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爱】《逝去的武林》读后感10篇

时间:2019-11-30 来源:文学 点击: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10篇

  《逝去的武林》是一本由李仲轩 口述 / 徐皓峰 撰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一):逝去的武林,再见前辈

  很早之前,就读过这本书,奈何那会仅仅是电子版,而且里面错别字甚多,只能说囫囵读过。近来,又看了很多徐浩峰导演在拍摄电影时候的故事,这才想起来这本书来,重新看了下。

  作为对一个武林前辈的话语编集,文学性、故事性一般,但是总是能够满足自己对于那个国术馆林立的时代的一一了解。

  首先,看过徐浩峰导演在拍《师傅》的一部传记电影,里面有很多其对武术对战的理解,我想很多都是得益于李师的一些言传身教。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也谈到很多过去武林的一些规矩,其中对于学武来说,需要有一点文的修养,李老人经常会说到易经、道家、孔夫子等等。实际上,从我的感觉来说,这些都是每种文化中,各自智慧(哲学)的深层次反应,也许我们现在都过于习惯了西方哲学体系,过于轻视了自己文化的特点。在南非待的时候,这一点感受尤为深刻,荷兰、英国殖民者几乎就将本土民族的文化完全换成了西方的历史记录。有趣的是,似乎西方人还记得东方哲学家,曾看到一个youtube上的史诗级说唱视频

【史诗级说唱历史大战】S04E10.东方哲学家VS西方哲学家【双语字幕

  说回来,武学作为一种实践功夫,背后的哲学基础是必然存在的。

  电影《师傅》里面,天津师傅看到白俄跳舞女子,从跳舞中已经领会到武林“密不告人”的腿劲发力方法,一声感叹。实际上,智慧区别在于如何表达,但是永远不会只有一种方法去发现。

  读这本书,回答我第二个问题就是,面对挑战,真正的武林会如何还击?

  你知道我在说之前的“徐晓冬”和雷公。

  尽管根据李老人的记述,武术家必然是要有武德,要有仁者之心。但是,民族大义也是要有的,国家危难之际,习武之人定当身先士卒。对于外面的挑战,李老人的师傅们并不会口舌辩解,更多的是,既然有矛盾,那么我们手下见高低。

  反观现在的中国武林,更多的是一些“非典型”武林人士罢了。

  我对徐导演有一句话特别有印象:“中国功夫里面很多招数,都是现代拳击中的犯规动作”。既然是犯规动作,必然是能够影响比赛公平性的行为,但是在以命相搏的对战中,这些动作无疑就是成败关键。这本书里面谈到当年国术馆馆长“薛颠”的功夫,就是那种竞技性很强的功夫,但不好看。这里我并不认为所谓犯规动作就完全是插眼撩裆这种阴损招数,其中也有很多的是“别胳膊”这样的利用人体关节结构的办法。这本书270页,也清楚的写着“不要想着正式比武,要想着造人暗算。”

  可见,武林从来都是凶险的江湖。

  这本书里,有一点可以看到很多在徐浩峰电影和小说里面出现的东西,一是武林、混混、街头卖艺的群体虽然都会一些拳脚功夫,但是往往不相往来,但是有了争执,大家都会采取较为直截了当的方式——“上门显功夫”。

  当然,这本书里面有些地方也着实很难让人理解,或者用科学的解释完全不通,譬如74页“……从悬崖峭壁跳下,快撞到地面时,用手在石壁上一拍,人横着飞出去了,平安无事。……”这种横向作用力,如何能够抵消纵向加速度,我很难理解,当然是否可以理解成,将纵向力在快速的横向翻归中消解呢?

  ??

  总之,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因为里面说到很多武术能够增强人的性能力的暗语描述,是那种特别接地气的人在介绍武功的时候的话语。尽管在目前的时代中,传统武术的传授方法(《一代宗师》里面提到过)和修炼道路(本书中能够感到当没有了财团支持,武术家都很难自谋生路。)都和中医一样,虽然是民族大义之名下,却很难以重铸以往都辉煌。但是,倘若能有一代奇才,能够重新开一门,也不见得不能发扬光大。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二):逝去的无仅仅是武林

  说来惭愧,对武侠之类向来无感(类似于西方的魔幻类型)。对金庸古龙小说的了解也更多是周边的耳濡以及偶尔的影视作品。以至于在看一站到底类的竞答题节目和玩脑力达人时,武侠类型的问题往往不及店里的小工。这也是知识面中严重的短板。究其原因,无非感觉太玄太虚太缥缈。当很多同龄人对杨过萧峰郭靖等大侠五体投地的时候,我更崇拜的还是福尔摩斯一型,甚至不及对竹林七贤的向往。

