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的观后感10篇

时间:2021-08-12 来源:历史 点击:

《华盛顿邮报》的观后感10篇

  《华盛顿邮报》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爱丽森·布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一):那些年,还沉浸在政治正确的美国梦里。

  美国媒体一向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来处理和报道问题。然而从特朗普当选总统的过程来看,媒体已然成为政治精英之间的博弈手段,与民众几乎毫无关系。但是美国电影主旋律总是喜欢把自己塑造成自由民主的风向标,一如这部电影。在资本社会下,媒体为了保留自己的利润和生存,必然选择博人眼球作为首要目标,因而他们吹嘘的自由民主基本是不存在的。电影也是这样。当你从激动万分的音乐环境和故事中走出来,你就会发现,主人公固然是打着不畏国家机器的威慑的典型,细细看来, 假如主人公妥协了,那必然成为张伯伦,也就成了无聊的美国官媒。做官媒有出路吗?肯定没有,为了吸引眼球,把自己塑造成不畏权威的自由战士才能让更多人买他的报纸,让他挣钱活下去啊。

  这么说可能有些阴谋论,但是这种恰好的契合了我的另一种观点,正义和自由是自己争取到的,不是声称和讨要来的。在权利面前,每个人都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才能实现平等,否则依靠我们历史上历来的申冤路,只能成为别人博弈的棋子。

  其次,就是关于国家机器和个人自由的讨论。电影里说我们要批判监督总统,不然国家就变成“朕即国家”。这也暗合了我上面提到的观点。然而,历经好几任总统都停不下来的越战,就证明着代议制民主其实对权利机关没有什么约束力。现在不也是这样,希拉里和特朗普,选哪一个都很糟糕,但是还得选出来一个。事实和电影里面不太一样,下去几个总统,战争只会暂停和换地方。在电影里反应得主旋律即美国人自由民主的梦,这种精神鸦片反而为战争和剥削提供了理由,维护了他们反对的统治。

  事实上的政治圈和国家间,不过是打着正义的丛林法则。在这种背景下的个人和国家,其实就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然而新时代下,各个国家都要掩盖这一点,因为要想让钉子们坚持在自己的位置,锤子要依靠哄骗和暴力。电影里明显是哄骗这一做法。霸权主义在外国遭遇强烈抵抗,为了自由与民主,我们出战。呸,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在今天没法说服任何一个受害国家。但是能说服本国相关的利益集团。于是钉子们走上前线。战争的泥潭里只有一个个钉子,锤子都在指挥,安排着谁死了我能拿到什么。集权统治不过在暴力方面和哄骗方面更擅长一点。

  这也就是电影里国防部长明知道越战没有意义但依旧下飞机还要宣称继续打下去的原因。钉子一旦知道锤子们欺骗了自己,愤怒的火焰可以烧亮黑夜。站在锤子的角度,他们总要用各种手段安排谁今天牺牲谁明天牺牲。这是集体的利益和意志,他们声称。然而在这种观点下,被物化的被牺牲的个体必须服从,否则就是背叛,是危害,那更要被清除。高高在上的锤子们指点江山,和敌人们玩博弈游戏。

  所以,面对一个集体的事务,究竟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以上问题?我想大概要出现那种智慧到将所有人的利益平衡的大家。然而历史上,也不过是杰出者们的功过史。电影讲故事讲得还不错,但是思想却流于庸俗和主流。从聚焦到华盛顿邮报,我真的变化很多。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二):没有新意,但这个片子我服

  拍得工整,政治正确,都可以想象如何引起美国艺术圈的话题和称赞,从而受到民众广泛欢迎。

  话说回来,从电影制作者的角度来说,这片也很神。踩准重点,巧妙避开雷区,还做得引人入胜,除了梅姨出法院两边全是女性的镜头太刻意,这主旋律教育我吃得服气。

  故事其实没多复杂,整个故事就集中在一个复杂的情况下,是否报道关乎国家机密的文件。只集中在梅姨和汤姆汉克斯两人的抉择,就这个抉择就紧锣密鼓地讲了俩小时。简单的故事讲出紧张感,也是一个能力。

  女权主义的部分,个人觉得梅姨的角色还不够到位。开头的感觉有一点说女司机开车的感觉,就是描绘得好像女性天生不擅长做领导一样。也有可能是我对片子手法个人偏见。

  说实话,看完片子我挺感动的,觉得女性是可以做一点什么的,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物的。很热血。有人会说女权主义太明显了。不过我还挺感谢有这样的片子存在,至少能给女孩子们树立一个正能量的榜样。

