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可诉]《无爱可诉》经典影评集

时间:2024-03-28 来源:考试类 点击:

《无爱可诉》经典影评集

  《无爱可诉》是一部由安德烈·萨金塞夫执导,Alexey Rozin / Maryana Spivak / Matvey Novikov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爱可诉》影评(一):无处为家的中产婚姻

  开场空镜,结尾空镜,前后对仗,冷厉肃杀的雪景撑起全片的冰冷色调,构图、摄影沉稳凝重,可惜影片中间塞满了乏味无聊的陈词滥调。 中产阶级婚姻失败早就成了烂大街的主题。这个世界里中产是绝对的最多数,是群众的主要代表,马路上的甲乙丙丁,或许有不显山露水的富豪权贵,更多的一定是庸庸碌碌的普罗大众。中产阶级的群像,实在太易琢磨、太好刻画。无论在哪个国家,影片里中产阶级似乎都是同样的面孔。被脸谱化的典型特征是:不愁吃穿住行,工作平淡寡味,爱侣同床异梦,加上常人免不了、影片里被放大的性格缺陷。在不同的时代,他们也从来都不是开拓者、革新者,无论在哪个时代,中产阶级给人的印象都是唯唯诺诺,安于现状。 《无爱可诉》里同样塑造了一个暴戾自私的女人形象和软弱不负责任的男人形象。可悲的是,他们还为人父母——家中有一个12岁的男孩,是他们的儿子。 只是这个男孩,并不是他们的天使,甚至都成为不了他们媾和的工具。在女人脱毛、美发、自拍、和富豪情人缠绵的自私生活里,她不止一次地袒露,她恨自己当初生下孩子的决定。而在男人的生活里,似乎更加漠然,全片唯一一次男人和自己的儿子同框,是在影片结尾处,沉默的男人忍无可忍地将年幼的孩子重重摔进婴儿床里,原因不过是男孩玩积木干扰了他看电视新闻的兴致。这个男孩,是他和新欢的结晶,是另一个为了维持他体面工作、表面上证明他家庭和睦的牺牲品。

  男孩的出走似乎并不意外。外祖母的出现解释了女人的暴戾自私,不过是血脉相承。这个男孩并不是维系家庭的纽带,男人和女人之间并未因儿子的出走而重归于好,在寻觅无果之后,戾气深重的女人变本加厉地口吐怨毒,男人在沉默中将舌烂莲花的女人赶下了车。停尸间的痛哭,最终演化成女人的万般怨怒发泄在懦弱无能的男人身上,婚姻彻底破裂。

  结尾处,漫天的鹅毛飞雪,分道扬镳后的男人和女人重蹈着各自的婚姻悲剧。电线杆上寻人启事中稚嫩的脸,仿佛如螟蛉一般,无人在意。 至于警察的傲慢和推诿,调查人员的官僚气,调查程序的繁冗,公益组织的敷衍,男人对原教旨主义者的上司的恐惧,电视和广播里没完没了的社会新闻,包括影片整体对于克里米亚争端的隐喻,导演似乎想借一场中产阶级的失败婚姻,糅进诸多对世事的批判和控诉。对于这个社会,无爱可诉,可诉唯怨。 整体来看,全片工整稳重,镜头的调度,打光、色调处理都可圈可点,只是抛却政治影射,对于中产婚姻的抨击实在是早已俗烂,这类庸常的中产阶级男女俯拾皆是,不免使久观风月的观众见怪不怪,使人感到乏善可陈。 无论是《45周年》里暗涌着的背叛和不安,《革命之路》里女人的一厢情愿、男人的充耳不闻,还是《美国丽人》里深不可测的人心,《荒蛮故事》里荒诞黑色的婚礼,《消失的爱人》里婊子配狗天长地久的故事,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中产阶级永远挣脱不掉谎言这个标签。他们善于说谎,他们乐于说谎,他们也疲于说谎。 他们,也许正是我们。

