的可能性,缺失的成就感便努力从其它方面找回,并且容易采取错误的方式,如沉溺于网络寻求平衡,做坏事引起外界关注等。

  2.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通过对人的历史的考察发现,人处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总是成群生活在一起,因此渴望社会情感的假设基础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就人类而言,婴儿和孩童最无助,是培养社会情感的最佳时期。

  胡扯

  这本书讲的是儿童教育,佐证的例子当然都是儿童的事件,但作为成年人,用作自我教育也无妨,以此为镜,治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从自卑中看到了绝望,也看到了希望。当一个孩子开始有了“我”和“他”的意识,自卑情绪自然产生了,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婴儿,尚且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通过外界的帮助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尽管父母的照顾不能尽善尽美,但此时尽可能小的挫折会让孩子有操控感,不至于觉得世界太险恶,父母能照顾孩子到怎样的程度,对子女而言是一种运气。儿童时期,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的最重要来源是父母营造的环境,通过父母的反应,孩子会去判断自己该有的努力程度,但这种判断很直接,是简单的因果连线,不一定正确,错误的因果关系将导致负面的影响,有些父母能够意识到问题并及时纠正,有些父母或是疲于生计、或是不懂教育,使得错误延续下去,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对子女而言是一种运气。在青春期,孩子尝试着独立,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家庭和学校如何看待和教育“坏”孩子,忽视和放弃,还是理解和包容,能不能度过这个坎,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运气。这些环境教会人拿捏自卑的分寸,分寸决定一个人努力的程度,在进入一个领域前20%这个尖端前,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想到这里感到十分恐惧,从小到大的优秀与否原来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因为决定怎样变优秀的思维就是注定的好吗?即使在同一个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截然不同就是环境中细微的差别导致的。

  自卑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了解到这些,我仿佛参透天机,觉察到从小被灌输的坚强、毅力、坚持这些概念真是极其之肤浅,凭什么那么多人高高在上地,去要求一个自卑、绝望的人坚强呢?并非自卑无药可救,只是不能操之过急。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用包容来解决,自卑同样也是,孩童、青少年时期,我们几乎是被动受到教育,成年后,每个人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没有包容的环境就自己创造包容的环境,包容的对象则是我们自己。第一步是承认自卑、逃避困难的事实,允许不优秀这件事的存在,接纳不优秀的自己,通过接纳给自己爱和安全感。第二步是从小事着手,获得成就感,再逐步体会掌控事情的感觉,小事可以很小,比如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就从集中10分钟注意力开始练习,慢慢来。

  以上方法当然不是从这本书中获得的,至于具体从哪得来我也说不清,反正觉得自己很懂的样子。明明是儿童教育的书,莫名其妙让我对命有了新的思考,妙哉~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二):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因为自己童年一直在一种阴影中度过,一直到现在,都觉得深受童年记忆的影响。这么些年来也看了些书,开始明白童年在人的一生的重要性,而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儿童正是培养的最好时期。

  因为童年时的那段特殊的经历,也因为自己也已为人母,因此对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偏爱。

  在很多人的眼里,所谓的教育常常只是一种科学知识的教育,或者再深点也就是品德的教育了,其实,真正的,必需的教育是人格的培养。

  《儿童教育心理学》不是纯理论的阐述,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给我们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建议。

  作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对于后来的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所提出来的“自卑情结”“补偿机制”更是渗透到一般人的常识之中。

  《儿童教育心理学》就是作者阿德勒运用个体心理学的理论,论述了如何运用个体心理学来帮助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统一的,阿德勒提出个体的个别行为其实是由他内在的整体人格发动的。因此我们在看待儿童的行为时,应该整体地看待这个行为,才知道这个行为背后隐含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慢慢的去雕琢,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自卑情结与追求优越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每一个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感,也因此,每个孩子本能地追求着优越感。我们要尊重,理解孩子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并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即符合社会利益,否则,孩子有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从而误入歧途。关于自卑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要认真考察这些因素,以防止儿童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结,参考本书附录一的问题,通过这些详尽的问题,来认真地检查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的可能,从而为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情感则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关于人格培养的重要原则。因为人是比较弱小的动物,因此要学会合作来获得自己的强大。儿童的心理成长由其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来衡量。影响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由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类似一个小的社会团体,而每个孩子在家中的次序地位决定了其心理特征。有的孩子会发展出“或全有,或全无”的心理,这种心理常常引发白日梦,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慢慢地缩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任何一个新的环境将会暴露出以往的人格问题,儿童入学时的表现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家庭教育的缺陷。对于儿童来讲,帮助其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对于其人格发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儿童在学校时,应慎重的看待智力测试以及学校的日常安排。智力测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儿童的智力情况,而学校的日常安排应尽可能地与儿童的人格培养相结合。