  说到这本书,就不得不提到其撰文徐皓峰(道士下山作者,陈凯歌改编太烂不想提)。说到他就自然会联想到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而说到一代宗师就又不得不提到叶问,以及其中的宫宝田(宫二的父亲)。说到叶问,自然就会说到李小龙。

  当很多人慨叹李小龙之后再无大师的时候,有人想过为什么吗?了解的人都知道,李小龙是哲学出身,以至于在后来的截拳道中融会贯通了众多对各路武学的思考。所以说他不仅仅学会了‘武’,更明白了‘功’。这才是武学的奥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而这本书在记录李仲轩口述的过程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武学的思考。这也就解释了后来的李连杰,成龙,甄子丹,吴京乃至张晋为什么无法再开创华语功夫类型电影的新高峰。(张震是个奇才,以后再说)

  中国的文化向来就是水乳交融,不分伯仲。学习书法,往往对绘画也颇有造诣。学习诗词,往往对音律也深有见地。而学习武术,则往往对医药,养生,道行很有体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民国以后大陆再无大师的非体制原因。因为我们一味的模仿西洋,不断细分,不断割裂。美其名曰深究,其实无非断了国人千年传承的庞大而精妙的学识体系。最近重温红楼梦,才发觉其宏伟,也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去研究。活脱脱一部古代百科全书。

  回归此书(再说多了就该写论文了)。其中的韵味真如书中所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令我想到了小时候爷爷让我站在半米见方的水泥板上扎马步让我在黑暗中学习把脉的童年。只可惜……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三):《逝去的武林》个人短评

  《逝去的武林》,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斩!(徐皓峰的电影,不管是《倭寇的踪迹》,还是《箭士柳白猿》,或者《师父》总是有一种很难形容的冷硬风格,哪怕是只任编剧的《一代宗师》,都带有一定这种色彩。阅读本书,才会明白这种色彩源于何处,这是徐皓峰心中的武林,是李仲轩心中的武林。本书的叙述未见得多么华丽,佚事也未见得多么有趣,至于习武的经验与心得更不能当成武林秘籍来看,至于以什么心情来看,首次刊发这一系列文章的《武魂》编辑常学刚先生说得很好:“老人(李仲轩)心中的那个武林,是直来直去。肝胆相照、豪气干云的武林……五十余年后,李老以故人复相见的热忱来拥抱这个武林时?此武林是彼武林么?”这就是《逝去的武林》书名的含义,读此书,其实会产生一种对《一代宗师》那个时代的向往,很可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没有神话也没有贬低,他们有着自己的尊严体系,逝去终究还是逝去。有些东西需要解释一下,李仲轩老人三位师傅,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唐曾与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并称“双禄”,尚与薛均曾担任中华武士会(后中央国术馆)的会长,堪称武学大师,不过本书对于薛颠的一些后期事情的交代含糊其辞,可能是为尊者讳,概因薛颠并非善终,乃是被中央政府的军队围困枪击而亡,因为薛颠可能与“一贯道”的道门组织有关系。老人只是很隐晦地说,练形意拳的人,是禁止迷信的,也算为薛师做了一个小小的申辩。“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也”——孙禄堂《八卦拳学》。PS:这一系列文章其实还对网络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代表性的就是梦入神机的《龙蛇演义》,堪称国术小说之翘楚。)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四):读后感

  内容非常丰富的一本讲述习武的书,对于我这样对“武术”不甚了解甚至有很多曲解的人,这本书是一本极好的扫盲教材。但毕竟我是外行人,“薛门忆旧”后读的越来越吃力,囫囵吞枣,可惜又无奈。自己大概总结了几点之前的认识误区,除此之外,书中万分之一的精华,我是没得一点。 一,武术不是花架子。我们平常看的“功夫”,多是“练法”,强身健体,不伤人,类似我们平常健身。拳法里讲练法、打法和演法,练的是身体,长功夫,打地基;身骨佳,功夫稳,地基好,才开始练打法。往往要练个一年半载才学打,不练就打,伤及身子。 二,并非要从六七岁就开始练功习武。六七岁练功的,是唱戏的需要,习武的前提是身子骨健朗,以前的人十六七岁身骨最佳,现在人则要稍大些,十六到二十四为最佳。 三,拳法与人品不分家。学拳需虚心、谦谨,要有恒,光明正大。习武之人不是靠拳头说话,“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对于私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遇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留着时间习武,不要卷入是非中,虚耗了光阴。” 四,习武之人不是粗鄙莽撞的武夫。书中讲,真练武的要比一个书生还文质彬彬,盖因习武要与精气神发生作用,改人气质,威武变文雅,文雅变威武。“形意进了高功夫,必定慈眉善目。” 五,习武的境界(我也只能粗陋地这么一概而括了)。“比如画家随手画画,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下笔便意趣盎然,这才是境界。它是先于形象、先于想象的,如下雨前,迎面而来的一点潮气,似有非有,晓得意境如此,才能练尚式形意。尚式形意的形与意,真是‘这般清滋味,料得少人知’。”

