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与蜂蜜的功效】《牛奶与蜂蜜》的读后感10篇

时间:2019-08-25 来源:经济著作 点击:

《牛奶与蜂蜜》的读后感10篇

  《牛奶与蜂蜜》是一本由[加]露比·考尔(rubi kaur)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一):以木棉之姿|读《牛奶与蜂蜜》

  用很短的时间读完了《牛奶与蜂蜜》。诗句直截了当,却直击人心。看“伤之忆”,疼痛真切。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蜷缩角落的小女孩,因为得不到父爱变得胆小怯懦,小心翼翼说着话,躲在阴影里偷偷望向自己的父亲,眼中充满稚嫩的期待,却在眨眼后毫无疑问地变为失落无助。

  小小年纪被猥亵,被侵犯,让人不禁想将这样一个有悲惨遭遇的小姑娘抱在怀中,传递给她一点微薄的温暖和安慰。她的童年悲剧,何尝不是一个有问题的原生家庭造成的,可是这个家庭的悲剧,难道不应该被深究吗?若一个家庭没有爱,那么它当初是因为什么被组建,又因为什么在维系?考儿用血泪写就的诗句,字字泣血,句句锥心,也用她自身的经历在拷问现实中残酷无奈的一面。

  其实,我并不敢想象,有这样一个童年的女孩,长大后,还能否有勇气去爱别人,还能否敢于付出,还能否从近乎偏执的恋爱中找到爱自己的路。所幸,这并不是一本一味哀戚的诉苦之书,考儿成功地在一路曲折后找到了前往广袤海洋的灯塔。

  尽管她曾爱得疯狂,爱得心碎,辗转反侧间,还是将那个浸透了伤与泪的自己打捞起,直面自己的心,也终于明白——自尊自爱才是所有爱的基础。在背负着童年的阴影,被本来抱着极高期望的恋爱敲打得支离破碎后,她以坚韧、以希冀、以对生命的珍爱与尊重重塑了自己。

  很喜欢这本诗集的最后一部分——“疗愈之旅”。或许是个人阅历和年纪的缘故,我现在很喜欢一个人,享受只属于自己的时光,我将其称之为孤独。但这孤独并不无聊,因此便不是寂寞。我也不会在孤独中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般希冀出现某个人,陪我做曾经幻想过的所有浪漫的事。“你的灵魂伴侣/就是/你自己”,是我现在状态的真实写照。我宁可高质量的一个人生活,也不远满腹牢骚和委屈的成为一个别人口中所谓的正常人。我们都要对自己负责。

  在我遇到能一起舒服自在相处的人之前,我的责任与义务就是让自己精彩地活着,让我像我,让我被自己接纳和爱惜。就像诗里说的:“投身一段关系前/务必先找到/你与自己的关联”。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成就未来的你。“你爱自己的方式/其实是要教会别人/如何爱你”。

  我看到有太多的人闪婚闪离,孩子成了一种累赘或者是争抢财产的砝码;我看到太多的小姑娘十几岁就和男人同居,不断地做人流手术,最后无法怀孕;我看到堕落在肉欲中感染了疾病开始报复社会的可怜可恨之人……这些不是什么小说中的桥段,而是我这么多年来的亲眼所见,当我看着这些不够爱惜自己的人,这些放任自己的人时,又岂是一声叹息足以概括的。

  所以在读这本诗集时,我长长出了一口气,我不必再为考儿担心了。她走了正确的路,并把这条路用诗句指给我们看。身为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在充满荆棘的现实中走出困顿,去做自己,去爱自己,将这种感悟和思索精炼成富有意味的句子,使得这本诗集不必沦落流俗至泛滥的鸡汤网文中。

  或许一辈子,我们都将穿行在孤独的丛林小径,亦一辈子寻找自己。到头来,始终陪伴我们的永远也都只有自己而已。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何其有幸又何其难得。但我们永远不该为了某件事、某个人、某种挫折放弃自己。“你当之无愧/该从周遭的一切中脱颖而出/而非迷失其中”。