  青春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能暴露出问题,离家出走和赞美缺少,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最好办法是培养友谊。性教育是青春期的一个重点,不仅要讲解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因为青春期的性意识的觉醒,所以家庭成员间应避免肢体的过分接触,还有避免色情片的刺激,有条件的家庭孩子男女应分房睡。

  儿童的问题如此的复杂,人格培养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在对待儿童,应多一点耐心,学会包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最终都要回归到对父母的教育上。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采用建设性的口吻,用“我建议”方式。另外,教师要慎重地将成绩单交与家长,因为家长常常把成绩单作为孩子好坏的标准,无论好坏,这样的观点对于孩子来讲都是不利的。

  总而言之,《儿童教育心理学》从儿童心理,成长环境的各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如何来培养健全人格的儿童,是全世界教师和父母的必读书目,当然了,对于深受自己儿童时期影响的成年人来讲,则更是一部调整自我心态的佳作。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三):摘抄搁这儿啦!

  首先必须声明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本很好的书,其一是因为我本人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来却落了空,文中过多过重地分析问题而忽视了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其二,由于与中国现代社会的时空差异,不可避免地使得某些观点显得十分不合情理甚至迂腐或背道而驰。 以下列一些文本摘抄,是我认为目前对我有用、能满足当前需求的部分: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 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的地方是,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 如果在一个对大众心理有利的环境中出现了人的健康的理性常识,这并不是说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而是体现了两者对环境自发的看法是一致的。 社会制度和习俗为了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反过来的。

  学校不能把特定的行为看作一个孤立的音符,而是要把它看作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

  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感的渴望来发掘他的全部野心。

  我们可以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中看出他们自我肯定的方向和程度。

  怀有过度雄心的孩子之所以处境艰难,是因为人们常常以外在的成功来评判他们,而不是根据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来评价他们。

  我们可以通过某一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它是否对社会有益。事物的普遍结构是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

  懒惰的儿童其实正在享受懒惰的好处。懒惰的儿童不需要背负别人对他的期望,不需要努力,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和闲散的样子。

  许多儿童懒惰是为了缓解他们的处境。

  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怯懦毁坏社会情感,却没有消除对别人意见的恐惧……他犹如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度里,并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

  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总是存在的,它暗含或表现在一定的形式之中。自卑感揭露了这种关系的藏身之处,因此只要找出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就能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自卑感有无数种表现形式,眼神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对紧密关系持有疑虑,这也许因为他对此有负面的体验,而他又以偏概全,把自己片面的认识普遍化,并滥用这种认识。

  例如,家长对孩子教育错误,或缺乏慈爱,或管教太严。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认为,生活就是一场苦难,因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

  所以对于教育孩子,还是得循序渐进,不能剑走偏锋。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如果一个孩子自愿与人隔绝,这就表明他对与别人竞争没有足够的信心,表明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以至于担心他在交往群体中无法起到主要的作用。喜欢收集物品的孩子通常想增强自己,超越别人。有这种兴趣的孩子比较危险,他们容易野心膨胀,贪婪无度。他们这种寻找外在支持的行为体现了内心的脆弱。

  如果一个男孩来自母亲做主的家庭,那么他通常会对女人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畏惧。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理解孩子,不断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

  如果孩子长到15岁还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那么他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治疗。

  伦理学在那些离群索居的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他对某一情景一旦产生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对他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只要这种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原始看法没有被矫正的话,那么无论多少逻辑或常识都不会使他后来的成人行为改变。

  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16岁之前,女孩子的成长发育要比男孩子快。如果男孩子对这一点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当他们看到女孩子发展得比他们快的时候,心理通常就会失衡。

  如果孩子成长在封闭的、不与人交往的家庭中,他们通常就会在家人和外人之间划上明显的界限。他们感到在他们的家庭和外部世界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鸿沟将两者隔绝开来,在看待外部世界的时候他们也自然会持有一种充满敌意的态度。这种家庭与外部世界的社会关系不会取得进展,这会使孩子疑心更重,并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外部世界。这对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当然是不利的。

  例如,父亲或母亲曾经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这会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会使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担忧,总想远离同伴,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父母是这样的人。

  对于怎样为孩子选择适当的玩具,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所挑选的玩具应该能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能力。