  “逝去的武林”,作为国术,逝去的不止是先人大家们的拳法功夫和见识,还有人们对“武林”的正确认知。希望有朝一日,这本书上的内容,我能看明白的更多些。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五):企业与武林

  近期看徐皓峰的《逝去的武林》,有些感悟。所谓大道相通,做企业和练武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1、聚力。

  真的武术没有电影里演的那么夸张,不会排山倒海也不会飞檐走壁。毕竟是人力所为,还是要符合物理定律的。常人200斤的体重通过训练,能打出70斤的拳已经是专业拳击手。武林高手可以通过关节层层加力,集中到一点,能打出超过200斤的力量。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会利用人体结构调动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形成最大的力。

  做企业也是这个道理,资源终归有限,要想同样的资源比常人做的好,就要善于调动资源,集中发力。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一个点上,那么企业才能有高于平均水平的竞争力。

  2、借力。

  然而光是力量大也不行。打起架来,招招都用力,打不了多久,力气就会耗尽。真正的高手善于以形破力,对方冲过来,你变换一下角度,借的是对方冲击的力量。还有就是兵器,你看电视上侠客拿着剑啊棍啊抡来抡去的那都不对。兵器其实就是个杠杆,以较小的力量通过兵器转化为较大的力量,用的都是巧劲。

  企业也讲审时度势。企业再强也强不过时代的力量,把握时代变化的机遇,找到合适的支点去撬动人才、资本、市场,才能成为赢家。

  3、内力。

  练功夫没法速成,能速成的无非就是一些招式,唬唬普通人可以,遇到真正的高手就会遭殃。什么是内力,其实就是持续作战的气力。内力得从最基本的练起,呼吸吐纳,站桩劈拳。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说的就是练功夫十年也只是能见人。

  企业也有速成的,找到个社会资源,快速成长起来的也很多。但是内力不行的企业遇到一点困难就分崩离析了。

  做企业就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眼前的工作,一板一眼,一点一滴的提升客户体验就是修炼内力。一个行业做十年以上,不断提升不断磨砺,就会成为行业专家。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就可以创新升级。

  武者皆寂寞,创业皆艰辛。唯有静心修炼,内心欢喜,终可大成。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六):形意:文字和影像的联结

  《逝去的武林》里有两段文字,让我想起电影里的两个场景。

  有一段说的是十三枪:

  形意的杆子厉害,杆子有丈二长,等于是张飞的长矛,名为“十三枪”。

  所谓十三个用法,其实是胡乱一抡,就都有了。练大杆子得乱来,扎一枪有一枪的讲究——这不是入手的方法。

  大杆子要挑分量沉的,三人高的,还要有韧性,劲一使在杆子上,杆子活物般自己会颤,越不听使唤就越是好杆子。

  拿上杆子,人会失控。沉、长、颤,都是为了失控。杆子失控了,会带着人走,这时正好改自己身上的劲,改好了,杆子就在手里稳住了。练杆子跟驯烈马一个道理,得先让杆子撒野,杆子不听你使唤,反过来还要使唤你,你也不听它使唤——这个过程要尽量长,在杆子上求功夫,最后这功夫都能落在自己身上,一开始就想着怎么使,让它乖乖的,就没的玩了。

  让根死木头,变成活马,这个练法是老辈人的智慧。……

  电影《箭士柳白猿》里面,匡一民和过德诚比武时,二人皆用长棍。棍子有两个人高。我们最熟悉的使棍子的角色是孙悟空,金箍棒和二人比武时用的棍子比起来,真是太短了。那么长的棍子拿在手里,看着就费劲。我不知道两个演员用的招式是不是十三枪,可是通过导演的场面调度,确实能看出使长棍子的人不简单。

  还有一段讲的是象形取意:

  象形取意——这四个字太金贵了,汉字是这么发明的,琴棋书画都是搞这个东西。明白了这个道理,山川江河、日月星辰都能入到拳里,象形术尤其能入鸟兽。

  笔者当时觉得这是高谈阔论,李老就笑了,说象形取意是真事。说每个人刚一练拳的时候,都本能地要找个“窝”,找个自己喜兴的地方练。喜兴这地方,练起来带劲。以后喜兴上哪儿练就在哪儿练,这份喜兴就是在象形取意,是人不自觉的行为。

