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孤独尽头经典读后感10篇

时间:2019-07-21 来源:经济著作 点击:

直到孤独尽头经典读后感10篇

  《直到孤独尽头》是一本由[德] 贝内迪克特·韦尔斯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一):从孤独中学会孤独

  回忆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它已照不出往昔的全部景象,也无法复原曾经那诸多的音容笑貌,但当岁月的流光打在它支离破碎的面上,折射而出的光芒常常璀璨到无法直视,亦给无从追悔的曾经带来许多光亮。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孤独就是我们的影子,越是在亮堂的地方,我们的孤独就被拉得越长。随着年纪的增长,在越来越多的瞬间感到自己无法被他人理解,甚至无法被曾经亲密无间的家人朋友理解,身处孤岛之感也随着这些瞬间的累积,一节节被放大,一段段被重描。

  那些熄灯后蜷在被窝里的时刻,回忆会从体内被释放:兄弟姐妹在午后的阳光下嬉戏打闹,那笑声依然回荡在耳畔;生病时被父母温柔地揽入怀抱,那带着焦虑的安慰胜似良药;可以分享秘密的朋友互换着日记和糖果,那充满信任的眼神里似有星光……以及夹杂在这些温馨记忆中的诸多遗憾:为了玩具和姐姐激烈争吵、向爸爸发脾气说过分的话、对其他人讲朋友的糗事让友谊充满裂痕……

  不论是美好还是遗憾,这些时至今日我们都难以忘记的瞬间,在后来日益壮大的孤独中被不断打磨淘洗。后来欢乐的记忆更欢乐了,遗憾的事情更遗憾了。记忆变成了我们曾经的成长轨迹,伴随着时光的老去,也为我们编织出需狠狠背负的行囊。

  读《直到孤独尽头》让我常有一种浅浅的温暖与淡淡的忧伤交织之感。这里没有什么惊人离奇的故事,也没有什么华丽炫酷的辞藻,有的只是一个小男孩普通平凡中又带着满是孤独感的回忆。那些嵌在记忆中忽然离世的父母、日渐疏远的姐弟、朦胧自负的爱情,让后来的他更加想要努力抓住生活中难能可贵的爱与情。因为变故而陷入回忆,因为回忆不停幻想,因为幻想重回到制造回忆的第一线。这或许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

  越是简单的语言和叙事,越是需要真情实感去丰盈,越是需要大巧若拙的掌控力给故事一个好节奏。三十出头的韦尔斯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在记忆中不断长大的男孩,从蜷缩在幻想的龟壳中,到懂得美好记忆要靠自己制造。

  书中有很多的遗憾和不完满,可这样的状态就像是照映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真实中混杂着残酷,又充满了希冀和渴望。我们不断与自己争斗,也不停同自己和解,我们不断反抗世界,也不停向世界妥协,我们不断去爱身边的人,也在爱中伤害着他们,我们不断向回忆索取,也不停给予回忆力量。

  生活,是一件多么矛盾纠结的事,可生活的动人之处,让我们身陷维谷也在所不惜。孤独的尽头依然是孤独,但此孤独已非彼孤独,由内而生,向外而长,我们从孤独中学会孤独。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二):孤独的尽头是不再害怕

  当冲击发生在我们脆弱的时候,它的伤害会放大无数倍。我无法想象在那样年幼的时刻失去双亲,生活会遭受怎样的重击。失去这件事情,对于孩童来说,尤其严重。也许他们能够被其他亲人妥善照顾,但父母的存在永远无法取代。

  父母的离开,三个孩子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丽兹放大了她的个性,马蒂发展了他的个性,与此同时,尝试着融入生活,而主人公自己则陷入了迷茫。但唯一相似的是,他们都陷入了自我探索的时期,胆怯而孤独。

  丽兹永远放纵,但无法彻底相信任何人,她陷入了无休止的短暂恋情中,永远无法深入,永远渴望新鲜,她说她不渴望安全感,而事实上,她最害怕自己表现得缺乏安全感。她,丽兹,必须永远成为焦点,成为可望不可及的那个人。而她的深处,隐隐被巨大的不安全感占据,她只能选择短频快的生活。她是这个家庭中最后一个摆脱孤独的人,她用了最久找到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安全感,家庭,爱,让她不再害怕。