  《无爱可诉》影评(二):他們誰都不愛

  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入圍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當愛不見了》(又名《愛無可訴》),是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塞金塞夫最新作品。 一開場就用幾個鏡頭交代了俄羅斯這個冷色調國家,也暗示故事基調以及後續發展。我太喜歡這個作品的運鏡功力,行雲流水的鏡頭流轉,把莫斯科中產階級的生活壓力、受東正教牽絆的內心矛盾,還有慣性冷漠下的不安與無奈,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電影用冷靜的敘事手法,輔佐極佳的配樂,把一部習以為常的劇情內容,在後半段轉向懸疑的調性後,讓人不得不提起精神,認真觀看。 一直想看導演的《回歸》及《利維坦》,但之前在看完《愚夫危樓》後,對於俄羅斯系電影產生產大的不安。他們將生活小故事,放置在當今俄羅斯殘酷的現代生活的拍攝手法,讓我看完後都有極大的無力感。 我喜歡飾演女主母親的女演員,她把傳統俄羅斯婦女形象表現的入木三分。如果她不是外語片,應該有機會一奪最佳女配。 #想起2011年在聖彼得堡的點滴 #他們誰都不愛

  《无爱可诉》影评(三):政治隐喻的糖衣背后,一出割裂的家庭双重奏

  《无爱可诉》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第一天,除开幕片之外媒体场的首部主竞赛电影。相比于开幕片《伊斯梅尔的幽魂》来说,这部片子只能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家庭剧情片。

  聚焦于题材之上,或许可以延伸到关乎社会、关乎责任、关乎人生的探讨。人们骄纵,人们焦作,人们毫不关心彼此直到如此的地步。或许就像导演一如既往的关注点一样,这是否又映射着俄罗斯当下的一个社会现实?

  但是从故事来说,电影整体是比较简单的。

  《无爱可诉》影评(四):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家庭对自己造就的性格

  最终孩子为了这场无休止的冷暴力做出了沉痛的代价。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而妥协状态制造的伤害就像小刀侵蚀着孩子的内心。

  影片直接开始进入极致的家庭气氛,女主角关上厕所门后,角落孩子哭泣的画面,被忽视的像散不去的浊气让我们压抑着内心的呐喊,交锋战场仍然继续着,太多的静态冷画面似乎是让观众更加进入这种家庭并不存在温暖的体验状态。错误的婚姻不一定是失败的结局,在错误中体会生活的艰辛可能可以改变荒唐想法的初衷,因为那冲动后的决定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这两个人并没有去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这样想来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更是一种解脱和对无法选择幸福的妥协,至少他会有一个人是爱自己的。

  影片相对全面的表现了,尤其是父亲的性格,也是我们社会成员都会顾虑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在社会中的形象,我们尽量去掩饰不光彩的人生经历,台词讲到一个同事带着假老婆来参加单位的聚餐,虽然在外人眼中问题人物的举动永远是荒唐的,我们在背后总是议论甚至说教一些事情的做法,比如这件事情就不应该那样办,比如这种情况应该这样做,我们都充当着先知和上帝的角色,但是同样的情景依然会在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自己的场合自己就变成了议论的问题人物。

  影片太多的毫无意义的长镜头,我理解是对这种压抑症状的缓冲,我们要透透气,平静一下心情来继续了解他们的故事。寻找孩子的过程我们看到外人对这样家庭的无奈,看到事出有因,母亲的家庭环境,两个人在一起的原因,都更好的可以理解这样的结局并不意外。

  有时候客气和陌生是捆绑的,亲人间理解和陌生人的客气其实差不多,很像,在车里,你要抽烟,我要开窗,你听的音乐,我的头痛,报复性的心理直到滚出去。

  自私的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生活的绊脚石,即使当初追出着幸福,等幸福到来时依然还是当时的自己,重蹈覆辙变得理所应当,而回到影片,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是要一生来背负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家庭,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家庭早就自己的性格,那我们在生活中就多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才可以慢慢的缓解,也许可以是另一种生活态度。