  练形意的老派做法是,刚开始练时,不管日里夜里,一定要对着东方练,这是死规定。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东方生机勃勃——这也是在象形取意。按这个死规定练起来,得了好处,就明白了。

  电影《倭寇的踪迹》里,去山里归隐的裘冬月,下山意欲荡平贼寇。回城路上,路过一块收割完稻谷的田地,一时兴起,打起了拳。我不懂拳术,不知道扮演裘冬月的于承惠打的是不是形意拳。

  当时看到这个场景,觉得导演真不会找地方?收割后的稻田,稻秧的根部一簇簇直立着,了无生机,萧瑟荒凉。怎么能练拳呢?看了书里这段文字,再观照电影里的场景,始明白裘冬月是碰到喜兴的地方了。

  《逝去的武林》是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的一本非虚构作品。徐皓峰的二姥爷是形意拳的传人。徐皓峰少年时节,得过二姥爷的指点。成年之后,徐皓峰在《武魂》杂志发表了几篇关于形意拳的文章,牵连出一段他二姥爷李仲轩和前辈武人的隐秘往事。这些内容在《逝去的武林》里都有所交待。

  《倭寇的踪迹》和《箭士柳白猿》的导演也都是徐皓峰。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七):八一八那逝去的武林

  前日写了篇关于《一代宗师》的短文,谈到武林的仪轨、规矩,便想到《逝去的武林》这本书。此书出版于2006年,由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讲的是一些武林旧事及李老先生的武学心得。

  说到武术,人人都有各自的经验,要么小时候偷偷藏过一本拳谱,要么看过不少香港电影,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着一个武林,但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武林究竟长什么模样。特别是经过武侠小说的洗礼,江湖与武林,已经傻傻分不清楚,提到武功,脑子里全是帅哥美女吊着威亚飞来飞去的画面,那是真正的功夫吗?

  很显然,那只是文人的武侠梦。在这方面,真正的练武之人是吃亏的,笔杆子不是强项,无法发挥。现如今,武术要么变成体操,要么就近乎迷信了。《一代宗师》拨乱反正,不走徐克的飘逸武侠路线,而是近乎学术考证的挖掘武林掌故,叶问宫二的背后,是一整个已经消失不见的武林借由电影的惊鸿一瞥。

  这一瞥,在《逝去的武林》中体现的更具体,更充分。而《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徐皓峰,正是《逝去》一书的作者。且说这徐皓峰,也是奇人一枚,修过道,学过武,搞过美术,专业是导演,出版了《大日坛城》等武侠小说,执导了《倭寇的踪迹》等电影,还做编剧。如今在文化圈里谈武学,绕不过他。但甭管是徐皓峰的数本新武侠小说,还是编剧导演的电影,其中的关于武林的观念与知识,大多源自于这本《逝去的武林》。

  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本书不是徐皓峰著,而是李仲轩口述,由徐整理的。李仲轩也许你没听说过,但你只要看了《一代宗师》,便一定晓得宫宝森的师兄叫做李存义,是形意拳的代表人物,而李仲轩正是李存义的徒孙,年轻时拜过李的三个弟子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为师,真正的武林中人。不过他34岁上隐退武林,逐渐不为人知。他被发掘,是徐皓峰的功劳,说来更是缘分,李仲轩正是徐皓峰的二姥爷,高中时还曾教他学过一段武。2000年左右,由徐撰文,李口述,在《武魂》杂志上发表了系列文章,最后集结成册,便是这本《逝去的武林》。

  《逝去的武林》虽谈往事,但不是标准的回忆录体裁,是谈天式的,一章一个话题,聊起来,谈下去,有时意犹未尽,有时也嫌重复,但总体来说是自如和真实的。全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李的小传,二三四分别是李对于唐门、尚门、薛门的一些回忆,最后一部分则是武学杂谈。

  专业的练武之道我自然看不懂,但其所讲的学武经历颇为耐看,李本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先是在乡间跟唐维禄学武,半夜在空房子里学,唐的规矩,学武不能有外人看到。后来唐推荐他给尚云祥,尚云祥那时已七十五岁,很有名气,虽是收了他,却要他发誓不收徒弟,因为怕乱了辈分。后来他果然没有收过弟子,誓言在这辈人看来,是顶天立地需要遵守的。这也是《一代宗师》里宫二为什么奉道,奉道为什么坚守一生的原因。再然后他又师从薛颠,武艺大有长进。