  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接下来女性的角色是有真本事真头脑来表现,女性的智慧可以在社会有一番成就,而不是靠运气或者有更强大的男人支持。可能是作为女生的一种私心吧,希望自己是真的强大。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三):女人这东西

  太多。

  [华盛顿邮报]里的男人,实在太多。

  开场,国防部长下了飞机,记者们蜂拥而上,没有女人。女主和总编约了开早餐会议,当她走进餐厅,没有女人。后来,她抱着一摞资料出了电梯,去和投资人们开会,推开门一看,还是没有女人。

  她叫凯瑟琳·格雷厄姆,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板。

  她身在70年代的美国。

  职场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只能做接线员或秘书,生育是她们立足的资本,还要面对来自商业广告的歧视。

  1970年,香烟品牌Tipalet在广告词里写道:往她脸上吹一口烟,她就什么都听你的。

  1972年,女性解放运动收效甚微,皮鞋商打出一则广告海报,暗示女人是会为一双鞋子而臣服的玩物。

  1983年,美国劳工部《就业与收入》显示:

  在经理和管理人员职业中,男性占14. 7% , 女性只占7. 4% 。此外,仍有1/3的黑人妇女从事保姆和家政服务工作,只有极少比例的黑人妇女从事典型的白领工作。

  1988年,《美国妇女解放运动》中写道:

  女教师虽占50%-60%,但女校长和女教授仅占10%。不在于女性不优秀或不够努力,恰恰在于她们的性别。

  美剧《广告狂人》的背景,便是六七十年代的美国。

  女秘书刚入职,就在电梯里被三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包围,还要忍受他们的骚扰和调戏。

  说是“女秘书”,无非是个端茶倒水的。因为男人不信,这些女人会和他们一样有思想、有能力。

  [华盛顿邮报]里的男人,也这么想的。

  所以,当镜头扫过整个编辑部,满目都是报纸、文件和坐在打字机旁的男人,女性则少得可怜。

  那时的新闻界,主管大多是男性,更不要提一把手。所以,当凯瑟琳上任,《华盛顿邮报》的编辑和记者便接二连三地跳槽。

  那是1971年。

  中国进入地铁时代,香奈儿创始人在沉睡中逝世,日本发明了杯装方便面,美国五角大楼文件遭泄。

  是凯瑟琳手下的记者,从某个线人那里搞到的文件,四千页。

  里面写,美国政府早就知道,越战,是打不赢的,却又将十万青年小伙送去战场,只为保持战争局面。文件一旦发表,白宫对公众的欺瞒将被揭穿。同时,参与出版的人也会坐牢,比如凯瑟琳。

  发,还是不发,这是一个问题。

  她吞咽了一下。

  董事们都是男人,将她团团围住,要求为公司考虑隐瞒真相。她大概是太紧张了,才会一连说了三个“Go ahead”。

  Go ahead, go ahead, go ahead. Let"s go. Let"s publish(让我们出版吧)!

  多年以后,她回忆起这一幕,还是觉得害怕。

  一夜间,五角大楼事件被公布,人们自此称她为“新闻界第一夫人”、“报业女皇”。没人知道,她在一个男性是绝对权威的世界里,力排众议、作出决策,需要多大的勇气。

  她插不上话,一直。

  [华盛顿邮报]里,我最常见到的画面,就是被一群男人团团包围的她,几次三番,欲言又止。

  她和自己的下属——一位总编吃早茶。那是男人的地界,所以她搓着手,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我们的女性读者在流失,你可以把焦点放在女性的……

  话未说完,遭对方抢白:凯瑟琳,别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

  她愣住,有了一个吞咽的动作,然后把脸别过。

  她哪里想过要指手画脚。

  十年前,她还只是个家庭主妇,尊敬长辈,护爱孩子,指甲修理得整齐,将青菜洗净放进白瓷盘里。

  那个叫《华盛顿邮报》的东西,不过是她父亲的企业,后来又传给了她的丈夫。只是,丈夫在农场开枪自杀。一个月后,她不得已,出任《华盛顿邮报》的老板。有名无实,不受尊重,不被信服。

  她去和投资人开会,整个大会议室,只她一个女人。

  男人们一句接一句,她嗫嚅半晌,刚吐出一个字,就被隔座的男人叫停,喊着“别纠结这个了”。便只好噤声,看着别人发言,然后附和一笑。

  就像[妇女参政论者]里,女主孤身一人,走入全是男人的法庭。

  她12岁进工厂做工,被性骚扰却不能发声。她没有资格学习,无法作为独立个体去做决定。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她只是想要发言权。法官问她,这权利要来何用?她说:

  我想也许,我这辈子,生活能有所不同。

  就像[隐藏人物]里,三个60年代的黑人女性,开着车行驶在路上。

  半路车坏,她们下来修理。警察亮着警灯过来,要求她们出示证件。可即便接过那张写有“NASA职员”的工作牌,他还是一脸狐疑:

  我不知道他们也聘用女性参与太空计划。

  所以,你们谁能理解,这种因为是女性,而被所有人蔑视的艰难处境。

  你们,谁能理解?