  马蒂,也许他从小就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着更强的承受能力。他只是,更习惯沉默,和慢慢咀嚼。他与姐弟两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在每个阶段都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也许正是这种热爱,让他能够走过黑暗、孤独的日子。也许同样是因此,让他愿意努力去融入外面的生活。他也许只有平凡的热爱,但足够热爱依然能够成就伟大,他过上了普通人渴望的美好生活,普通,但是真的很幸福。只有当人足够成熟,才能够理解这种幸福,是非常可贵的。

  主人公,花了很久找到自己真正的所爱,却因为胆怯而不敢追求,不论是阿尔瓦,还是写作,它的萌芽并不晚,可是都被怯懦、不确定、不自信,和对过去的沉溺而耽搁。他很早就懂得热爱的意义,所以他能看准最成功的乐队,但是他一直缺乏勇气迈出最重要的一步,他沉溺于回忆,沉溺于记录,沉溺于过去,他害怕未知,也害怕投入。他曾经热爱摄影,但不得伯乐,这也许也是他难以真正热爱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无法感受到爱和安全感。直到他们住在一起,直到他终于和阿尔瓦在一起。

  用尽人生的三分之一来感受孤独,最终战胜孤独的唯一武器,是不再害怕。每个人的安全感大概都有不同的来源,或许来自热爱,或许来自家庭的温暖,无论你渴求的是什么,希望你能早日找到,而不是用长久的时间来体会孤独的尽头。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三):父母不在了,人生真的只剩归途吗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我看了一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引进的德国作家贝内迪克特•韦尔斯新书《直到孤独尽头》,这本书荣获“欧盟文学奖”,售出24种语言的版权,登上德国《明镜周刊》畅销榜长达一年之久。为什么这本书会这么受欢迎呢?

  大家有看过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吗?电影里的主人公满脸忧伤的眼神和拒绝人间烟火的绝望打动了很多人,在他与侄子的互动中,忏悔与希望交织地出现 ,让人感觉真实却又有生命的无奈。我把这种称之为“欧洲的忧伤”正在席卷着全球。

  同样地,《直到孤独尽头》是一部忧伤的明媚的小说。

  《直到孤独尽头》讲述了一个叫尤勒斯的男孩,在父母遭车祸意外去世后,他和他的姐姐丽兹、哥哥马蒂三个人的成长故事。作者贝内迪克特•韦尔斯把故事的角度放在年龄最小的尤勒斯身上,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起故事的结构,故事的时间从1980年到2014年,尤勒斯从青年少到中年,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沧桑的中年大叔,从忧郁的少年到看淡人生的中年。

  父母的存在是为我们的生命里保驾护航,万一他们死了,那么余下的生命该如保度过呢?这个问题对尤勒斯三个小孩子更显得尖锐。

姐姐丽兹

  姐姐丽兹住进了乡村的寄宿学校后,为了让其他的女孩子刮目相看,伸手接过夜店里男孩子递过来的嗑药,从此堕落。丽兹从高中部退学后,依旧嗑药、烂交,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多年后,三个人坐在一起嗑药体验丽兹的感受时,尤勒斯一直想问她:“当时为什么一走了之”,间接的含义她没有尽到做姐姐的责任,可是丽兹有她自身的困境,她依旧迷茫,结了一次婚,打掉一个孩子,就像迷路的孩子,走失了很多年,终于在弟弟马蒂和好友托尼的帮助下,她重新进了夜校,读了大学,终于谋得一份教师的工作,她的人生才慢慢地走上正轨。

  她的结局还算暖心,不管她做了什么,托尼一直在关注着她,在她四十四岁那年,两个人居然一起生了baby。

哥哥马蒂

  哥哥马蒂是很有责任的人,父母去世后,他立刻就意识到一个摆在他们面前非常严重的问题:钱。父母过世了,意味着他们没有经济来源,那么他们三个人将如何成活呢。于是,他从高中时就着迷于计算机,大学时着迷互联网,然后和同学一起创业,赚到足够的钱时,他谋了一份在大学教书的工作。