  《无爱可诉》影评(五):《无爱可诉》含蓄而有力的大师之作

  《无爱可诉》有一个非常有力的开头

  开头至少实现了三个功能。

  1、为全片定下基调。影片开头森林里的空镜头,色调非常冷,大雪无声,为全片定下冷峻、略带阴沉的基调。

  2、重要人物出场,并对其命运进行暗示。小男孩作为重要人物,他承载了一定的政治隐喻,电影也对其命运进行了暗示。被小男孩挂在树上的红色警戒隔离带,暗示着他将死亡。

  3、交待人物关系,并对全片剧情提纲挈领。母亲与父亲的对话向观众传递了这些信息:他们即将离婚、母亲和外婆的关系不好、父亲对离婚充满恐惧。同时,在对话结束后小男孩偷听哭泣的镜头,让观众明白,故事的源动力在于“离婚对小男孩的影响”。导演在沉闷的对话之后给观众一记重拳,颇具张力。

  音乐的运用克制而有力

  电影除了开头和结尾,一共出现了4段音乐,听起来如哀乐般沉重。当第一段音乐出现时,串联起女主坐车回家和男主吃午餐的画面,此时小男孩已经离家出走,而男女主却不知情。音乐与小男孩这个不在场的人物命运联系在一起,之后每次音乐响起时,都是小男孩的命运关键时刻,他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里,观众却了解到他的命运。

  第三段音乐出现在窗外的大雪开始飘落时,两个老师在办公室收拾东西,但他们不是画面的重点(重点是窗外的大雪),此时悲哀的音乐又响起。搜救队来到河边,队长说:我们不下河,因为搜寻尸体是警察的事。音乐与大雪(听觉和视觉)不仅制造了气氛,也暗示了小男孩将死的命运。

  第四段音乐是张贴寻人启事的时候出现的,这段音乐依然如哀乐般哀伤。下一场戏就出现了辨认尸体的情节。总的来说,本片音乐比人物命运的转折要领先一步,并且每段音乐旋律相似,形成听觉上的母题,与如期而至的大雪相配合,仿佛一步步预示着小男孩走向死亡。

  停尸间辨认尸体的段落,应该是人物情绪最激烈的时刻,这时导演却没有使用背景音乐,因为演员的表演已经足够有冲击力,无需音乐辅助。导演在人物情绪平稳的时候使用悲伤的音乐,在人物情绪激烈的时候却没有任何音乐,这种看似错位的效果实则是颇为老练处理方式,克制而深沉。

  导演的这种克制而深沉的手法也体现在对剧情顺序的安排上。女主角与母亲有一段激烈的对话,交代出两人之间对抗的关系。在这段长对话之后,女主角对男主角说:当初和你在一起只是为了逃离家庭。安排女主在与母亲争吵之后才对男主说出“心里话”,不仅符合人物心理逻辑,也帮助观众更加理解角色。同时,女主角与母亲的关系也被复制给了她和她自己的儿子,这两对亲子关系都是:强势的母亲与逃离的孩子。

  其实在电影开头,女主角与小男孩的亲子关系就得到了很好交代。当女主角要求小男孩把房间整理一下时,小男孩把房门重重关上,女主角被门分割到画外。导演用这样的镜头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小男孩与母亲的隔阂。

  导演的含蓄的表达方式还可以从警察来访的段落中找到印证。警察首先排除了“父母合谋杀死孩子并谎报失踪”的可能性,可实际上真实的剧情正是“父母的离婚杀死了孩子”。导演借警察之口婉转揭示了事件真相。

  文艺作品中,父亲往往象征着政府,母亲往往象征着祖国。在结尾的新闻片段中,工人阶级遭受战乱无家可归,小男孩正是他们的具体象征。影片中父亲的懦弱恰恰代表了政府的无能,母亲的冷漠、强势和对个人生活的追逐恰恰代表了俄罗斯作为曾经的“祖国”对乌克兰的抛弃。父亲(统治阶级)随意搞大人家肚子(没有责任感),母亲(祖国)为了个人新生活(蓬勃的欲望)抛弃孩子(既指乌克兰,也指底层),无怪乎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暴尸荒野。导演用这样一个有关婚姻家庭的文本对俄罗斯的社会现状进行了一次沉重的隐喻。

  (还有更多影评,就在George的公众号“电影那些事”,扫码即可关注)