  如果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产生矛盾,那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但是,千万别让孩子也身陷其中。

  有些孩子童年时受到非常严厉的管教,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而一到了青春期,这些孩子就犹如挣脱锁链一般,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快速成长。

  要想避免青春期的孩子产生这些问题,一种最佳的方法就是培养友谊。孩子应该多结交良好益友,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彼此信任。事实上,只有那些一直给孩子鼓励并成为其朋友的父母和教师,才能继续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加以引导。

  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无法避免这样一个考验,即他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让人们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这种想法当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我们认为我们一定要证明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走得太远,做得太过。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向他们说明并指出,他们向我们做出这种证明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也不需要这种证明。

  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待孩子的缺点,而应该将其视为孩子整体中的一部分,这样对于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才更有好处。

  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单个的行为如果脱离了整体的人格就会丧失其意义,我们只有联系整个人格,才能对个体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四):摘抄的笔记

  说实话,读这本书是冲着阿德勒的大名去的。但是,阅读过程真的不那么愉悦。我从来没有在这么一本书上遇到过这么多的阻碍,白纸上的字都认识,那些自卑感啊优越感啊社会情感这些概念都能理解,可是涉及到具体的案例,我没法把这些概念都融入到案例里去运用去帮助自己理解。

  具体的意见就不写了,先写下我划线的觉得很重要的内容吧。

  1、个体心理学是个什么学科?首先,它的研究对象是儿童。专门研究儿童心理学,而且能让人认识到承认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因为儿童的行为模式在6岁前就形成了,并且会保持惯性一直持续到成年。认识他的童年,就等于预测了他的未来。其次,个体心理学是门实践的科学。它的所有理论都来自真实的案例,它不允许与实践的脱节,应用性特别强。

  2、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成长。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成人对儿童的无知。因为成年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要全面的了解儿童,要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就更是苦难了。

  3、自出生起,人就不断追求发展和优越,这种有目的的追求决定人一生的具体行为。而个体的追求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自己的自卑感。这种现象叫做心理补偿机制。

  4、成人需要关注的是儿童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因为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它的任何障碍都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成人不应该只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联系。了解社会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孩子入学时候的表现,如果他准备充分,社会情感发展良好,就不会成为问题儿童。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表现不好,不是学校造成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成功,没有为孩子做好迎接学校生活的准备。学校只不过是家庭教育潜在问题显现出来而已。

  5、人对社会关系、职业发展和两性问题的认识与态度最能体现他的生活目标和独特的生活风格。

  6、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

  7、我们不能把特定的行为看做一个孤立的音符,而要把它看做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五):将心理学用于教育,将爱放于孩子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孟母三迁。儿童教育,从来就是一个我们非常重视的话题。然而,面对着这一个我们曾经也是其中一员的群体,面对着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却总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有这样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终生致力于人的成长与教育。由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在书中,他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论述了如何用心理学帮助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的精华可以简单地用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归纳:一,什么是人格统一性?二,人格统一性理论为什么在儿童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人格统一性理论在儿童教育中的表现。

  关于什么是人格统一性,阿德勒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的事。”简单地说,就是儿童所有的行为都不是单独发生的,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恰恰相反,这些行为体现了儿童内心的诉求,哪怕这些心里的诉求儿童根本不清楚。因此,要理解儿童的某一行为,就要去了解他整体的生活背景,只有这样,这一行为才具有意义。

  对此,阿德勒举了一个13岁男孩的例子。这个男孩在妹妹出生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妈妈总是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他也用各种无礼的方式吸引注意。妹妹出生后,他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捉弄自己的妈妈,妹妹长大后,他开始捉弄他的妹妹,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在妹妹出生以前,他希望赢得别人的注意,当妹妹出生后,由于其他人的注意力都被妹妹吸引了,因此他不得不以更坏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的变坏是由于他妹妹的出生——这个整体的生活背景之一。

  因此,所谓的人格统一性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不是无中生有的,是生活背景结合整体人格产生的。

  人格统一性理论之所以在儿童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在于人的主观认识,即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正如阿德勒所言“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的地方是,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而这种对事实的看法也构建了我们的人格系统。

  因此,儿童人格系统的建立是由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形成的,当儿童又一次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受制于自己过去所形成的错误观念。这里回到上面那个小男孩的故事当中去。小男孩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人会再喜欢他,于是最后学校建议父母把他带回去,对于这样的结果,小男孩显然是非常高兴了,因为这符合了他内在的错误的观念——成为周围人瞩目的焦点。所以,对小男孩这样的惩罚是无效的,只会加深他的错误观念。只有慢慢地疏导他的错误观念,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这个例子说明了在面对儿童教育时,要充分重视人格统一性,努力寻求儿童背后的人格构建系统,探寻背后的认知模式,找到那个最痛的点,对症下药。