  最后,“孤独,是我们疯狂寻找自我时,所留下的标记”,愿每一个孤独的姑娘,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纵使世界不爱你,你也毫不犹豫爱自己,成为自己的世界,以奶与蜜滋养自己,继而遇到配得上你的伴侣,没有委曲求全,有的是志趣相投,心有灵犀。你值得拥有更好的,只要你足够好。如诗《致橡树》,愿好姑娘们以木棉之姿迎接爱。

  这是一个坑QQ群号:205 741 541。这里只读好书,欢迎入坑。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二):她的成长,伴随着痛 | 读《牛奶与蜂蜜》

  印象中,我好久好久没有买过实体书,更别说这种带有塑封的书。 我好久好久没有看过纸质版的书,好多年了,平时一直看电子书。所以当我收到快递,拆开包装,看到这本带有塑封的《牛奶与蜂蜜》的时候,我的内心实在是欢呼雀跃的,我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词语去形容会比较好呢?嗯,想起来了,就像是久旱逢甘露那样地欣喜。 书 名 牛奶与蜂蜜 作 者 露比·考尔 译 者 山鲁米儿 ISBN 9787530657416 类 别 文学>外国诗歌 定 价 21.3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2月 装 帧 平装 开 本 32K 早就听说这是一本治愈系的书籍,是考尔历经了爱、失去、创伤、虐待、治愈之后写的一本带有自我感悟的自传体诗集。 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是它黑色的书皮、用白色墨水笔写的“牛奶与蜂蜜”,以及画的蜜蜂。这本书籍不厚,拿起来也不重。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伤之忆、爱之邦、支离破碎以及治愈之旅。 刚看完第一章《伤之忆》,我的内心就被这个姑娘的经历扎疼了心。 5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孩童时期,美好的种子像一颗才开始慢慢发芽的种子,开始慢慢地对这个世界有所感知。也曾怀揣着愿望,也曾希冀过美好,也曾想过在世界大展拳脚。可是,这颗种子尚未等到这份美好,便已经死在了泥土里。 在五岁那年,露比·考尔遭遇了来自亲生父亲的性侵,就像他在凌晨四点对露比·考尔的母亲一样,尽情地肆虐着自己的身体。 在这场狂风暴雨过后,考尔依旧心怀善良,她告诉自己: 你的鲜血 在我的血管中奔流 提醒着我 很多事情应该遗忘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痛苦哀嚎,没有自怨自艾,善良的她让自己遗忘这场痛苦,遗忘这场来自父亲的伤害。 原生家庭给露比·考尔的体验,开始在后来的岁月里,循环往复。 考尔的父亲对自己的母亲嘶吼,却告诉考尔,那是他对她的母亲的爱。这样糟糕的体验,让考尔始终未能区分粗暴与关怀。以至于在她长大后,欣然相信伤害她的男人,只是因为,他们都像极了自己的父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考尔开始明白,父亲以及她的叔叔们,对她实施的是“性侵”,她经历过那么多次床上的缠绵,枕过那么多的臂弯入眠,却依旧不能明白:什么是“爱”? 考尔想要将自己缩小,让自己变透明,然后慢慢消失于虚空。缺席的父爱,让她缺乏安全感且暴怒。骨子里流动的血,是她说服自己自己的生命来源于父亲的凭证。除此之外,她找不到证据,说服自己,我的生命,源自于在床上给予我侵犯的男人。他侵犯我,让我没进泥土里,却叫我自己爬起来。 考尔的父亲令考尔质疑:究竟什么是爱情的模样?她看到在餐桌上,父亲对母亲怒吼,没有温情地,让她闭嘴生活。于是她写道: 我不知道母亲对父亲是畏惧 还是深爱 反正这二者在她身上 没有差别 露比·考尔长大,离开了父亲生活。经常她会接到父亲打来和她闲谈的电话。她不拒绝父亲的电话和亲近,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唯一表达爱的方式。她太清楚,他们的血脉里流着相同的痛苦,都渴望关怀,却又9都将其摧毁。 时代的洪流在裹挟着我们前进,90后注定是艰辛的一代,中国社会刚从愚昧无知的阶段走出来,又要紧急得接受高科技新知识,90后正处于这个时代的尖端。慢慢长大会发现,自己和父母的思想差距太大,父母想的和我们想的可能完全不在一个点上面,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必须要去面对。 我还没有孩子,但是很喜欢看一些育儿类的书籍,平常也会和一些宝爸宝妈交流一些育儿心得。我发现,大家常常会说到一个“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且很多宝爸宝妈都会说,带孩子其实是一种自我的重新成长,就算再苦再累,也希望把孩子带在身边,参与他(她)的成长,不希望自己曾经的缺失,在自己孩子身上再重演一遍。 如果考尔的爸爸也明白这一点,也许考尔的童年会幸福美满,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如日出之阳,美好灿烂!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三):人生本就很美,一切甜蜜,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发现