  可以说,三个人里马蒂的成长之路是比较顺利,可是这并不代表他的心中就有足够的安全感,他的强迫症就是一个侧面说明:每次关门时都要重复八次才肯离去。命运之神也对他不太公平,他娶了埃莲娜,她喜欢孩子可偏偏不能生。没有一个的生命是完美,不足之处正是提醒我们生命正清醒地存在着。

最后我们要来说说故事的讲述者尤勒斯了。

  他在心里非常的爱父母,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放下了喜爱的写作,自学了摄影,曾有那么几年,他打算以此谋生。在哥哥姐姐的劝解下,他意识到父亲的愿望不能由他来实现,他可以换种方式爱他们时,他听从现实的脚步,进了厂牌工作,一做就是好几年。

  直到三十年岁那年,他想起了高中毕业时和好友阿尔瓦的约定:要是我三十岁还没有孩子,而且你也没有的话,那我就跟你生两个。当年,两人负气离开,好多年不联系,尤勒斯心头却一直挂念阿尔瓦,他给发了一封邮件:我三十岁了,还没有孩子。你呢?就是这么一封邮件,开启了他和阿尔瓦的旧情。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的阿尔瓦已经结婚了,对象是她高中非常崇拜的俄国作家罗曼诺夫,他们邀请他去他们的房子住在一段时间,一起写作。尤勒斯的到来,真正地结束了阿尔瓦的第一次婚姻。她的丈夫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记忆力一天天地衰退,他为自己没有办法把女人留在身边而感到痛苦。

  有一天,阿尔瓦外出,罗曼诺夫在房间里痛苦的纠结,尤勒斯把手抢放在他的手上,问他:失智还是失去生命,趁还有选择时选择吧。誉满全球的作家,怎么能没有尊严地死去,于是罗曼诺夫给了自己一枪,就这样尤勒斯战胜了情夫。

  尤勒斯和阿尔瓦兜兜转转了十多的,两个人最终还是在一起了,如他们约定那样,生了两个小孩。童话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是小说并不能如此。他们在一起的八年后,阿尔瓦查出了癌症,第一次战胜了,第二次癌症带走她的微笑。

  阿尔瓦离开了,作者贝内迪克特•韦尔斯仿佛自己亲身经历过丧妻一样,他感伤地写着尤勒斯坐在他们的住的房子里,想起他们的最后一次接吻,最后一次做爱,最后一次牵手……甜蜜的回忆里,作为一个未亡人却是痛得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没有两个小孩,也许尤勒斯真的会撒手了。可是,他不想再让他的孩子们经历自己丧父的一切,他盼着他们长大,他想陪着他们长大。

  一个故事就这么嘎然而止了,作者贝内迪克特•韦尔斯还不满足,他又做了另一种设想:如果尤勒斯的父母没有意外过世,那么他们的人生会怎么样?这是另一种人生,不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吗?

  如同看完《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我的心有好几天也被忧伤填满了。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尤勒斯的父母比大多数人的父母提早走了,虽然忧伤,虽然坎坷,终究他们还是回归了正常的家庭秩序,回归了家庭之爱。

  这时,我不免想起苏轼“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句禅语,个体放在浩渺的宇宙里,抵不过一颗尘埃,可就是一颗尘埃也有自己的命运,就像尤勒斯和他的哥哥姐姐一样,人生的路走岔过几年,但终究还是回来做自己,过自己的生活。

  2017.12.5灵林玖玖原创,请勿抄袭。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四):那台不时出场的徕卡相机

  在这部名为《直到孤独尽头》的成长伤痕小说里,那台不时出场的照相机显然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重要道具。