  除了人格统一性理论,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也探讨了其他心理学理论,追求优越,自卑情结,这些也是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在探讨这些问题时,阿德勒与人格统一性结合起来,研究这些心理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追求优越感上,许多人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这是因为他人格里发生的错误认知。比如传统上判定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拥有好成绩,获得老师的认可,有些学生努力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些学生却通过调皮捣蛋来吸引教师的关注,从而获得自己的优越感。这些人错误的行为来源于自己人格系统中关于获得优越的认知——正当的途径无法获得自己的优越感,于是产生逃避的心理,寻求其他非正当途径以麻痹自己。

  自卑情结的产生也是如此,因为无法承受当前的处境,于是开始逃避现实,通过幻想来麻痹自己,从而减轻痛苦。

  对于儿童自卑情结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阿德勒对此有相关的解释“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自卑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力来正确判断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人格构建系统当中,对于自己处境的判断是不正确的。

  举例来讲,一个儿童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他眼里,家庭贫困是他没有能力去改变的处境,这一切好像会一直存在下去,他没有认识到,这一切的贫困的处境是可以改变的,他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美好的人生,而不是受制于自己自小长大的贫困的家庭环境。事实上,我们大部分家庭贫困的人都是如此,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后,有了自我指导能力时,才发现,无论贫穷或富有,只要努力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儿童时期那个背后构建的人格系统里,关于自己处境的认知是错误的。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人格统一性理论贯穿始终,目的在于告诉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儿童的某一行为,所有的儿童都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需要我们用心去雕琢。

  面对儿童的问题,教育,不是一味地只关注行为本身,不是一味地给他寻找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细致,耐心的懂心理学的父母和老师更为重要。让我们用最好的心理学教育孩子,用最好的爱给予孩子,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成长。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六):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

  直到今年,细细算来,类似《正面管教》等各类教育书也看了十来本,各种教育孩子的书看了也不算少了,有理论,也有方法论。

  但自己心中的很多问题,不仅没有找到答案,而是越来越迷惑,迷茫,感觉自己像一个旅人,知道自己要旅行,准备好了地图,行装,却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终没明白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原则和底线在哪里。

  有些问题是,我知道方法,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所有的方法成为毫无感情的工具,没有让彼此成长。

  直到自己硬着头皮花了整整四个白天的时间,精读完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才明白了其中“其所以然”的部分。

1.教育的出发点: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现在正面管教和儿童情商教育等书里都主张,在孩子产生情绪时,要和孩子共情,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呢?

  阿德勒在书里说,“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

  一言蔽之,就是 “我眼中的世界,只是我认为的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给孩子解释了一大堆,孩子还是听不进去。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没有理解孩子的世界,没有看到孩子看世界的眼光。

2、教育的目标:确保孩子不会失去勇气

  在之前,我总认为,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好的品质和独立的能力。在看完这本书,才明白,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和根本。

  阿德勒书中表示,教育的目标就是确保孩子不会失去勇气。在孩子失去勇气时,帮他们重新获得勇气和信心。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品质和能力,其实都是一种结果,而让孩子拥有勇气才是根本动力。往往我们在为了达到这种结果的时候,偏离了教育的根本。

  比如,我们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负责任,独立的品质,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玩具时,采用的不是鼓励的话语,而是威胁和命令的话语,强行要求孩子自己去做,不顾及孩子的情绪。

  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往往却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勇气,他没有从其中体会到任何快乐,一切对他都是负担和消极影响。

  试想,一个缺乏勇气的孩子,他还会对这个世界抱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吗?一个缺乏勇气和信心的孩子,有多少自我追求的动力呢?

3、教育的态度:温和而坚定

  可能有些家长会说,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该多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和信心。

  到底,我们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该什么样的态度呢?

  书中有案例,说明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过于严厉,会让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又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合适的,往往都不是轴线上的两极。

  家长应该是以温和的态度,坚定自己的立场。

  总体来说,这本书算是经典,是一些其他育儿书籍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记得理解孩子,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

【孩童放学归来早 什么时节】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读后感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yjbg/52657.html

推荐访问: 儿童医院 男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19 儿童画画学习 童话故事大全 童话故事在线听

扩展阅读文章

教育热门文章

教育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