  这里面,有一个点颇值得玩味,形意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奉岳飞为祖师,一个是奉达摩为祖师,尚云祥这头是奉的达摩,拜师仪式上要拜的,可形意拳明明是个道家拳,却要认禅宗的祖宗为师,岂不奇怪?说奇怪也不奇怪,因李仲轩讲了很多师傅教徒弟的段子,其方法倒颇与禅宗类似,禅宗不立文字,要身传,形意拳也相当。李仲轩说,身体是要“悟”的,光瞎练就成武呆子了,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师傅指点。

  而且,这师傅与自己的关系还不能太亲密,他说,“规矩越大越能教出徒弟来,人跟人的关系一密切,就缺乏一教一学的刺激性了。拳不是讲的,要靠刺激,少了这份敏感,就什么都教不出来了。”这使我想起刚看的《炸裂鼓手》,那师徒关系,倒有几分这个意思。

  学武之外,李还经常说些当年听来的武林掌故,比如谁和谁比武,怎样一招便分胜负。这一点,正是《一代宗师》所秉持的,也是徐皓峰所坚持的看法,即高手过招,一招便知,甚至不用出手,坐着聊聊天,便知道对方深浅,不用动手。当然,还有类似于点穴到底怎么回事的细枝末节,这里就不一一详列了。

  话说,这一本书回忆了许多武林往事,但徐皓峰其实意不在此,他曾说“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儿”。他出的这些个书,编的这些个电影,都不仅是缅怀武林,更是在试图召回中国人的传统。

  不过,好像这个“样儿”是回不来了。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八):旁门小注

  综述:口述体,难免深一脚浅一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有点意识流。民国故事吸引大众,功法讲古方便形意入门参考。目录组织上,成书分了唐、尚、薛和杂述四部分,讲述时穿插交错,不必细究 。另,注意到多数篇章第一人称视角,也有第三人称的。

  《荣誉悲欢事勿追》注释九引了孙老先生《八卦拳学》阳火阴符一段,原文可查是刘一明的《周易阐真》,老先生作了括弧注释,进阳火谓之明劲,退阴符为暗劲,可以细细揣摩。刘一明以易经解丹道,《参同契》的路子,玄且不论。

  《丈夫立身当如此》后面讲了练功站桩和劈钻两拳,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应是金水木火土,劈钻崩炮横,说是生克,也无须较真,常有按劈崩钻炮横教练的,没有问题。劈崩两式出大家,劈里已经有钻了,单练劈崩两种劲吃功夫。文中说呼吸气息,都在理。拳养人品,也是练进去了点滴参悟滋养变化,不分拳种。

  《乃知兵者是凶器》介绍了练法和打法的区别,初学者就注重练法,不跺脚绷劲,找找“川流不息”。站桩不宜太低,护膝。“劈拳如推山”又一锥子扎深了,自学初学没出功夫者无山可推,忽略。劈拳找找起落呼吸。这章的注释都是歌诀,形意门当初创拳真是人才济济,拳诀各有侧重层次,读读,看有几句能留住不。

  《五台雨雪恨难消》强调了形意也叫行意,重腿法,好溜达,三体式站出东西了(譬如开胯),走路就有一些区别。“随感而发,有触必应”和“握剑小指紧张会伤目”有点超纲,看看就得。站桩偏暗室,也是个人习惯,守静的意思,不必造作,非要半夜找坟地或荒郊。最后注释提到站桩流血,李老说“流动感”,大约是细梳腿上脉流的意思

  《总为从前作诗苦》,这章炫了一些神奇,比较徐皓峰。抖大杆子,不懂不说。脚底板“脸红”,劈拳“前腿外撇的大跨步”(龙形搜骨),练拳“轻出重收”,猛吸缓呼。

  《别来几春未还家》象形取意,说到了感动万物、气息蒸腾、水火既济、舌吸上颚和雷音滚滚,暗劲上身了。后面举例审时度势不知所谓。注释有二十四法,看个意思。二十四法是以外逼内,精准调校后下功夫就长内功,摸进内家门庭。但这是一步登天的技击桩,需要三分心思七分苦力,旧时不缺鲁笨苦心之人,师父领门,摸胯调腿给个范式就龙蛇自成了。