  它第一次出场是在“我”十岁那年。男孩尤勒斯在父亲的书房里翻出了一台徕卡相机。黑色的机身、白色的镜头,原封不动地放在包装盒里,他从没见过父亲拿它拍照。抽屉里还有一封信:“亲爱的斯特凡纳,送你这台相机,愿它能让你时刻谨记自己是谁,谨记生活中的大忌。请试着理解我。”

  这一章的标题是:在路口(1983-1984)。

  类似的场景和这封信的重述,再次出现在全书大约2/3处。随后引出一段回忆,尤勒斯想起了刻意遗忘的往事。父母车祸遇难的那一晚,在父亲怀着怒气出门之前,男孩和父亲曾经激烈争执。父亲觉得男孩有摄影天赋,想送他相机作为圣诞礼物,男孩拒绝了,不是因为不喜欢相机,而是因为叛逆。

  这一章的标题是:恐惧的诞生(2007-2008)。

  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我们知道,回忆是可以篡改、修正的。对于回忆着的主角来说,重要的不是他所经历的,而是以何种方式让记忆重现。往昔多愁善感、飘忽不定、隐晦不明,如果不肯屈服于遗忘,那么,储藏室里蒙尘的“徕卡相机”,终究会在某个静夜无声的时刻,悄然浮现。

  这台相机在小说的各处若隐若现。小马蒂和小丽兹在厮打中摔碎了镜头,只好躲了起来,孩子们窥见父亲捧着相机默默哭泣。没人知道父亲为什么哭。在草蛇灰线的叙述中,父亲与这台相机以及摄影的擦身而过,似乎也藏着他那一代人的家庭恩怨。现在,轮到马蒂、丽兹和尤勒斯了。失去双亲的少年们,或沉沦、或攀爬,或不肯放弃。他们未来的生活即将奔向不同的方向,而血缘的羁绊自始至终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尤勒斯与寄宿学校里结识的女孩阿尔瓦的恋情,起初出于同病相怜的靠近,后来几度分分合合,到小说结尾,尤勒斯和阿瓦尔这对有情人成了眷属,不久,阿尔瓦因病去世。尤勒斯在病床前抚慰着爱人,脑海中偶尔闪现过去的碎片场景,在他们跌宕变动的人生中,这是难得的、温柔的欢愉。

  这一章的标题是:无法改变(2012-2014)。紧跟着最后的章节:“另一种人生”。

  我们看到,时间性在全书的每一章,或者说,在尤勒斯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刻下了重重的烙印。当尤勒斯的记忆重新拾起或评述自己经过的一段时间时,它每次有序的展开所唤起和接受的东西我们都可以体会到。

  这仿佛也是摄影给我们的感受,好像只是向现实投去淡然的一瞥,那里有一道拱门,有一条人来人往的街,有年轻人骑着车呼啸而过,有老年人互相搀扶着慢腾腾地挪步。把动态的行为慢下来,并且把习惯性的场景定格。相机执意要把时间存留,但后来我们对它的品读肯定会产生许多偏差,不仅仅是肖像、风景以及我们称之为“心理”的东西,还有形形色色的思想、对一切人和事的投映。

  这部小说最有意思的一点,作者最终没有让尤勒斯成为摄影师,而是让他成了作家。小说借着姐姐丽兹和女友阿尔瓦之口,先后让他直面自己对摄影的看法。为何要干这一行?或者说,为何要把自己捆缚在对父亲的歉疚之情里?

  作为情节设置与主题思想的一个核心,相机成为贯穿整部小说的符号和自然隐喻,为小说确立了微妙的人际关系,激发人们行动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在这里,摄影与文学构成了一组回应。尽管方式不同,它们都是重现记忆、描摹世界的手段。尤勒斯放弃了力不从心的摄影,转而投向更拿手、更自由的文学创作。这表明他与父亲、与过去、与自我达成了真正的和解。叙事在此也达成了一种写作意图上的圆满。

  本书作者是德国新锐青年作家贝内迪克特·韦尔斯。《直到孤独尽头》荣获“欧盟文学奖”,登上《明镜》周刊畅销榜长达一年,并且售出了24种语言的版权。作者设定的那套机智、稳定、透明的讲故事的方法,当前来看,并非不无缺点,偶尔显得过于刻意,不过商业上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部小说受欢迎的程度。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五):他一路走到生活深渊的边缘