  看看[华盛顿邮报]里的凯瑟琳吧。

  她穿着睡袍,站在一群男人中间,讨论到底该不该发那份五角大楼的机密文件。男人们唇枪舌剑,争执不休,一点出声的机会都没给她留。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去证券交易所。

  当她踏上那段台阶,发现门外站着的都是女书记员。推开门时,闯入视野内的,全部是男性高官。两个镜头,差别立现。

  其实,只要你留心,会发现这部电影里,还有更多被忽视的女性。

  当凯瑟琳排队等待上诉,一位抱着文件箱的黑人女性路过。

  她个子矮小,瘦弱,她为政府工作,却抬头看向凯瑟琳,目光坚定:我希望你能赢。

  还有那个总编的女儿。

  她第一次出场,是在自家门旁卖柠檬水,一杯25美分。

  七八岁的样子,扎着马尾,背后是自己做的牌子。她吃力地拿起水壶,为别人将柠檬水倒进杯子。她本不必做这种事,毕竟有一个位至总编的父亲。

  却还是将赚到的钱一张张码好,交给母亲。这一刻,她根本不是谁的女儿,她是一位年轻的独立女性。

  当然,还有她的母亲,也就是总编夫人。

  当凯瑟琳一声令下,决定出版时,记者们进出总编的家,在客厅办公,文件一张张铺得满地都是。他们要赶在截稿时间前,提取最重要的信息编辑成文。

  在这个时刻里,总编的夫人却在门边悄悄数人数,确定要准备多少份芥末火鸡和辣根烤牛肉。然后,她端着餐盘,躬身询问每一个人需要什么。

  她身后,玄关处,是独自一人将重重的广告牌抬回家中的女儿。

  这位总编夫人,在将所有食物摆上桌,安静地站在厨房,看着餐厅里的男人高谈阔论,不发一言,不露锋芒。

  我不知你们是否注意过美国电影里的60年代。

  西部片里的女性,只有在男人将蛮荒之地开发好以后才会出现。主妇勤劳持家,妓女被物化,成为男人的附庸。同时期的[十二怒汉],甚至没有女性。新世纪的[革命之路],女性除了生儿育女,便是洗手做汤羹。

  那时,女人要承担所有家务,男人要求她们绝对忠诚,甚至不能放一个推销员进屋喝水。

  同样的时代,[华盛顿邮报]里的总编夫人却略有不同。

  宾客散去,夜深人静,她开始做雕塑。丈夫得意地告诉她,五角大楼文件能出版了,她第一反应是:

  凯瑟琳真勇敢。

  丈夫皱着眉头,反问:“我不勇敢?”她低头继续摆弄自己的雕塑,轻声说:

  凯瑟琳身处一个很多人不认可她的位置,无数次被说不够好、被忽视,因此赌上性命,作出这个决定,我认为她勇敢。

  这时,总编才意识到凯瑟琳的付出。抑或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付出。

  女人这东西,还想折腾什么。她们能和男人一起工作,难道不应该感恩戴德?

  算了吧,男人们,你不是不理解,你是见不得。

  见不得这世上,有的女人只需婚姻和爱,有的女人却纵千万人吾往矣,哪怕面临牢狱之灾。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破词儿】

  ocier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四):新闻是为被管理者服务,而不是管理者

  兰德智库职员丹·艾尔斯伯格受国防部之命,亲自至越南战场考察战情……回国后,丹向国防部长汇报越战实情:战局进展不利,毫无良性改观……随即,国防部长向主张支援南越民主革命的罗伯特·科莫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当国防部长走出客机面向媒体记者时,却口出谎言,欺骗记者称南越战事进展顺利,已取得很大进展……丹见到政府欺骗民众、送无辜士兵上战场送死的黑幕后,良心大发,决定将此事暴露给民众,挽救无辜士兵……丹在兰德智库,将国防部送此地、让此处做研究的关于越战机密文件偷偷拿出,用复印机复印出资料……