  孤独,是我们疯狂寻找自我时,所留下的标记。

  人生本就很美,一切甜蜜,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发现。

  《牛奶与蜂蜜》是一本自传体诗集,本书分为四个小章节,“伤之忆”、“爱之邦”、“支离破碎”和“疗愈之旅”,每一章节都让人心碎,由一段段痛苦的开始,化作考尔笔下动人的诗歌,她用文字的凝练写下一首首诗歌,有苦涩,有酸楚,也有眼泪,用诗歌将她的经历,将她感受到的一切描绘到极致。

  我们作为读者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诗歌的凝练、直白、深意。犹如重新出发的考尔,用诗歌的语言治愈她自己的生命,她也用诗歌带给读者另一种体验和感同身受的共鸣。

  第一章节,“伤之忆”,考尔写出童年经历的痛苦,写父亲的缺席,父亲的漠视。考尔写出:“没有哪个女儿,需要靠请求父亲,才能获得善待。”父亲暴怒的性格,不论是对考尔母亲的怒吼,还是对考尔自身的漠视,都让童年的考尔变得恐惧战栗,带着伤痛变成敏感的女孩,加之幼小的时候被异性侵害,让她写出了:“我做过爱,却不知道什么是爱”的诗句。“伤之忆”这章节让读者感到沉重,同时透过考尔笔下的文字看到她小时候承受的一切不幸,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才能让她提笔写下过去的种种。

  合上这本书,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身边也有相似的故事,我虽生在九十年代,小时候也知道不少重男轻女的家庭,对待女儿的苛责,甚至有的家庭为了要生男孩会把之前的女儿送给别人。作为九零后,小时候认为自己学习优异了,老爸就会爱我,因为那时候幼小的心底总认为:“老爸是不是更爱弟弟多一些。”因为弟弟年龄小,又是男孩,总担心老爸不喜欢我了怎么办。记得开学的时候,看到拿着奖状的弟弟被老爸宠溺的抱在怀里,心里很羡慕,即使自己手上拿着奖状,心里还是有一丝酸楚,远远的看着这一幕,直到现在依然记得。

  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成长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幼时及青春期都相当重要,这两个时间段并没有成年,胆怯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个时期父母缺席了,对于未成年来说造成的成长经历不可弥补,任何笑而不语的面孔之下都有难言的经历。我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父母,很多时候都没有认真想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去调整。其实现在二十几岁了,每每看到留守儿童的新闻都是极其难受,每个时代都有它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父母那代是缺少物质,九十年代的我们是缺失精神。还是觉得自身能实现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再去考虑个人问题,并不是年龄大了就得结婚,自身不足何必结婚,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可能以后更多年轻人选择丁克一族。