  他还是一个没有被生活伤害过的少年时,对生活怀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兴奋,直到未来在他眼前揭开了面纱。

  从中产家庭幸福生活模板中掉落,化身寄宿学校里可怜的孤儿,一场意外让生活天翻地覆。此后许多年,他都会反复思考生活的无数种可能,而这许多可能中只有一种成了现实。

  成为现实的那一种偏偏集合了所有的不幸,幼失双亲,与哥哥姐姐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遇到此生唯一挚爱,却负气疏远,多年后再次相遇,对方却已经成为别人的妻子,经过了许多后终于在一起,这看似幸福的结局被命运划上休止符。

  人生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此:无论经过多少次失去,都渴望再次拥有,所以会反复品尝失望。阅读小说,跟随主人公一路跌宕的心情,不到最后一刻不会相信,是否真的要一无所有?

  “艰难的童年就像隐形的敌人,你永远不知道他会在何时发动攻势。”

  童年丧失双亲,成为寄宿学校里孤僻的小孩,与哥哥姐姐疏远,这是否已经是最惨淡的童年?

  生活怎么会轻易放过任何人。许多年后,中年尤勒斯追溯过去,才缓缓道出:“后来,我再也没有机会在那句"我恨你!"后面补充什么,它成了我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

  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人的痛楚,那他所承受的一定要比你看到的还要多。从孩子长成大人,一个人还可以承受多少隐形的伤痛?失去亲情,爱情也不能幸免。

  19岁的尤勒斯敏感怯懦,他说:“我鼓不起勇气去追求她,只能生活在失去她的恐惧之中。”

  遇到此生挚爱,你会怎么办?尤勒斯只是任由阿尔瓦远去。直到许多年后,终于再次和唯一的挚爱重逢,这中间过去了许多年,她已经成为别人的妻子。等到他们终于在一起,却并没有得到童话式的完美结局……

  拥有的都会失去,想要的得不到,得到了又很快失去。没有这样的经历,永远无法理解尤勒斯的敏感和怯懦。可是既然总归要失去,为什么不在拥有的时候好好体验?

  41岁的尤勒斯终于意识到,“我终于找到了此生的挚爱,却又过早地失去了她。我本可以在年轻时便将她留下,好好利用所有时光。”

  书中的每个配角,都试图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一种生活哲学,他们或小心翼翼,或随性洒脱,你不一定会认同,但不得不承认,每一种活法都有其迷人之处。

  哥哥马蒂小心翼翼地守护生命,甚至有些怪癖,锁五次门,多次按下门把手,走路不踩石头缝,甚至一年做五次癌症预防。尤勒斯说他,“从不多愁善感,也从不留恋过去,一心把生活中的每一次意外据为己有,把它雕琢得与众不同。”

  姐姐丽兹贪婪地挥霍生命,毫无保留地去爱,毫无保留地一败涂地,她不停地抛弃男友,以避免被他们抛弃。“就算我死得早也无所谓,因为我还是可以说:我曾经来过。”

  阿尔瓦曾经的丈夫罗曼诺夫说:“我们人活在世上,注定孤立无援。要是每一声祈祷都能得到倾听,要是确信生命将在死后延续,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过现世的生活呢?我们早该上天堂去了。”

  阿尔瓦对尤勒斯说:“我宁愿跟你厮守八年,也好多没有你过上五十年。”

  ……

  这是一本男孩如何成为男人的成长之书,是一本与孤独抗衡的疼痛之书,是丧到极致的人生如何一步步将人击垮,是活到深渊边缘的人如何回望深渊。

  这是我从哥哥马蒂身上得到的生活哲学:我们从出生就踏上了泰坦尼克号,命中注定我们要沉沦。但我们可以决定如何面对这一切,究竟是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还是像那些音乐家那样,即便巨轮即将倾覆,依然勇敢地、有尊严地继续弹奏。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六):温暖的孤独