  《入门且一笑》敲钟传虎豹雷音,超纲,就瞎琢磨吧 ~ 手上没茧子,砖里拧钉子,唐维禄。尚云祥解释虎豹雷音,是脏腑震颤,内外接引,“嗯”、“嚯”两个音,知道练不到。

  《使我自惊惕》浑圆桩和无极式有点类似,中和养生桩,不像三体式,单重抻筋错骨。提到了薛颠燕形过桌子技惊四座的段子。眸子清亮,精气神足,也是站桩养功调伏气血的结果。桩没有二三十分钟是不出东西的,后文书薛颠象形术要求两个小时,略夸张,你站出东西梳通筋脉了,就不用开始时那么久。

  《功成无所用》,不是一门,不是亲近的,不是熟悉的场合,不宜评论别人练拳。拳也没必要学全,你又不靠这个吃饭打人,譬如专讲打法的十二形。

  《这般清滋味》,练功不练拳,用劲不用力,得意忘形。

  《曹溪一句亡》,硬退硬进无遮拦,脚手齐到方为真。练拳要学瞎子走路。

  《雕虫丧天真》,说了点桩法,狗熊冬眠,没事抖一抖,尾椎上推,降龙有术。

  《大道如青天》,提了化脑子,一种练拳魔怔现象,勿妄勿助,顺其自然吧。腋下清风托着,两胯牵连天地,御风而行越野跑肯定很爽 ~ 劈拳脚心要吸着,开涌泉,也有四面支撑的意味。

  《长剑挂空壁》,大小便时闭五行能体会脏腑,这个没听过还,说散淡时间闭闭五行能长寿。六部剑、剑尖粘小人儿的“妖法”练习,疑似和日炼月炼一样,李景林武当剑法串过来的,知道即可,不宜多想(因为没师传、不系统,耗神动意容易出偏)。

  《我与日月同》,练拳和书法串联,超纲、取悦文人,越来越徐皓峰了。如前文,“脑子化了”就会乱琢磨瞎串联,和聊斋、易经、书法、天地精神勾搭,文笔不错,看看即可。

  《掩泪悲千古》,说了横劲,切实有用。

  薛颠的部分故事很好看,飞云摇晃旋没学过,不多说。提到“力/较丹田”,“崩拳有九、钻拳有六”,“校二十四法和浑圆桩说到底是一个东西”,一对一顾打一体硬打硬进,一对多可以转七星走大边。

  书尾附了《九要论》和《内功四经》,薛颠和孙禄老应该都是从内功四经里得了好处,更别说宋家了,可以看看能看懂多少。老话说,天下武功出河东,信夫!!

  :也算对07年这一篇的阶段汇报,一搭手:晚了您呐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九):逝去的武林里有什么

  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线式装帧,书本不厚,字体不小,读着很是畅流。

  因为里面多有讨论形意拳专业技巧,我以书名为本,企图不图甚解的feel民国时的武林。看此书另一个原因还是看王家卫的新作《一代宗师》的缘故,影片中除了对叶问的着墨外,对形意门派的李存义和宫二着墨也较多,引起了我的好奇。

  此书为李仲轩先生口述,徐皓峰整理发表在杂志《武魂》上的系列文章编辑整理而成。

  全书重点内容是对李在唐维禄、尚云湘、薛颠三师处学武时对形意拳的一些技艺的个人理解、澄清和分享,此书对形意拳门人或习武者应该是作用颇丰。

  作为门外汉的我只想一领民国武林神韵,但这个题目太大,书中正如上面说述并未描写武林的历史而是描写形意拳的历史(尤其是李在三师学艺时的历史和而后自己对形意的理解)。也如杂志《武魂》编辑所说,“为什么要升华定义为《逝去的武林》,今日的武林逝去了什么,不是拳经,不是拳谱,不是一脚一拳的技术,而是皓峰先生所说的:这个时代缺的最多的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儿””。读罢此书,个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术业有专攻。大家喜欢做减法,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如李存艺、薛颠之举。但对于后人不可对前人遗产往下评论,但凡存在的,必有其缘由,不可妄自忽视或菲薄,就练武而言,根据李仲轩老师所言,若有不慎,容易入邪伤身。对于后辈,对前人的作品技艺要有敬畏之心。对长辈亦是。

  李老师晚年平常无为,也未能成名。但其文字话语却颇显世态,很多道理深入浅出,比如对我印象极深的有类似这么一句:主动帮持别人能开阔心胸,培养自己的豪气,甚为认同。

  古人讲究练字培养性格,练武亦是。很多道理与个性就在此种求索。功夫学成了,为人处世也就学成了。练字、练武都是在细处雕琢,练字一开始讲究临摹,不同的大家有不同的风格,亦是不同的性情,有楷体、行书不等,最后练成了哪派亦是得到了何种性情。练武亦是,古时需有师傅一对于指点,不同师傅亦有不同教法,诚如唐、伤、薛三师。最后徒弟学了啥亦成就了啥,若融会贯通,便成就了自己。世上一切学习进步创新亦是此理。厚积薄发,精雕细竹是创新的基础。