  而考尔年幼时懵懂的遭到异性的侵犯,这样的事例发生在身边,有些故事不能下笔,那是对自己对他人心中特别苦涩的一角,没谁愿意敞开阴暗的一面。这个异国作家考尔,她却用敏感的词汇描写着她所经历的一切,我想在中国有女性作家会如此描绘人性的残缺吗?还是近来被各大媒体和公众大号写出各种版本自杀的女作家林奕含,而她的代表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又是各种揣测和解说。一个有才华、有学历、有美貌的女作家,最终选择在自己的住所上吊轻生而离世。人们谈论性侵,可伪善的世界总有扭曲的一面,又有谁来填补哪些承受过生命之重受伤的女孩们呢?

  “爱之邦”、“支离破碎”和“疗愈之旅”这三个章节都是因爱而懂得,对于母亲的爱,对于恋人的爱,而被考尔写的淋漓精致的是对恋人的爱。考尔很大胆而露骨的描写了性爱之美,没有顾忌,可能是文化的差异,假如中国女性作家出版这样一本书籍肯定会遭到悱恻,中国人相比之下保守,而对于谈到“性”这个字眼都有所顾虑,性教育也相对薄弱。对于读者来说,看到有些诗句的确很敏感,但也是考尔把最纯粹的情感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些为爱羞涩,为爱奔放的人儿更能感同身受。

  即使经历了伤害,

  失去

  痛苦

  和破碎

  我的身体却依然渴望

  在褪去一切后

  被你的身体掩埋

  ——露比考尔《牛奶与蜂蜜》

  每翻开一本书,有一个不同的故事,深刻的思想。作为读者从不同书籍中寻找相似的自己,又在寻觅不同的思想,渐渐地把每一本书都当作是思考的开始。

  垂下眼睛,熄了灯,回望这一段人生。外面下着雨,是喜欢的雨天,现在问自己要找谁共同渡人生。17岁单车的日子,遇见眼睛会笑五官精致的大男孩,是看到内刊获奖比自己还开心的人,青涩的年龄不能接受的懵懂,18岁写下“长大了”的小诗。继而认识五年的挚友,默契到一个眼神一句话就看穿伪装的面庞,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契合到没言语便相忘于江湖。如今,出现的人站在两端,向前走是不同两颗心的磨合,可随时都怕自己转身,傻笑着天真。第一次懵懂,第二次相爱,第三次一生,一生一代一双人。灵魂伴侣就是那个可以和你一起进入生命的真相,疼惜你的独特,你的叛逆,你的反常,你的艰难的人。

  有一个爱好,也有了自己的精神花园,在这个务实的现实中可以留给自己空白之处,一本书能换来一天的好心情,找到向自己眨眼的作家。看书写字是无用,只是长期会形成思考的习惯,在任何事情与情绪之间都能泰然自若,柔软心也是一股坚韧的力量。

  她说:“文字形成句子之后,就有了秘密;句子装订成书之后,就有了魔法。”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四):暴虐、性、背叛还有珍贵的爱组成的诗|读《牛奶与蜂蜜》

  他问

  于你而言

  为何轻易就能

  与人为善

  我刚要开口

  牛奶与蜂蜜

  从唇角滴落

  我答

  那是因为

  我从未被谁

  温柔以待

  --露比·考尔

  ———————————————————

  年轻的生命经历了暴虐的父亲,惨痛的性侵本以为迎来了甜美如蜜糖的爱情,没想到却是无情的背叛。

  很多人都说是哭着读完《牛奶与蜂蜜》的,我觉得为何要哭?应该让所有伤痛都化为前行的动力,给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以致命一击,就像作者尾声写到:“愿我们有机会和宇宙间神奇的一切,谈一场恋爱,也愿我们能站在大地之上,将双脚作为我们伫立于世界的根系。”