  成长不可逆转,孤独如影随形

  直到孤独的尽头这本书,描绘了我们内心可触而不可及的孤独,在温暖的如同夕阳西下的阳光里,带着淡淡的忧伤。孤独有温度的,存在在心中的某个地方,执着,而不可以祛除。

  故事的主人公,有幸福的童年,一场突如其来可怕的灾难,使他的生活远离了预期的轨道,原本幸福的家庭,只剩下年少的哥哥姐姐和自己,稚嫩的孩子们在面对生活中人的剧变时,一个一个都像刺猬一样,孤独的武装着自己。直到,历尽生活的种种磨难,历经痛苦的孤独的考验,他们才终于找到了家的方向,互相取暖,互相鼓励,互相依偎。从此再一次从内心深处得到了生活的意义。

  我们有的时候并不能很精确地找到我们爱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向往的生活或者说向往的梦想里的人和爱情,与现实中的一个自我理解混为一谈,因此当这个人不再时心的所刻画的那个形象的时候,当时光让他改变,当疾病夺去他的智慧之时,内心在孤独指引下,宠宠欲动,不在安然的待在自己所处的地方,想要改变,想要变革,想要释放自我,想要更换一个更贴近自己梦想的人或爱情。我们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照亮内心的温暖,更是那种能融化内心坚冰的温暖,那种能让驱散孤独,让自己感到安心的环境和氛围。就像,family.

  最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会有人抑郁。我们的主人公一直在表达,看不懂、读不懂,最亲近的那些人。当时我并没有想到,因此我从以为后面的伏笔会有更多的孤独和不为人知的秘密,然而当我读完全书的时候,我才明白,我们没有办法真真正正的了解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我们最亲最爱时时刻刻在身边的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别人不能触及的,孤独的角落,摆放着,内心的不甘,不安,怯懦,一切负面情绪的集结。这些情绪在某种诱因的引诱之下,可能会在一个时刻爆发。那有可能将是人们不能承担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一线的温暖,照耀在那个孤独的角落,当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抑郁时,内心能找到的温暖的光,那美好的人和生活。

  这本书从孤独说起,从不那么美好的童年讲起,从不知道怎样走来和怎样走去的成长说起,从一无所知,迷迷茫茫,懵懵懂懂,到最后明白自己生存的意义说起。我读到了,人生虽然很孤独,但也有迷人的珍贵的价值和意义,虽然有很多事情不在我们的预期,但这些磨难本来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的意义。那是一种略显平淡的平铺直叙的语气,描述了,温暖的孤独。

  是的,在某种情境下,孤独也是温暖的,因为孤独是自己的,孤独,也是很难分享的。只有正视自己内心那块儿孤独的领域才能不断的,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可击破。有些人会被孤独打败,有些人,跟着孤独流放,然而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正视孤独,容忍孤独,并且在孤独陪伴中寻找,可以分享孤独和生命的,爱的存在。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特别想拥有,一段能分享自己所有的困惑,迷茫,孤独,徘徊和忧虑,以及自卑和怯懦的,爱情。也许最诚挚的爱情,就是最毫无保留的坦诚,就是让对方能触及到自己孤独的内心,灵魂之树扎根到彼此的心间。从你的灵魂到我的灵魂,感受到孤独的温暖。

  愿生命的孤独,温暖的没有尽头。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七):童年的孤独,成长的羁绊

  “艰难的童年就像隐形的敌人,你永远不知道他会在何时发动攻势”

  如果人生可按四季划分,那么童年,绝大多数人一定希望是鸟语花香的春天,而非严寒冷酷的冬天;可是孩童的童年,并非依照孩子希望的路线所行进,天灾,人祸,也并驾齐驱。童年的美妙,不言而喻,童年的灾祸,心有余悸;丽兹,马蒂,尤勒斯这三个原本幸福的孩子,却在父母的一场意外车祸中,痛失双亲,从此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开始迅速改变。三人先被送入公立寄宿学校,年幼的尤勒斯被迫跟年龄稍长的哥哥姐姐分开,开始一个人悄悄的成长历程。开在阴暗处的花蕾,终不得阳光,却奋力开出黑暗的花。姐弟三人性格迥异,各自坚持着自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伤害,却为他们三人的成长中埋下了“孤独”的种子。

