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纪录片|《人生七年1》观后感精选10篇

时间:2020-09-21 来源:考试类 点击:

《人生七年1》观后感精选10篇

  《人生七年1》是一部由保罗·阿尔蒙德执导,Derek Cooper / Wilfrid Thomas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七年1》观后感(一):七岁看老

  越是底层阶级越倾向于不满当前社会体制,选择抱怨批判,中层阶级选择坦然接受并通过充实自身去适应阶级社会,高阶级享受其中认为理所应当是这样。教育很重要,兴趣使然更有说服力,心态年轻很重要,树立长短期规划很重要,克服懒惰勤劳很重要。在恰当的阶段寻找一个恰当的伴侣也很重要,但伴侣对个人的改变并不如自身心态和意志的树立更能塑造个人。性格很难改变,只能让心态改变去逐渐适应性格。七岁看老基本还是真理,二十岁到三十五岁这十五年基本可以奠定一个人的人生基调,大学,工作,婚姻,伴侣,孩子,这些年间的道路如何抉择是否慎重考虑是否长远,每一个决定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修改人生的轨迹,终于知道选择之难,本来就很艰难。想起闻香识女人中的台词“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 road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纪录片一拍这么多年,up 7的导演已经去世,而michael也已经年过七十,三姐妹好友中一直病痛缠身的lynn也在15年去世了,这也是第一位影片主人公因为离世不能继续拍摄,lynn工作过的图书馆为了纪念也举办了仪式,而导演团队也有参与,在up 63中应该会看到。一直利用节目来推销自己的Tony有自己的推特账号和个人主页,除了担纲主演的up series,里面还记录了自己跑过龙套的其他影片。

  固化的阶级仍有机会依靠自身勤劳打破,虽然希望较小,可仍要充满信心啊

  《人生七年1》观后感(二):如果可以我也想有一部自己的纪录片

  1964年起,7年拍一次,每次拍7天。短短十几分钟,从7岁到56岁,很容易就看到了一个人的大半辈子。有人按照自己的规划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或者。有人总是在改变计划,没法坚持,总是在流浪。

  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自找不幸。如果你不想结婚,也许是因为家庭影响,也许是儿时阴影。但是,你要有这种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追求幸福的能力。只要你尝试,不管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你只需尝试,时间会告诉你一切。不要越活越回去,尽量走多点路,见多点人,做错点事,然后修正修正,总能到达。虽然很多时候,你不可能总是得到你想要的。那就enjoy 你得到的。

  影片中,总是问你们间还有感觉吗?有些肯定的回答有,有些则有些犹豫。但是,能够一直长久的生活在一起的,都能看到眼中满满的爱意。就能一直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人生苦短,如果碰到的是勉强在一起的,终究不会太长久。以后总会碰到对的,只要你保持初心。

  《人生七年1》观后感(三):7岁孩子的世界

  给我一个孩子到七岁的一段 ,我将还你一个成人, 这会是英国未来的一个缩影。

  纪录片中一个让我惊讶的事,1964年英国7岁的男孩女孩就有男女朋友了!纵使在2014年的天朝也是匪夷所思。还有就是孩子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如此成熟。

  他们对未来孩子的想法很大部分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看法。

  比如有一个女孩子希望未来生一个男孩

  “我的妈妈有五个女儿 而倒霉七年,而她七年倒霉的原因是她有五个女儿”

  还有一个孩子希望她未来有两个孩子,希望由保姆照顾而不是自己照顾

  还有一个贫富阶级导致孩子们的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未来规划的差距

  一个富人的孩子在看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回家练钢琴,睡觉前阅读,他们知道的更多

  而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乡下玩闹,没有玩伴与动物为伴

  对于未来

  富人的孩子:离开学校 会去宫廷学院 之后想去剑桥和圣三一堂 圣彼得法院 查尔斯之家 牛津

  穷人的孩子:15岁会离开学校去工作 还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但可贵的的事他们更向往自由,更希望帮助别人,更希望奉献社会。

  这些想法和所处环境无疑会影响他们的未来。虽然我知道未来他们也许会贫富分化,富者愈富,穷者俞穷,社会阶层固化。但我希望未来的结果不会太残酷!

  《人生七年1》观后感(四):荒诞又如何?