  《无爱可诉》影评(六):最可怕的是生生不息的负能量

  一个爱无能的泼妇生了一个爱无能的女儿,女儿长大后嫁了一个爱无能的男人,于是,一对爱无能的夫妻天天花式撕逼,他们的崽因此离家失踪。最可怕的不是这对不负责任的糟烂夫妻对自己儿子的粗暴伤害和冷血漠视,而是因为他们天赋人权的生育能力,完全能把爱无能的负能量刻在家族基因里,而这种负能量满满的家族基因只要没有强大的外力扭转,完全能生生不息,直到人类灭亡。在繁衍的长河中,它能使多少个家庭破裂,多少个孩童像此片中的儿子一样离家流浪,就不得而知了。

  失踪的儿子其实是最幸运的,他成功摆脱了负能量基因对自己的同化和摧残,如果他还活着,想必成年后的家庭也不会因此受累,也许他能成为家族中成功逃脱爱无能基因荼毒的唯一幸存者,也未可知。

  可他同父异母的小兄弟就没那么幸运了,永远不知反省的大人致使那个婴孩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现代社会,成为父母前不需要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谋害无辜的未成年人,妨碍社会治安。

  《无爱可诉》影评(七):一个有深度的电影,不是我的口味

  看得出来导演叙事很老练,镜头的安排给我很刻意的感觉。

  看这样的电影,让人很难融入其中。 全程都在思考:导演这样安排是什么意思?他想告诉我什么?

  影片格调有些沉闷。

  感觉他想告诉我一些很深刻的东西,

  而我只能看到:糟糕的上一代,糟糕的这一代,承受悲剧的下一代,男主不负责任,女主不负责任而且天真,奇怪的就是他们后来的另一半看起来与他们格格不入。

  我看不到影片有什么深刻的内容,兴许是我功力不足

  现实中常见的故事,只不过剧本不同,不顺利的家庭教育,成长背景,造就的两个心里有所缺憾的人,走在一起,又不十分聪明,自然走不远,不负责任的后果,也是老生常谈。

  个人观影感受很差,以为是陈词滥调, 评价为很差。但是又觉得是自己功力不够,故给个还行吧。

  《无爱可诉》影评(八):影片 《无爱可诉》 关于废镜头的处理,你真看懂了吗?

  影片 《无爱可诉》 关于废镜头的处理,你真看懂了吗?

  森森大军

  森森大军

  17 天前

  无爱可诉

  戛纳电影节(2017;第70届) 获奖:1

  获奖·金棕榈奖-评审团奖安德烈·萨金塞夫

  百集奥斯卡系列影评

  1如何理解影片大量 “废镜头”

  2影片是歌颂志愿者或是抨击社会制度的吗?

  3你能在影片中找到失踪男孩阿廖沙吗?他一直在看着大家啊……

  关于影片的废镜头,我们发现,电影中包含大量的所谓废镜头,而剪辑可没有残忍的将其删减,原因何在?

  我们总结,所有镜头反应出两个字,任性!像孩子一般任性,像孩子一样的视角。镜头推拉摇移,并不是针对性的对准某人或者某物,完全找不到轨迹,有时像在捉迷藏,有时又像一个发呆的孩子,站在山坡望着远方……观众越是想看的,反而看不到。

  其实这是导演想表达什么?孩子自从出走后,很快就已经遇害了,一切都是他的灵魂在观察。观众只是跟随孩子的灵魂以他的视角在观看剧中人……

  我为什么这样肯定?大家注意到没有?阿廖沙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看窗外……在后面的剧情里,有多少针对窗户的特写,这里老师擦黑板,镜头向窗外,这后面的部分完全可以剪辑掉啊,典型废镜头啊?但,真的是这样吗?导演想说明什么?啊!原来,这是阿廖沙在向窗外张望,是他的灵魂复苏,导演在以他的视角关注父母在他走失后发生的一切。阿廖沙此时应该最想知道一个答案,父母真的还爱他吗?一般来说,鬼魂最关注的大多是玻璃和镜子,包括有一场车内的戏,我们从男主角车内的后视镜可以发现,他总是出现在后车镜上,仿佛车后坐着一个谁也不能发现的透明人盯着他。

  影片还特写了其他一些镜头,食堂的传送带,仿佛每个员工都是一部机器,他们的生老病死,都是那么规律,在工作场合,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情绪,喜怒哀乐,不留痕迹。而只有在家中才会爆发,崩溃,但是别忘了,家庭啊,那可是孩子的栖身之所啊!