  接着,丹将国防部文件送交《纽约时报》,《纽约时报》遂接连报道了惊天的爆炸性政府丑闻,国内反战情绪更是火上浇油……而作为华盛顿当地的报纸《华盛顿邮报》却对此事一点不知情,总编辑本·布莱德利深感羞愧……

  此时,华盛顿邮报公司业绩并不好,为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供支付记者薪水,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公司上市……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丈夫自杀后,继承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之职,积极筹划入市事宜……

  而《纽约时报》因揭露政府秘闻遭白宫起诉,法院判决《纽约时报》禁止出版……总编本·布莱德利认为这是《华盛顿邮报》大展时机,千方百计欲获得机密文件继续报道政府秘闻……

  此时,邮报一记者本·巴戈迪肯找到总编本·布莱德利,称其觉察《纽约时报》获得的机密文件来源自兰德智库,而前不久他认识的职员丹·艾尔斯伯格辞职离开,认定丹透露机密的可能性极大……

  接着,巴戈迪肯成功找到了丹,从其手中拿到了全部4000份机密文件……总编本·布莱德利在自家组织编辑部员工紧急翻阅、编稿……而公司董事会却极为担心公司前途,惧怕此报道会被白宫起诉而倒闭,而布莱德利、巴戈迪肯等坚挺出版,以捍卫新闻媒体的正义……最后,董事长凯瑟琳拍板决定“出版”……

  当然,白宫试图阻止两家报纸继续刊登“五角大楼文件”的努力失败之后,以叛国罪将两家报纸告上了最高法院;而罪名一旦成立,报纸的发行人、主编和主要工作人员都将面临牢狱之灾……但两家报刊并非孤军奋战,各地报刊也愤慨政府欺骗民众的行为而纷纷在头刊指责白宫……

  1971年6月30号,《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双双走入最高法院听取最后判决……最终,最高法院以6:3的多数做出历史性的判决: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免于政府的检查和惩罚。最高法院法官也讲出了经典判语:“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开国先驱们向新闻自由提供了保护,以保护它在我们的民主制度中所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新闻是为被管理者服务,而不是管理者。政府对新闻界的检查权力被取消,而新闻界永远有监督政府的自由……”

  最后,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美国的新闻是为被管理者服务,而不是管理者;而中国的新闻是……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五):真相至上

  在这个聒噪的时代,我们遗忘了最初人类的理想与选择。关于这部电影工整完善否,我更在意的是这部电影表达了什么。

  新闻媒体的初衷是什么?我现在迫切的想要知道新闻媒体的初衷是什么,但很遗憾我在百度没有找到答案!

  “zf告诉我们应当如何报道,就因为他们不喜欢。”

  “开国元勋给予媒体自由的保护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媒体在我们民主政体中的作用。新闻是服务于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

  当公权力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汹涌的潮水压向每一个具体地人,你我皆不再属于任何集体名词。我们应当反思,什么叫作正义!我们应当反思,有些事物存原本在地意义是什么。

  当涉及到个人利益和普罗大众的利益时,人们的心灵会如何摆动然后停滞?想必大家对这个问题各有不同角度的答案。但是,我们应当明白人类的前进与理想和正义密不可分。最后,我们都想想新闻媒体的初衷是什么?

  最后的最后,希望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为了直立行走许久的我们,为了我们的后继者们有一个好的“环境”,做出关于你的选择。

  有个选择是,真相至上。

  但更让人深思的问题是,我们生而自由却无往 不在枷锁之中。如果我们连获取信息自由的自由都无法保证,我们如何正确的选择其他自由呢!

  奥威尔说:暴力统治一个国家的方式,并不是直接的暴政或是偷偷摸摸地限制言论自由,而是通过成熟的娱乐形式以及愚蠢的新闻报道,披着倡导自由的皮麻痹公民。

  无处不在的屏幕一方面让公民沉迷堕落,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设备监视他们。

  有个部门叫真理部,负责有条不紊并悄无声息地扭曲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为了让公民无法意识到自己被奴役的真相,女主人公朱莉娅操作机器生产色情小说,色情电影以及只有体育,犯罪新闻和星座信息的垃圾报纸。然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奴役的现状。

  看起来不能更民主,给公民强烈自由感,但实际上招招蒙蔽公民。持续的性刺激和感官干扰是他们的手段。

  他的作品从不过时,他厌倦经济和政治的抽象理论,不断追寻平民生活,即性,食物,金钱,爱情和快乐的真谛。

  他给我们提供了持续思考,当今时代写作应为何物的方法。他从狄更斯的作品中读出的愿求是一致的,即人类应该提升自己,正如他所指出这要么是空洞的陈词滥调,要么是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信条。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六):如今最重要的,依然是有表达内心的自由。