  片中的每一个人年少时,无论贫富,都意气风发充满幻想,都相信未来是圣诞老人藏在圣诞树下的那个礼物,会在打开的一刹那令人尖叫欢呼。

  但是,圣诞老人始终没有出现。慢慢地,片中的男人开始挨个秃头,女人开始比赛发胖,关键是,他们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憧憬和幻想。梦想的浓雾散尽之后,裸露出来的是苍莽时间里有去无回的人。

  ......

  这样说又似乎不公平。放弃了政治抱负转而热衷园艺的John,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柔和;无家可归的Nick在42岁之后竟然成功跻身地方政治,变得更积极。 这样的人性成长也可说是收获?事实上到影片最后,这14个人绝大多数都变得比年轻时更可爱,在时光的雕刻下,凿去狂妄,磨出温润。说到底,谁都终将被扔回时间的海底,在那里与其它鱼虾贝壳一同聆听无边寂静,而在这之前,我们能指望的,大约只是心灵成长,祈祷生的优雅可以抚慰它的渺小。

  《人生七年1》观后感(五):人生的第一篇章——7岁

  jackie(女)

  伦敦租房区 守规矩 怕老师 觉得有色人种友好 未来想买漂亮的房子

  icholes

  乡村学校 离家四英里 不想回答女朋友的问题 希望找到月亮的秘密

  eil

  利物浦郊区 认为打架不好 喜欢逗女孩子玩 认为不需要上大学,因为不想当老师 想做宇航员 或大巴司机 带朋友去海边去乡村

  tony

  古老的学校 有女朋友 顽皮 认为打架重要 分牛奶 想做骑师

  andrew

  认为有班长好 不喜欢和女孩子玩 她们喜欢洋娃娃 爱哭 喜欢说话 家里有股份 认为聚会上的其他人粗鲁 未来要去圣彼得法院 查尔斯之家 剑桥

  charles

  早教学校 未来想去龙学院 查尔斯之家 牛津 妈妈去过很多地方 话不多

  john

  思想成熟 像大人 政治家 泰晤士报 认为聚会上的有的人下流 未来要去宫廷学校,寄宿学校,剑桥圣三一堂

  aul

  不想结婚 不想做不喜欢的是 对大学的概念不清楚 想当警察,但很困难

  imon

  女性朋友不多,觉得富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想要四处走走

  ruce

  私立寄宿学校 传教士 严肃 想去非洲教育

  uzie

  女子时尚学校 表达好 芭蕾 不想认识有色人种 要去庄园,可能想上大学

  lindsay

  Jackie朋友 想要帮助穷人 到伍尔沃斯工作

  不同的生长环境,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对自由与纪律的看法,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外国小孩对未来的构想真是天马行空,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

  《人生七年1》观后感(六):7岁看老

  先看完的56 up,再看到7 up,感慨颇多。

  大部分评论似乎都是围绕着所谓的“社会阶级流动性”展开,这的确是影片很重要的一个观点。

  但仅从这个观点来解读整部影片,思路未免也太粗鄙了一些。

  毕竟,无论身处什么阶级,都是要面对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烦恼,这一点上帝是公平的。

  出身总归是无法选择的。

  将出身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话题展开,大概是源于家庭氛围浸润下所形成的固定的性格与行为模式吧。

  记者问孩子们,每天回家都干什么,几点睡觉。

  有的孩子,回家弹钢琴、写作业,7点半上床睡觉。有的孩子便是一直play around,10点再睡觉。(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间算很晚了吧)

  童年的习惯只是如此细小的差异,随着时间流逝,竟然也可以累积成之后几十年如此巨大的力量。

  小时候总是听到“7岁看老”,那时认为人生变数颇多,充满无常,怎么就从7岁起就决定了呢?

  然而,长到22岁,再回顾曾经的诸多经历,也渐渐认同这样的言辞。

  童年时期的行为与想法来源于主要生活的环境,虽然也有些随机性的因素在,但总会在个体的成长中形成类似于“宗旨”一类的东西。

  即使之后再有变化,也总是围绕着这个“宗旨”。

  年岁渐长,更加相信“本性难移”这四个字。

  认为人的性格构成就像化学分子构成化学物质一样,说是变化,变的只是各成分的比例,但不会多也不会少任意一种成分。

  无意进来的东西会一直存在,可以凭人力调和,但那也只能慢慢稀释。

  至于多久才可调和成与生来就有大部分那种成分的人那样呢?