  至于对形意的理解,从本书,作为门外汉,获得如下几个观点:

  1. 形意拳关键是腿功

  2. 形意拳中形为表意为里,讲究以形练意,以意练形。

  3. 练拳和必无打法并非一体。招式也不同,可分而练之, 但练法是基础。另外,表演也更为不同,需分别视之。

  此上为读此书初感,若对形意有兴趣,须当再三研读,毕竟,此书内容乃以形意专艺为主。

  下附薛颠、尚云祥个人资料:

  薛颠: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jrB-2kBU5taVMo6IfuZ8--QmraVbEGo8sqQIJl__stBRKaMCLJQpaQs3XCHVSFx1uo_s5QL3zDWMUFmokW_m0T9E6O_6zxNRjT0Kjr5AOG

  尚云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xiL_FJbPtgHohMqjXmcVkRJue8XaR7drMb1Zw0FLPB8BCv8eWHoYMSTIV0S0TqyMP96v25R190MZYKfonvLi73cfcjvg6AVgHHkNNLOWVPOmdHxewG872fTmErgr6RV

  《逝去的武林》读后感(十):回望武林规矩

  回望武林规矩

  评《逝去的武林》

  土城

  武林是形式,规矩是血脉。题中谓“逝去的武林”,与之伴随逝去的是武林规矩。

  武林规矩琐碎,严格。形意拳古规矩要求不能带艺投师,最严格的要求师傅与徒弟相差15岁,徒弟15岁,师傅30岁。这些规矩看似严苛,然极合常情。不准带艺投师,是怕别人教过,有别的居心,师徒关系好比父子、君臣,认新的师傅,心思难料;又则,一旦学过艺,身上有股劲,再练难以纯粹。

  规矩有守也有破。规矩不是不能破,只是破也有破的规矩,并非没底线。实际中,破规矩常见。以师傅30岁带徒规矩为例,30岁未必功夫有所成,即使有所成,由于尚且年轻,心态不成熟,对徒弟难有体贴的指导。而江湖阅历一深,往往有防人之心,教徒也未必尽心,最后徒弟在拖延中无所成。武林重视礼节,而极合人之常情。正因为讲常情,所以破规矩的事常有发生。

  李仲轩拜师尚云祥,是再拜师,算是带艺投师。但这是师傅唐维禄的主张。中间有礼仪交接,如果是李仲轩自己投尚云祥,则是坏了规矩。之后,李仲轩又拜师薛颠,不是三磕,而是一磕头,这一比三的礼更重。在武林规矩里,三磕是大礼,但一磕是更大的礼。三磕是脑门点地,一磕是脑顶磕地,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即指此,因此是一磕是大礼,用大礼可破规矩,亦常情。

  破规矩,也是一种规矩,不同于坏了规矩。坏了规矩是无视规矩,会被淘汰。一次唐维禄跟徒弟讲拳,心中开了小差。这徒弟想试师傅真功夫,突然一拳袭去。唐维禄失神中将徒弟按趴下了。唐维禄自此也不再教这个徒弟了。在唐看来,师徒间要坦诚相见,倾心相授时不可再抱着“偷学点什么”的心态,这种人是不堪传授的。

  武林有规矩,而拳也有拳的规矩,每一个种拳有其内在心诀,而心诀需要体悟,不好教、不好学。李仲轩习武之时,武林流传“练形意拳招邪”,许多练形意拳的师傅,上年纪后腿脚不好,甚至短寿。从武术的角度解释,当时李存义、薛颠号召力大,使得形意拳得到极大推广,在京津等大城市有书传授。许多人依照书刊学习格斗之法,而对其传统面授教法中的心诀不求甚解。

  以我的理解,心诀是对一种拳本质的理解。练形意拳,练的是耐心,用时髦的说法,是一种修行。李存义言:“一形不顺,不能练它形,一月不顺,下月再练,半年不顺一年练,练至身体合顺再练它形,非是形式不熟悉,亦是内中之气质未变化耳。一形通顺再练它形自易通顺,而其余各形皆然,一气贯通。拳经云:一通无不通也。所以,练形意者勿求速效,勿生厌烦之心,务要有恒,作为自己一生始终修身之功课,不管效验不效验,如此练去,功夫自然而成。”

