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明白了吗英文】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

时间:2021-08-23 来源:教育 点击:

  [摘要]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询问课堂效果的语句应当以“我讲清楚了吗”替代传统的“你听明白了吗”,这不仅是课堂提问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师生观、人才观的转变,也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这种课堂提问方式有利于构建开放、自由、合作、进取的创新土壤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推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应该广泛应用。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提问;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54-03[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84404)。
  [作者简介]陈煦海(1981―),男,重庆黔江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林晓敏(1984―),女,四川宜宾人,西安曲江第一中学教师。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至关重要,对此学术界已有诸多论述。然而,如何将这种角色转换落到实处却是让一线教学工作者困扰的问题。
  笔者有感于一句简单的课堂提问――“我讲清楚了吗?”个人以为这句话能够以小见大,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通常讲完一个问题,教师总会习惯性地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这句话的潜在含义是:作为老师,我把该讲的都讲了,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但是当老师的提问变成“我讲清楚了吗”,教师平等的师生观、开放和进取的心态、对自身的审视态度就呼之欲出了。如此一来,同样是对教学效果的询问,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已悄然转变,不经意间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从传授者到激励者,构建新型师生观
  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体现了教师师生观的转变。传统教育固守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教师被认为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他们不遗余力地传授知识、尽心尽力地训导学生,表现出积极有为的姿态;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权,更没有对教师的评判权,表现为消极被动地学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端起“师道尊严”的架子,对学生采取俯视的姿态,即便是寻求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馈,也是高高在上地询问“你们听明白了吗”,这样的问话显然有违创新教育的宗旨。创新教育要求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发展学生以创新为内核的主体性人格,这就势必要求改变传统教育变相奴化学生人格的做法,要求教师从神坛上走下来,走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作为责任的承担者,在寻求反馈时应该以“我讲清楚了吗”提问,给学生评判权,彰显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从标准人才到创新人才,形成新型人才观
  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体现了教师人才观的转变。传统教育注重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培养的是统一标准的人才。在这样的教育下,教师提供不容置疑的经典结论,学生努力学习现成的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呈现一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创新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创新教育重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敢于怀疑既定学理,让学生在学术权威前能够坚守自己的思想。创新教育的实质是教给学生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其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一把释疑解难的钥匙。让学生评判教师是否讲清楚了,事实上是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追求真理的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勇于探索。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无疑是先知者,让学生来评判,就是对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回答了是否“讲清楚”的问题后,接着追问:“哪里没有讲清楚?”“你觉得怎么讲可以讲清楚?”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独立、批判和进取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构建创新教育的土壤
  开放、自由、进取、合作的精神是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土壤。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教师从课堂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有利于构建创新教育所必需的土壤。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负责讲解既有知识,学生负责学习、识记既有知识。教师讲完后问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进入了旁观者的角色。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毋庸置疑的权威性,感受到的是封闭、听从和遵守的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学生很难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很难形成创新性思维。相反地,如果教师问一句“我讲明白了吗”,透露出的信息则是:教师本身是具有开放精神的,允许学生对教师进行评说;教师本身是具有合作精神的,诚恳希望与学生合作;教师本身是具有进取精神的,希望基于学生的反馈做出教学改进。有了教师开放、合作与进取的精神,就容易营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氛围;有了教师从始至终的帮助、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步获得发展。
  四、从训导者到合作者,营造和谐氛围
  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和谐的教学氛围。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教师从训导者变成了合作者,有利于营造和谐氛围。“我讲清楚了吗”相对于“你听明白了吗”,评价的对象由学生转换为老师,教师成为“学生没有明白”事件的责任承担者,避免了学生因为没有听明白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产生负面情绪,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发现问题。同时,这样的询问方式让教师成为一位倾听者,不会急于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对或错的判断,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的同时也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
  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也符合人际交往的“框架效应”:针对同一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如同一个故事讲,一个吝啬鬼不小心掉进河里,好心人喊:“快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吝啬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

【听明白了吗英文】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

http://m.cubkforchild.com/yjbg/107379.html

推荐访问: 你听明白了吗

扩展阅读文章

教育热门文章

教育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