  女孩子常被比喻为花朵,娇嫩甜美,都该被细心呵护,谁都不会想到命中会遭到这许多的不幸,然而若是因为这些就被打倒被碾碎那就忘却了作为花的根本,那就是--凋谢的花来年还可以再开。不要畏惧那些黑暗的经历,要坚信总会有一双温柔的手将你捧于掌心。

  作者一定是心存此念,才会在经历了那么多人世的恶意后还能微笑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这世间的恶意本不该由她一人承担,然而生活环境造就了一切不幸的降临。从作者的妈妈就不难看出,女性在她的生活环境中遭受着怎样的待遇,忍气吞声,卑微祈求,作者说“她始终未能分辨粗暴与关怀,欣然相信伤害她的男人,只因为他们像极了父亲。”

  父亲这个词对于女儿来讲应该是安全、堡垒、港湾的代名词,然而在作者这里却成了粗暴、伤害的同义词,多么可怖,爱与暴虐竟来自一个人。甚至我可不可以这样说,作者所谓的父亲根本就没有爱,他只像对待一个出气筒一样去对待她,工作不顺、生活不公都发泄在她身上。

  还有那些在她身上发泄兽欲的人,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们让作者说出了整本书最让人动容的一句话:“我做过爱/却不知道/什么是爱。”

  单纯的性欲与爱之间的断裂,让一个年轻到还分辨不清男女性器区别的孩子承受了比痛更痛的肮脏黑暗。

  现在还记得看《熔炉》时的自己,气到想哭也生生憋回去,眼泪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那些人更加兴奋。

  让人欣慰的是,作者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爱人,在历经那么多苦难后,她没有变得阴暗,而是积极的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恋爱之中。她感受到了关爱与呵护,她心甘情愿的将自己奉献给了爱人。她用热辣的文字描述他们相爱的过程,她的思念是那么真诚。就算是最后以背叛告终,她也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爱情结束后,她体悟到,爱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忠诚于自己永远不要牺牲诚实去换取和别人的关系。

  懂得找寻自己才是幸福的开端,过的不幸福那么就找让自己幸福的办法。逃离以前的生活也好,断绝不幸的来源也好,只要开心了,那就成功了。

  作者不仅仅希望自己过得好,她还有一个善良的想法,那就是:“我自然想获得成功,但却不希望将成功独享,我更想要收集足够多的牛奶与蜂蜜,用以帮助周围的人,这才符合我期盼的成功。”

  我相信善良的人都会有好报,露比·考尔你要加油!未来的路,愿幸福与爱与你常伴!

  ———————————————————

  这是一个坑欢迎大家勇敢入坑,群主是个有想法的小疯猫,群员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疯子,能聊天能撩妹,顺带谈人生谈理想,热烈期待大家一起玩耍,群号:205741541,这是一个坑有胆你就跳!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五):有一种恩赐,是穿越残酷世界后仍保持善良

  有一个女孩,从出生就缺少父爱,幼年时遭遇性侵伤害,终于有一天从噩梦中醒来,摆脱阴影去恋爱,不料又遭遇失恋……如何从绝望中找回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跨过那些坎坷和忧伤,让她从黑暗中走向阳光?

  她的名字叫“露比考尔”,印度裔加拿大人。她用极简的文字任性写下了扭曲着成熟的思想,成了诗;她在白纸上用黑线寥寥勾出悲惨的经历和引领之光,成了画。

  【伤之忆】

  他问

  于你而言

  为何轻易就能与人为善

  我刚要开口

  牛奶与蜂蜜

  从唇角滴落

  我答

  那是因为

  我从未被谁温柔以待

  那些屈辱而恐怖的噩梦,给女孩儿的内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温柔是走不出她字典的硬伤。不曾被温柔以待,何以能去播撒善良?作者在这一章节的大部分文字里,满篇读到流氓和虐,女诗人的个性里是很原始野性的夸张。