  答案未知。

  但我相信,只要有足够坚强的心性,总比毫无知觉的人强。

  《人生七年1》观后感(七):【转载】BBC跟拍了49年:穷人与富人的人生七年

  6月28日 12:00 艺窝疯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

  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现在终于见到这片子,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

  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上私立学校的7岁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

  另外一个农家子弟Nick从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而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第一集-人生七年/56UP

  http://v.qq.com/cover/x/xmchva9m3dyb25n.html?vid=l0013jyhh8o

  一、

  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片中的精英阶级Andrew和John 56岁时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晋升为精英阶级的美国教授Nick夫妻,中层佼佼者——公务员Peter夫妻,体型明显较好;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但最终几乎都成了胖子或秃子,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

  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第二集-人生七年/56UP

  http://v.qq.com/cover/x/xmchva9m3dyb25n.html?vid=v00139fhgo3

  二、

  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

  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

  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第三集-人生七年/56UP

  http://v.qq.com/cover/x/xmchva9m3dyb25n.html?vid=k0013h3jxzc

  三、

  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

  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四、一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的多少确实与生活品质大有关系。

  在电影中,精英阶级的人基本只生个两个孩子,在优生优养子女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己的理想规划,比如喜爱园艺、带领板球队、组建乐队等,他们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中学大学、毕业以后也有很不错的体面高薪的工作。而底层阶级的那些长大后很容易生个三五个孩子,两段婚姻甚至更多,因为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冲动无序而导致孩子们更无序地出生,甚至他们年轻的儿子在也很年轻甚至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会生了三五个孩子。因此他们还未到衰老的时候甚至只有49岁就已经是一大堆小孩的爷爷奶奶了,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电影中他们被一大家子围着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有白人也有有色人,他们在五十六岁时候为自己的儿女辈找到了一个体面的工作比如邮递员而感到很欣慰,如果偶尔家族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则更是满面荣光。按照推测,他的子女应该基本是我们所说的80后。

  那些结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门当户对阶级的人,这很正常,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阶级里有更广泛的人群交集和价值共鸣,里面精英阶级和上层的中产阶级在婚姻上倒是更为稳定,是因为理性的选择还是物质的保证?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离婚再婚的过程。当然,一段失败的婚姻会让人生更为不幸,除了让人对婚姻的某种信念散失而让人觉得沮丧,更是因为修正上一段错误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上端婚姻又留下一堆要负责的孩子而爸爸们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的话,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知。这个让我们深思,我们羡慕的不仅仅是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或者更要研究他们能拥有并保持传承这种实力的潜在的那种特质。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

  虽然,电影中,那是在英国的福利性的保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还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现在这样的保障体系下,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都知道了未来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否更充满信心还是会觉得沮丧?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或者就像局中人所说,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剧中人所说,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能够改变整个人生的。

  “如果……如果……”不过人生没有如果,在这个知天命的年龄,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

  转载自 | 五道口书院

  文 | 曼佳(豆瓣)

  《五十六已然知天命》

  文章来源 | 卡游cardstay

  《人生七年1》观后感(八):生人的人生

  当看到七岁小孩子说出来的话时,我很佩服这些小孩,因为这是我20多岁才会思考的问题。联想到最近看的BBC拍得关于中英教育对比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真的坚强吗?》,片中十几岁的青年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震惊,比如其中一个女孩认为和别人比较是不对的。我从中明白,其实孩子也可以很有思想,也可以很独立,只要成人把他们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教育和对待。

  片中有思想的大多数是上层阶级的孩子,平民阶层的孩子由于双亲离异等家庭原因渴望的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家庭的不幸福给他们造成了一生的影响。 还有一点感触颇深的是上层阶级的孩子们很早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并且按照这个规划来设定自己的人生。平民阶级有的没有完整的规划,有的则虽然规划好,但碍于现实的阻力,无法像上层阶级的孩子那样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计划,导致规划最终无法实现。

  7岁就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性格,这句话很多情况下是对的。片中的大多数人当她们35岁时,他们的性格其实和7岁时差别不大。

  托尼是片中我比较欣赏的一个人,当他21岁给赌徒当跑腿的时候,我认为他的人生完了,到他28岁时我发现我错了,他成了出租车司机并且有了一个很好的家庭。当他35对回顾自己的35年光阴时,他说他想做的都做了,虽然没有做到,但他都尝试了,他以骑师参加过比赛、通过考核成为了出租车司机、开了酒吧、有了一个家庭。42岁时,他的生活和以往一样,但他变得成熟,偶尔也会感怀过去。