  “童年是一部漫长的回忆”

  在小说中我最能体会的是作为姐姐的丽兹,她原本是父母眼中的公主,世界中心的女王,可是,父母的突然离世,却让这个安逸的公主一瞬间变成了灰姑娘,她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也无法迅速的调整角色的转换。在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节骨眼,她选择了抛开年幼的弟弟们逃离这悲伤的画面;到了寄宿学校,她再一次为了证明自己的高傲,“勇敢”,与众不同,而又选择了嗑药之后被强奸的辛酸历程;而这些伤害决没有停止,她一次次的嗑药,一次次的放纵,为的是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快乐。但这样的快乐与安宁却是残忍的,嗜血的。丽兹面对深渊,张开双臂,纵情一跃,却不知道这样的沉沦何时见底。从嗑药到吸毒,从纵欲到堕胎,各种苦痛与煎熬,我想只有经历过这些的丽兹才能深切体会。虽然时间并未使其停止生长,可在我看来,成长的只是肉体躯壳,心灵中,依旧是那个失去双亲时的小女孩,她被童年的那张黑暗的网,束缚在了那一刻。

  若要改变终须重塑,破茧成蝶虽然美好,但其中经历何其艰辛。禁锢自己,撕碎自己,羽化自己,破蛹而出;丽兹也经历这些过程,她恐惧男性对其带来的伤害,而又终不能放手;她希望有家庭带给她安全能停靠的港湾,却又害怕失去的痛苦;她憧憬陪伴的欢愉,却又希望自由的翱翔:她接受着,排斥着,给予着,逃避着,直到,弟弟的龙凤胎宝贝降临于世,才重新点燃了她对未来的希望。

  “一点点疯狂,是正常生活的代价”

  丽兹在44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有了自己的宝贝,弟弟们也有了自己的归宿与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相聚在一起,看看现在,回忆回忆过去,终有遗憾,但谁的人生是绝对完美的呢?逃避了30多年的丽兹,终于抱起吉他唱了那首属于兄弟姐妹与父母之间充满爱与回忆的《月亮河》。

  回首往昔,童年无论多么美好与惨痛,青少年即使如何放任不羁,肆意挥霍,那些终须是要为了你最终的时刻做一个前期的铺垫,回忆是逝者的避难所;原生家庭的伤害,是会对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不可抗拒的因素,但,规避其危害的应当是我们自体本身。成长是孤独的,经历着无声的厮杀与和解;少年时,

  我们不懂孤独,暮年时,我们不懂时光。

  ”如果幸福可以重来,我愿童年没有伤害“

  欢迎加入这是一个坑QQ:205741541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八):《幸好,你出现在我生命里》

  阿尔瓦,认识你,失去你,得到你,失去你,都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童年的我有个看起来完美的家庭,可是总是会有意外降临,我失去了父母,进入了寄宿学校,离开了我的哥哥姐姐,他们似乎也不在意我,父母的离开,让我们犹如陌生人,除了那血液里的亲情。

  感谢你明白我内心的想法,和我交谈,成为朋友。或许那时候的我们都一样,把自己密封在自己的空间里,总觉得自己能和别人一样上大学,工作,结婚成家,多平凡的事。可是当这些事情的对象变成你和我的时候,一切就开始不一样了。

  哥哥和姐姐过着自己谈不上一般的生活,我在这个时候喜欢上你,喜欢你的笑容,喜欢你说话的语气,更喜欢和你独处,可是我胆怯,我害怕我的喜欢会让我失去你,但后来,我确实失去你了,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吧。