  我们发现警察对丢失的孩子无能为力,反倒是志愿者顶风冒雪的去寻找,可以看出,他们经验丰富,一丝不苟,但是有一点,在最后,我们发现其实志愿者是冷漠的,他们尽管希望找到孩字,但并不会对孩子的生死过分担心,毕竟孩子不是他们的,正像对白说的,他们不会在河里寻找尸体……

  那么电影引入这样的剧情有什么目的呢?

  我联想到两个词,责任和义务!哪些是我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不得不做的,程序上的责任,包括我自发或者应尽的义务,大家注意,以上这些与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家庭责任相比,是完全不等同的!父母对子女付出的不单单是责任和义务,更要有爱!那可是发自内心人性本能的东西。如果孩子感受不到这种爱,你的教育是无力的,也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影片想阐述这些观点,只有洞悉心灵的人才能体味。

  还有一点观众要注意,父母何时崩溃的?是在发现孩子的尸体时候,男女主人公在停尸房不能自持,嚎啕大哭,不愿相信眼前的尸体就是自己的儿子阿廖沙。这才是爱!然而,太晚了,你的爱出现的太迟了!爱要在最适当时候出现,最适当的时候爆发。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你的温暖,那对他们的将来都是意义深远的!反之,你按照自己的频率生活,你的爱就像性欲一样随意播撒,不留痕迹,来去无踪,假如对子女的爱也是如此随性,那后果将是可怕的!孩子是爱的结晶,但生下他们后,你的爱必须永远伴随他们。

  影片还反复出现手机,现代人的生活必备,孩子像手机一样寸步不离,还是响起来的时候才会用到,一个会给你带来开心的小东西?我敢说,当下绝对有一部分家长,丢手机比丢孩子还着急,孩子丢了他未必真那么着急……扪心自问,这些人配为人父人母吗?

  想到这一步,可这就是对影片引申和联想的功夫了!无论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我只是想阐明,戛纳获奖电影,每一部都是艺术性极强,隐喻颇多,片中任何一个道具,任何对白剧情和特写镜头,只要重复出现,肯定都与电影主题密切关联,如果你是一个国内影视圈的导演,能否看懂这种级别文艺片,还需要下多少功夫,你自己琢磨吧!

  影片结尾,几个画面我总结一下

  父亲,对新出生的儿子还是不理不睬,可见他的内心完全没有平复,仍然在之前的儿子阿廖沙身上。而母亲也一样受到刺激,当看到电视节目中血腥镜头,就去外面跑步,注意这里,她突然静下来,仿佛听到什么,因为母亲对孩子的声音更敏感,那仿佛是一种呼唤……

  再往下看,这是什么?长长的警戒条,那是阿廖沙放学后无聊的时候扔在树枝上的,此时,铃声响起,暗喻,包括树上的警戒条,都是警告,此时镜头语言:我们的父母,一定要留意自己的孩子,要关爱他们,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未来有多大的影响!

  大家回忆一下,本片女主角的妈妈就是因为对孩子冷漠,女儿为逃避家庭,断送了女儿的幸福婚姻,找一个不相爱的人生下自己的儿子。

  再总结一下,本片是通过寻找一个走失的孩子,呼唤社会尤其离异家庭的父母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担当。如果每人的童年都失去这种家庭温暖,亲情大爱,我们很快就会听到世界末日的丧钟。所以本片绝非什么歌颂志愿者的故事,和《利维坦》不同,也没有什么针砭社会时弊,影迷千万不要曲解导演的本意,为赋新词强说愁。

  再说几句题外话,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导演关注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有的催人泪下,有的够惨够悲,但是,咱说内行话,从艺术水准看,和奥斯卡戛纳还相距甚远,故事惨了吧唧,观众哭得稀里哗啦就能教育人了?这些都与你表达思想主题没有直接关联,不要认为故事场景奢华现代就不够煽情,而观众看完影片既不哭也不笑就等于电影就等同于没水准,说实话,您看多了奥斯卡就会发现,完全两码事!