  布鲁斯来自平民阶级,35岁的他就像小时候一样,充满爱心、缅甸。他曾经想过当传道士,但后来放弃了,上了学,在伦敦教书。35岁这一年,他来到孟加拉国,他未婚。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成熟的人,从7岁到35岁,他改变了许多,但身上有着他14岁时候的影子,有爱心,腼腆。42岁时,他结婚,生活照旧。

  三个女人,她们的生活现在看起来并不美好,她们结婚过早,而后家庭生活并不美满,有的离婚了。岁月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她们变得肥胖,但孩子给了她们莫大的慰藉。42岁了,生活照旧。

  尼克是农场主的儿子,他靠自己的努力去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来到美国的一所大学工作,在美国他一切都要靠自己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交网络,35岁时,妻子和他离婚,他努力在美国奋斗。42岁时事业更近一步,生活照旧。

  aul来自平民阶级,35岁时,他有一个爱他的妻子,生活朴实平淡。二十几岁时,他和妻子变卖家产,开车游遍整个澳大利亚。42岁时,他的生活看起来平淡幸福。

  三个富家子35岁了,他们都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同时人也不错。其中想成为政治家的人积极地帮助穷人。42岁时,他们事业更好,生活照旧。

  还有一个平民阶层的人一直靠政府救济过活,人很善良,有艺术家的气质,看着他那样,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42岁时,他的生活更好了,May God Bless Him!

  无论发生什么,生活都在继续。

  一个人要幸福的活着,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

  她/他们的生活无论是颠沛流离亦或幸福或是痛苦,每个人看起来都活出了自己的一份精彩,我为此感动。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得以窥探他人的人生。

  《人生七年1》观后感(九):若你说是老生常谈,为何你却无法突破

  长久以来困惑于生活的状态,是否优秀。如何进取才能不荒废此生。很久之前就想看人生七年这部片子,现在终于如愿。如果之前有人告诉我,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的一生。我会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什么依据,不愿相信。然而看过了这部片子,看过了时间流失后活生生的人物变化。岁月的痕迹逐渐清晰,而性格决定命运论,也更加的清晰。。。

  我不愿相信,也不得不信。

  7岁,每个孩子的性格就有所凸显。7岁时自己有想做的事情的人,有计划的人,日后都做得不错,至少得到了大部分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而7岁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孩子,或者有飞向月球等不切实际幻想的孩子,日后为了他的爱幻想和冲动的性格也付出了代价。还有更多的孩子,是随着时间的潮水所带走,做了那些顺应社会意识的事情,依旧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了什么做选择。最后付出了更多的时间,青春,和成本也没有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其实他们就没有目的地。所以才会如此的被动,如此无助。

  7岁时的那些想法和举动,不知是缘何而来。我也想不起来,我的7岁是个什么样子。但是片中孩子们的7岁,我们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人迷茫,有人做梦,有人有自己的路与想法,学着大人的口气,说着有逻辑的话。7岁前的日子都发生了什么无从而知,若是这些性格不同是与生俱来的,我倒是有点怕了。没有机会改变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怕。就好像上帝手中的线偶,所谓命运的那些线绳,在出生时就已写好的话,人生还有什么好值得期待?!

  《人生七年1》观后感(十):七岁看大?

  能每隔一个7年,连续记录一群人的孩童、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真是一项伟大的人生工程。从第一部到第8部,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完成了一部纪录片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彰显了时间流逝下的人与社会。作为第一部,导演的考虑肯定是长远的,问得问题对一群七岁的孩子还略显遥远。但也就是这种遥远的与他们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却看出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在这一群童言无忌的孩子身上的投射。

  不得不说,一开始,导演从选角到问得问题,都是”“别有用心”的。就像有的网友说的,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孩子身上解开探索1964年英国社会的阶级差异及发展变化。在这群孩子中,有的无家可归来自“儿童之家”保育员的保罗和西蒙,有来自东部郊区的尼古拉斯和尼尔,有来自城市公租房的杰基及她的两个同学,有来自富人家庭的男生代表:约翰、查尔斯和安德鲁,女生代表:苏西。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7岁的时候,他们除了作为孩童的天真无邪和懵懂无忧的快乐天性之外,也掺进了一些成人的世界和观念。也许这些观念就在于生活在周围的父母及其它成人的生活圈和茶余饭后的谈资。每天的耳濡目染让他们逐渐有了相关问题的模仿和设想。