  形意拳打法歌诀言:“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道出形意拳打法的果断、快速,极其强调速战速决,一鼓作气,不能拖延。表面上看,形意拳打法的要求与心诀的内向要求相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相违背,二者互相牵制,最终促成习武之人达到勇武又谦和之态。李仲轩回忆师傅尚云祥,说他身上没有一般练武之人的逼人气势,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故也有“形意拳涵养身心”一说。

  “涵养”与“招邪”,练同一种拳,呈现出不同外化结果,绕不开的依然是规矩。习武,既要守武林规矩,也要守练习规矩。

  李仲轩练的形意拳,是内家功夫,暗暗发劲,其精神劲头是内敛的,不提倡出人头地,主张老实做人。学武之人,反而不以武力胜人为荣。李仲轩一支的形意拳最初从李存义传下,李存义的宗旨是保家卫国,不招摇生事。李仲轩的师傅唐维禄则说:“你凶,我怂,你怂,我比你还怂——这才是我的徒弟。”遇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他自己回忆三国人物时,最佩服的是武圣关羽。他认为赵云、张飞是血勇,关羽以最省劲的功夫示人,并非不能力胜,而是寻找时机以最小的付出取胜。

  所谓习武首先是学习做人。李存义论拳中人品:“余练习拳术,终身未尝有意一次用诈胜人,皆以实在功夫也。若以诈胜人,彼未必肯心服也,诈心有何益哉?与人相交总是光明正大,不能藏心,或是胜人或是败人,心中自然明晓,皆能于道理有益也。”李存义武术之强和武德之高,不愧于宗师之誉。

  武林处处、事事之中,都有规矩。但要如何适用规矩,让规矩既是约束,又在约束中传承下去?“‘老要癫狂,少要稳’,老年人死盯着规矩,小辈人就很难做了,所以老人要豁达点、随便点,小辈人可一定要守礼仪,如此才能和睦,才能延续传承。”李仲轩的话最好地诠释了规矩的适用原则。规矩不是死的,不能死守,但这要老人提出来,年轻人主观上应该死守,但客观上老人对不那么严守规矩的行为应该给与宽容。规矩的适用之间有一道缝隙,互相嵌合。在老人,如果你要死守,不能豁达宽容,小辈人就破罐破摔,老子全给毁了。这其中的弹性,确保了规矩的传承,否则极易断裂,规矩不能承续则相当于无规矩。

  当然,习武之人最基本的规矩就是尊师重道,最不能有的就是欺师灭道。李仲轩尊师父口唤一生未收徒弟。武人求访说“给句话”,对应的是“谨遵教诲”。这里容易瞧见中国传统观念在武人身上的侵染、甚至陋习。说起师徒,民谚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强调的是徒弟被拘束、压榨的一面。然而,师徒关系不是这一句可概括的。老辈武师收徒,不只是徒弟求师,也还有师傅择徒弟,一旦收徒后,视徒弟为儿子,非常无私。民国兴开武馆,广收门徒,真得师傅真传的仍旧很少。在经济社会,人身关系变成职业关系,依附性大为弱化,但“耳濡目染”、“以心传心”的点化、顿悟也少了。今天,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少的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中,依然能留存在传统师徒关系的成分。这种关系的具体益处或坏处,个人心中自有体会。

  武林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描述一种生存关系。这种生存关系中,有师傅与徒弟,有徒弟与师兄弟姐妹,有门派传承,有家国和他人等等,有类于一般社会要求的规矩加以约束。今人谈武术,免不了对神乎其神功夫的想象,这种想象有的过度夸张,有的干脆当着玄妙之术予以隔绝。我以为武林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一种生存关系,习武之人既有出世的心态又有入世的愿望,这是传统中国许多群体都存在的一个悖论,其中规矩在出世和入世间调和。武术最初源于实用,到后来变成对身体和精神的共同锻炼、塑造,其要旨是让习武之人更适于整体的社会关系,而并非要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创造一个脱离社会的空间,为此,习武之人自我设定了符合社会要求的规矩,强化对身体和精神的形塑。

  武术为何流传?武林又为何消失?都是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武林,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抛开规矩单谈武林,则把武林变成了脱离人世间的一种想象,变成了武侠小说中的虚构之物。从这个角度看,徐皓峰整理撰写《逝去的武林》,是对武林和二姥爷李仲轩一代习武之人的缅怀,也含有对规矩的期待或回望。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逝去的爱】《逝去的武林》读后感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cjf/59666.html

推荐访问: 逝去的武林 逝去的青春 逝去的爱歌词 逝去的诺言 逝去日子 逝去的爱原唱 逝去的爱吉他谱 逝去的爱郑海龙

扩展阅读文章

文学热门文章

文学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