  错过你,让我们错过了几十年的光阴。

  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想我那天要是去了和你的约会是不是一切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抱着侥幸心理给你发了一封原以为会石沉大海的邮件“我三十了,还没有孩子,你呢?”我很感谢家简短的是十一个字,让我与你重逢。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哥哥时,他有点不相信。我也觉的不可思议,可能我们注定要在一起吧。哥哥和姐姐同我时而如朋友般,我们没有太多的接触,不会有太多问候;时而又是亲人,关心彼此,但是我似乎很享受这两种身份的转换。

  阿尔瓦,当我们再次见面时,我就想这个女人一定是我这辈子的女人。因为你还是一如既往的吸引着我,见到你让我往日的记忆重现。可是,你结婚了,你丈夫还是那个你崇拜的人,刹那我就觉得我失败了,你怎么可以就这样嫁人了?不,你丈夫已经老了,我可以等,我相信我会等到那一天的。

  我自己居然搬到你的家里住,和你一起照顾你的丈夫,看着你丈夫一天天老去,我心里的想法就更加坚定。

  我以前喜欢摄影,以为父亲送我的最后一个礼物是一台相机,但我也没能成为一个好摄影师。后来我又写作,也没写出什么著作,感觉自己的人生一事无成。看着你丈夫写作,我无所事事也开始这半途而废的写作之旅。感谢你鼓励我写作,而我也只是把写作当作等你的消遣吧。我答应过你写的第一本书一定给你看。

  终于,我等到了,你丈夫死亡,虽然他自杀的那把枪是我给他的。我们可以在一起了。我觉得老天眷顾我,让我得到了你。

  我们有了孩子,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未来发展,哥哥和姐姐生活一如既往,在失去父母的这些年我们算是生活的还行。此事此刻的我觉得满足,爱我的人,我爱的人都在我身旁。

  当我知道你病了的时候,我觉得没事,会好的,我们的孩子还没长大,我们还没有去很多地方,我们还有很多事没做,上帝不会就这样把你带走。可能是上帝听到我的祈求,你的病情有所好转,我们又可以陪孩子一起长大。哥哥嫂子没有孩子,姐姐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

  我们似乎提前步入了老年生活,生活没有波澜,但是很幸福。

  我的书快写完了,然而你也要离我远去了。再次知道你病情复发的消息,我有一瞬间整个人都是麻木的,这次上帝没有眷恋我,你一天比一天虚弱,孩子们似乎也知道你要离开了,一切又变的十分糟糕。

  你说我的小说你看不到了,要我照顾好孩子们,照顾好自己。你走了。我答应和你一起去上课没法实现了,答应带你去骑摩托车,也没实现。在你的葬礼上,我骑摩托车去实现答应你的事。

  阿尔瓦,我父亲曾对我说“爱情可能会消逝”,我却认为“爱情永存”,我们就是这样,你在天堂同我一起看着我们的孩子长大,看着他们闯祸,看着他们恋爱,多美好。

  亲爱的阿尔瓦,幸好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让我灰暗的生命充满光亮。

  《直到孤独尽头》读后感(九):有些孤独无人可解。

  很少见的读起来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并不是说你的经历和他相似,而是在面对孤独时那种心情,那种感受。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不爱她,他只是孤独太久,所以抓住了一个人就不想放。那不属于爱情,那只是一种彼此相依。其他人都是将就,只有你最契合。 姐姐和哥哥给我印象很深刻,他们虽然是姐弟,但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克制和放荡不羁。其实姐姐是我很羡慕的人,她心里永远有一股冲劲,追求快乐。但是她又愿意为了孩子放弃这种追求,也许人总会想安定下来?最后她有了孩子,那个也许在她眼睛里胜过爱情。 哥哥活的很有规划,他选择了一个人,就不会放弃她。他和一个女人在一起那么多年,爱她,尊敬她,不会因为她的不孕放弃他。(笑)也许他是姐弟中最幸福的。 毕竟他虽然性格古怪,却一直有人陪伴,少年时有朋友 后来有了恋人,恋人又变成了妻子。 啊,其实我是写评论的,后来不知不觉说了很多,就只好写书评了。所以写的是随性些,看客勿怪。

直到孤独尽头经典读后感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jwk/35553.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经济著作热门文章

经济著作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