  【爱之邦】

  你可曾见过那个男孩

  他明亮了我的每个黑夜

  比太阳都要璀璨

  你看起来

  甘如蜜糖

  又明媚无伤

  快来让我细细品尝

  爱上一个男孩,爱情,救了这个姑娘。压抑和扭曲,让这份爱像火山一样爆发,火红的熔岩流淌,融化了冰冻石盘的心,吹起的热风让姑娘高高地飘在乌托邦的云端。这一章节的文字里,是赤裸裸的“性”和露骨的“爱”浓烈的“情”,读者需要做好一点准备才不会脸红耳张。一场爱,让生命停止凋零。但是肥皂泡里映出的美,太容易破灭。

  【支离破碎】

  我离开

  不是因为我停止了爱你

  而是因为

  我驻足得太久

  就越无法爱我自己

  你是我迄今为止

  最美丽的奇遇

  而我坚信

  你还会在我心中一直美好下去。

  如痴如醉的爱,如同最天然美味的蜂蜜。爱人离开,此去经年,所有余生加在一起,也无法再酿出他曾带来的甜蜜。

  我在一点点失去你

  就像脱落的睫毛

  不知不觉

  当爱情的梦支离破碎,诗人已心碎,挣扎着前行,爱人的离去让她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他人。她写下了16项清单,开始自我疗愈。

  【疗愈之旅】

  要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

  而非那搅着痛苦的爱

  生活意味着向前

  最好的疗愈

  就是与之随行

  有一种恩赐

  叫做穿越残酷世界后

  却仍能保持善良

  感受痛苦,拥抱痛苦,接受孤独,像对待爱人一样对待孤独。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整的人生,就像那是精心设计过的一样。拥有的时候为拥有而幸福,失去的时候为失去而幸福,就像伤痛会来一样,幸福也会自然到来。

  失去了你

  我才开始成为我自己

  如果对自己不满意

  也将永远无法让别人满意

  你想与之共度余生的

  第一个人

  必须是你自己

  最终,诗人穿越了被抛弃和背叛的蛮荒之地,给自己的灵魂建造了一个家园。把伤痕累累的心安放在那里。她说:只有自己的灵魂才是一生的伴侣。

  露比考尔献给世界的诗集《牛奶与蜂蜜》,就像划开胸膛,捧出她那颗坚强而又勇敢的心,送到读者的手里。读诗的你,是否感受到积极跳动的力量和善良热情的滚烫?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六):每至黄昏便划一个句号|读《牛奶与蜂蜜》

每至黄昏我便划一个句号作别,当清晨你再叩响门扉之时,便声声都是惊喜。

  翻开这本小书,像是翻开自己曾经的二十岁。烈日下难堪的挽留,花店被等待吞噬的手工小花,不明就里的独行,忐忑的、回想起来尽是虚浮的笑容……还有,从那一年开始突然中断,后来许多年都未曾再拾起的手写日记。

  有些无奈,若不依靠笔与纸张,记忆竟给我筛选得只剩这些。那一段时间,那个空间,像一节脱轨的车厢,把尚在惺忪睡梦中的我载向异域。速度太快,我被急流的风戳穿了身体。茫然无措的,抓住身边的人以求弥补,于无数夜暮与清晨,说尽计较之语。

  那个二十二岁的我站在铁路换轨的接口处失声呼唤,声音被列车疾驰的线条越抛越远。铁路两边丛林密布,初春的槐花与阳光交错,洒下一地晶莹碎雪。等我看到这一幕,已是很久以后的深夜,心口第一次因为一些离去而安静的犹如深冬湖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着,却已离开。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只是探看了一眼,你就甘心等待。

  总是想起一句话,“只有没有原则的人才会在痛苦中获得满足。”重拾文字后偏执的认为,笔尖犹如手术刀,落笔的瞬间便是痊愈的起点。怕的是讳疾忌医,你宁愿逃避,也不愿操刀。

  《牛奶与蜂蜜》,文字不算我喜爱,但整本书却能给人这种真诚的心境,从落笔写下破碎开始,到最后的治愈,作者的二十岁也算圆满了。这是与鸡汤进补全然相反的一种治疗方式。就像是那个精神病人的故事,他认为自己是只蘑菇,他不需要过多的劝解,你如果能蹲下来和他一起做一只蘑菇,就是他最想要的。

  也曾不断的问自己,你写不好,为什么还要写?