  奥斯卡戛纳几乎每年很多儿童题材的获奖电影,《room》《单车少年》等等,如果我们导演对这种文艺片至今还摸不到脉,恐怕您连国际影坛的门票都捞不到,呵呵!

  https://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posts?page=2 收录于 百集奥斯卡系列影评 森森大军

  《无爱可诉》影评(九):我看到了以后整个无爱可诉的世界

  我觉得这是一部带有前瞻性质的电影,因为它展示了这个信息时代对于人类“爱”的这种情感的颠覆,而这是之前所有影片都没注意到的地方,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其模式都已经产生了变化,或者说,感情的浓度正在被稀释。

  中文名“无爱可诉”起的很妙,虽然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这只是一部爱情片。有的时候就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爱并没有那么狭窄的定义区域。还有就是,爱也并没有那么沉甸甸和闪耀动人,至少在今时今日的语境下,其分量大减。

  男主一直是一个渣男,这个没什么可分析的。而女主的分析、可塑性则很强,我觉得她就是这部片子的灵魂。女主角的手机一直陪伴在她身边,见证了她对丈夫的无尽幽怨、她在做头发时候的悠闲、她在与爱人时候的亲密,多个场景都在展示了现在手机对现代生活的渗透。产生的结果不单单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的情感也在变化。

  如果说“爱”这种情感的产生是因为血缘,我觉得没什么可争议的。亲情比爱情要来的早得多,因为亲情更容易获得,也更容易被满足,血缘关系给这种情感注入了一种天然的利好。然而爱情,却是一个棘手的东西。这种行动,理性来说,是因为两个人的相互欣赏,从而产生了灵魂交流的欢愉。换句话来说,平等是爱情的基石,而一旦产生了依赖性关系,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被冠以爱情名字的行动,片中的三种爱情都指向了这一点。但无论如何,人们还是乐意管这叫爱情。而手机的出现则令爱情受到了更大的伤害。手机的出现与普及意味着人们会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在取悦自身方面,而不是去取悦他人,一切传统行为模式下的情感都会被差强人意的被完成,造成的结果就是人类情感的逐渐疏离,情感的浓度与强度不再,爱人与亲人分量减轻。

  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会“无爱”。

  如果说没有了爱情,那么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动作,那都可以看作是内心的传统道德与社会的给定责任来驱使女主角去行动,具体来说,就是其实不是“爱”让女主角如此热衷的去寻找自己的儿子,她只是被套进了一种模式,被设定去找自己的儿子。找到了,有结果了,那就完了。

  抛去本片大家所说的政治隐喻,我觉得影片抛出了一个更大也更难解决的难题-在这个时代如何来维系与青少年的情感。因为年龄限制,他们的思维成熟度不高,但因为手机时代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亦不再适用,要非常小心翼翼才能把他们从家庭中分离出去,并且以一种自愿的方式。

  无爱可诉以后将会是常态。一堆电影里的那些情情爱爱已经滞后。

  《无爱可诉》影评(十):后苏联时代俄国的文艺传承可续

  导演的一贯风格是前后肃杀的长镜头相互对称,中间融进一些俄罗斯拧巴的底层故事,bgm得是大气的古典音乐,电影画面连接着俄罗斯的大气与壮阔,构成了诗一样电影。《伊莲娜》、《利维坦》都是这样的套路。从导演身上看的出俄国文艺的独特与传承,能看到托翁与妥翁的影子。 导演强烈的作者性,当然是能得到法国人喜爱,但是却陷入了千篇一律的窘境,对观众来说难免不够讨喜,估计很难有较好的票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持续坚持自己的风格,真是可敬可叹。 当然俄罗斯底层并没有影片描绘的那般糟糕,就像我国底层也没有贾樟柯导演《天注定》里面的那般绝望,知识分子总是悲观主义者。

[无爱可诉]《无爱可诉》经典影评集

http://m.cubkforchild.com/jcjf/113128.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考试类热门文章

考试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