  在这个系列中,这14个孩子发表了这么几个问题的看法。第一,你对打架怎么看?打架这种行为可以反映一个孩子面对冲突时的天性,但也反应了一个家庭的教养和周边的生活环境,往远一点说,就是暴力冲突是不是反应了一个人的文明礼仪低下。我不知道当时的英国是不是有这种暴力解决社会问题的麻烦所以才有了导演的这一问。在孩子的答复中,我们看到,有热衷参与的托尔,有害怕受欺负的寄宿男孩布鲁斯,有描述打架乐趣的天真男孩尼尔,还有在上层家庭中,期望设立“组长”规约无秩序的三个男孩。这就深入延伸到导演的一个对比和结论,我们在这群不同成长环境中的孩子中看到了贫富的第一个差距:自由和纪律的区别。生活条件差的孩子的家庭并没有顾及孩子在业余时间的安排和利用。孩子可以没有限制和规约的自由活动、玩耍、打闹、看电视,处于“没人管”的境地。而中上层家庭中的孩子却有着丰富的业余学习和要求。这样的差异体现在七年以来的每天,也将继续差异下去,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导演想让我们从接下来的系列片中看出这种人生的差异。在这里有两个“另类”让导演万万没想到,一个是生活在乡村农场的男孩尼古拉斯,一个是在寄宿学校无父母关心的布鲁斯,他们属于阶级中下层的处境,却在后来的人生发展中出现了进阶,可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进阶。于是被导演认为是“成功”。

  关于人生的规划,孩子们依托于他们的环境和周围的人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预估。这些预估更多的是孩子所能看到的成人的人生轨迹。尼尔的父母是老师,但是并不想当老师,并且不想去上大学。住在公租房里的杰基希望长大后拥有自己的房子;托尔想成为一名骑师,如果失败了那就开出租;西蒙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想法。而富有家庭中的三个男孩则有具体详细的求学计划,也许就像导演说的,他们的父母已经提前规划了他们的成长线路,并且准备好了资金。父母有着相应的培养规划,孩子自然耳濡目染有了对自己的认知。在这群孩子的规划里,我们能看到父母的影响力,这种影响的差异也影响了孩子对自我追求的把控力。比如在这一季中,阳光灿烂、无忧无虑并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尼尔背后是父母的强大控制力,于是有了尼尔在后期成长中的脆弱、矛盾、叛逆和无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苏西接受着上层社会礼仪中的规约和调教,慢慢的却在富余中失去自我的掌控和把握,变得无所适从无所追求。西蒙一直没有清晰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的培养,于是走入了命运的洪流。倒是看起来野蛮并没有良好教育的托尔在后来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他也在现实的生活中挣扎,但是却在努力的争取属于自己的生活。真是野蛮的小子茁壮的成长。

  下个话题关于异性和家庭。这也涉及到以后孩子的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在对待异性的态度上,孩子明显的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的原生家庭影响到孩子,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们看到在保育院中的西蒙和保罗,在寄宿学校并且远离父亲的布鲁斯对爱情的遥不可及。我们还看到杰基及其朋友们这三个女孩从她们的母亲身上学到的作为家庭女性的牺牲和未来。在男权家庭中,富有的三个男孩对女孩的不屑和忽视。这些都反应了当下的英国男女地位现状,以及在家庭中男女的角色展示。

  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贫富的不同看法。有富裕小公子约翰,有贫穷野孩子托尔,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对彼此的认知是怎样的。不得不说,大部分孩子都有贫富的自我认知。比如,西蒙这么小就知道富人什么都不缺的是一种无中生有的优越,而自己却缺少很多,可能是一辆自行车这么具体。苏西和约翰是英国上层阶级传统富有家庭的代表,自然的对下层和有色人种有阶级的差异化态度和看法。而查尔斯和安德鲁只是相对平和和自然的对待与自己有差异的朋友。而,西蒙则有着作为有色人种,私生子,穷人的自卑和无助,他明知自己处于弱势并且屈服于这种弱势。而最具挑战的是那个野孩子“托尔”,不仅直接表达自己对富人标签的不屑和格格不入,而且天然自带自信。这也许是直接的鸿沟和矛盾。从他们这极来说,无所谓富有和贫穷的好坏,都各自有自己的自信和追求,有自己扎实的人生,都是值得的。在后面的系列片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值得”与否的判断,这个无关乎出生的贫困,而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七年纪录片|《人生七年1》观后感精选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cjf/78246.html

推荐访问: 人生七年百度云 人生七年观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考试类热门文章

考试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