  没有哪一次答案不是这两个字:梳理。我想请写字的我,蹲下来,和怀疑自己是蘑菇的那个我,一同做一次蘑菇。 然而书中所写的这些痛苦,这些支离破碎……我依旧不喜欢将其浓烈的述诸笔端,但不得不说佩服作者的勇气,她是敢于拿起手术刀的人,也就有理由获得治愈。 也或许,经历本身就是治愈。书中作者曾经怀疑,“我在青春年纪,就遇到了让我如此迷醉的人,这让我如何安置平淡的余生?”然而继续走下去状态却会截然相反,说过许多太满的话之后,我们会沉默的很安静,很安静。 是安静,不是失望,不是放任。

  这些年断断续续的,也写过许多字,唯有痛苦与爱不愿触及。痛苦一出口就滑稽了,爱一出口就被画定了样貌。也曾不断举起秤盘试图将一切微妙都称量清楚。到最后却发现人们敢拿出来放在秤盘里的必然是经过包装的,匹配了合理理由的,人与人之间的微妙,你永远也称不准,即使是自己,也是一样。

  如今遇人就不再标榜什么了,也不以爱为目的出售痛苦。这几个字依旧不去说,但是如果,在处处必须的世界中,你作为一个不必须依旧稳妥的存在于我心褶皱之中,那也就不必再多说什么了。没有什么离去是多说一句话能够挽留的。等着你,在你愿意前来的时候。微笑挥手,在你另觅他途的时候。那些在月白风清的晚上微醺的愿望就让它是干净的愿望。我的意识里产生的这些累赘,是我的所获,而非付出。

  《牛奶与蜂蜜》读后感(七):唯有生命写就的诗句,才能治愈生命读《牛奶与蜂蜜》

  于人生无言处,我们就读诗应对

  珍惜牛奶的洁白,是因为经历过黑暗。读

  懂得蜂蜜的甜美,是因为品尝过苦涩。

  一切未曾释怀的,都能在这里得到治愈。

  读诗有什么用呢?大部分人只是随便读读而已,并没有深沉的去理解一首诗句真真苦涩的内涵。到底是我们过于平庸而无法懂得诗人的内心,还是我们还太过幼稚,缺乏太多的苦涩经历,以至于我们只是随便读读而已。我们或许永远无法感受诗人的那份真挚情感,但我们却能在以后的某个悲极时刻,看到那幅画中的那句词,那首诗。即使我们过于平庸。

  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

  它寥寥几行,却最懂你。

  一本盘踞在美国亚马逊、《纽约时报》和英国亚马逊的畅销书榜上的诗集--《牛奶与蜂蜜》引起了读诗歌的热潮,诗歌似乎因为考尔,而再次受到了礼遇。“泪水不停在眼里打转,却无法阻挡我一直将它读完。”这是一位年轻读者对这本诗集写下的留言,可看出这本书所引起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诗歌,到底能带来什么不同的体验呢?

  我们都在追求着其中的答案。

  诗人露比考尔用《牛奶与蜂蜜》,展示了现今社会深层次的意义,反映了各年龄段女性生活的真实心理感受。用短短几句就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发人深思。我喜欢这些诗,可以创造出那么多种共鸣、给人以安慰,无论读者正在经历的是自爱、自我厌恶、孤独、恋爱、被爱、失恋、心碎、伤了别人的心、心怀希望、沮丧还是等等其他情绪,读者总是能从中找到希望,找到治愈的方式。

  伤之忆

  你带伤

  栖息在

  不该有伤的地方

  爱之邦

  当我开始思念你

  双腿就情不自禁地打开

  就像画架上空白的画布

  等待有人挥洒油彩

  支离破碎

  你离我如此遥远

  远到我已忘了你尚在这里

  治愈之旅

  如果伤痛会来

  那么幸福亦然

  伤之忆,爱之邦,支离破碎,治愈之旅这是这本诗集的全部四章,是诗人在叙述自己的一段段人生经历,我们通过跟随诗人的脚步,探索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关系,有过伤痛,爱恋,破碎,也有治愈。诗人在分享她的生活经历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怎样度过人生不同阶段的建议。诗人无私分享了她的伤与爱,我们了解她的伤与痛就像我们了解自身的全部。说不定其中哪句诗,会突然刺痛你的心上的某个角落,像是有千万颗针瞬间穿心而过,令你悲伤至极,无法治愈,然你继续读下去,便会慢慢释然,慢慢停止了啜泣,而书上的泪渍也早已难用肉眼寻觅。

  诗人把自己内心的全部感想转换为平淡的语言却造成了无限的破坏力,对于亲情缺失的挣扎:“你带伤/栖息在/不该有伤的地方”;对于性的体验:“我做过爱/却不知道什么是爱”;对于收获爱情的赞颂:“我对于人类的所有憧憬/都在你身上/得到了安放”;对于失去爱的不舍:“只是你的声音/就足以/勾出我的眼泪”;以及重新爬起后,带伤前行的坚定和自信:“如果伤痛会来/那么幸福亦然”。每一句诗,每一个分行,都带来了巨大的引力,将我们深深的吸引到了诗人的感情世界,我们感同身受,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悲伤,爱,失去,治愈人生的每个阶段。

  “没有哪个女孩/需要靠请求父亲/才能获得善待”。诗人写童年的痛苦,因为性别而遭到父亲的歧视与漠视,并且遭到异性的侵害,她将自身无助与痛苦的经历描绘的字字锥心。

  “你可曾见过那个男孩/他明亮了我的每个黑夜”。诗人亦有懵懂的甜蜜的爱情,甘如蜜糖,巧如蜜。

  “是被虐者/也是/施虐者”,“从我嘴中奔腾而出的河/却带不走眼里蓄积的泪”,“人们离去/仅留下的/是他们离去的方式”,“爱并不残忍/残忍的是我们自己/爱不是游戏/是我们制造着游戏/以爱之名却与爱无关”。诗人失恋后感受到的支离破碎,不舍,失望,绝望与愤怒的复杂感情,通过用精确的语言描写出来,并能够跳出痛苦,引导人们正确面对失恋后的悲伤,识破爱情本身。

  “我无法确定写作带给自己的/是毁灭/还是治愈”,“不如与你的孤独/来一场/恋爱”,“这个世界/给了你/太多痛苦/可是快看啊/你却从中练出了金”。诗人在破碎后治愈,写作为一个自由女性,如何摆脱伤痛,通过寻找真实的自己,焕发出人生意义。她家庭带来的所有阴影,童年遭遇带来的伤害,和被爱背叛引发的痛苦,都将化成一束孤独的充满诗味的花。

  这是一本可以在每个充满阳光的午后反复阅读的诗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诗中充满悲伤凄凉的字句,更是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自由的充满希望的治愈之地。其中少而美的插图,更像是一只紧握利剑的手,有力的刺入诗句中去,让诗句更加的支离破碎与悲痛。

【牛奶与蜂蜜的功效】《牛奶与蜂蜜》的读后感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jwk/41324.html

推荐访问: 牛奶和蜂蜜可以一起喝吗 牛奶蜂蜜可以一起喝吗 牛奶可以加蜂蜜吗

扩展阅读文章

经济著作热门文章

经济著作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