  斯皮尔伯格+梅姨+汤姆汉克斯这样的组合就像是股市中推出的联合优绩股,闭着眼睛投资也知道绝对不会错。一个月前在地铁站看到海报的时候,我就打算这部我一定要去看的。当然还是遗憾错过了首映。战胜了拖延,提前赶完作业,没在八点犯困,自我安慰这又不是第一次看无字幕的电影,就订好了电影票顶着冷风去了电影院。

  黄金时段的电影人不少,看华盛顿邮报这种略微严肃又偏向政治题材的电影几乎可以分为几类人:学媒体和电影的年轻人,下班吃过饭来消食的中年人,斯皮尔伯格的死忠粉,还有喜欢纪实政治的大龄组合。这是我最近看过最为安静的一场电影。

  对我来说电影从开始就情节紧凑,虽然我身边的陌生大哥不那么认为,前三十分钟他晃晃悠悠最后甚至打起了呼噜。直到背景缕顺的差不多,后面的一个半小时电影都在此起彼伏的高潮中度过了。我想这就是伟大演员和导演的牛逼之处,梅姨在接听电话时候的纠结,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她脸上每一帧表情都是表演课的最佳范本。作为普通观众,我的内心就被她的一举一动牵扯着,最后她下定决心说let's go的时候,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华盛顿邮报的主题是战争。它因越战为导火索,它以媒体战胜政府而结束。它讲的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战争,试图反抗白人上流社会(美国政府)控制话语权的战争,一个女人在充斥着男人的商业世界的战争,它是自由对压制的战争,它是内心在妥协和叛逆之间取舍的战争。70年代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是很有趣也是多变的时代。对美国来说,70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女权运动和自由运动最盛行的十年。而The Post就把这些最矛盾和敏感的话题揉碎在一起重新演绎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下午的时候我在图书馆写个人陈述。我刚刚辞去了六年稳定的工作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带着“大龄女青年”的称号跑到英国读书。而在几个月前我还在迷茫,似乎我知道我要什么,但认真想来我不知道未来的我真的想要什么。我的陈述拖了很久很久,直到这个冬天我我把梦想从媒体缩小到电影和纪录片这么大的范围里。我写到,我想尽可能的去做一些真实的事,传达一些真实的声音,记录一下自己真实的想法,留下一些真实的故事。毕竟讽刺的是,我作为一个传媒专业的学生,却从来不相信媒体试图表达的事情。而晚上,我就被这部电影打了一针鸡血。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了下西方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差距。抛去所有敷衍的烂片,西方电影不管是在说故事的能力上,灯光声音效果,剪辑功力还是整体的宣传上,都会压制我们一大截,甚至我能认真的把电影开场前的电影片花和广告都认真看个遍。而18镑的电影月卡也是我这一年最大的生活上的收获之一。真希望月卡制和分级制度早日在国内上线,增加票房不是应该提高票价和花大把钱找流量小生,能认真的讲故事,能酣畅淋漓的表达内心的自由,这才是电影能越来越好的关键。

  希望梅姨今年能再拿一个奥斯卡奖。么么哒。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七):Freedom of publish

  一个字,棒!

  这种电影是我最爱的片。喜欢它的剧情。从剧情里面看到当时的时代,这个时代所影射出来的女人的社会地位。权力的分争。

  报纸,是历史的rough copy,每一个媒体人都用自己的心血谱写着真正的历史。感谢她们。

  很喜欢他们的表演,Meryl基本上接的片子品味都不差。很喜欢她的演技,把Kate当时的不情愿,被迫成为当家人 演得活灵活现。当时,她的害怕,害怕失去一切,害怕辜负父亲,老公跟女儿的心情,害怕,自己会一无所有。这家报社是她的生命。虽然之前没有在那里工作,但是她是看着这一切长大的。很喜欢她的优柔寡断,女人嘛,总是不会像男人那些绝决,那么干脆。Meryl诠释了这些所有及更多。

  Tom, Hanks,也不用说,都是老戏骨了,入戏很快,男人的决断,认识到KATE的担心之后又跑去她家里跟她道歉,跟她商量,跟她算是和解。

  剧透就不想再多说,我预计Meryl 又抱回小金人啦。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八):关于新闻自由的教学片。

  价值观的流通其实和商品差不多,有市场性和计划性,就算是被定性成违禁也会有走私,只要它符合潮流趋势。

  而那些伪逆的,就算炮制再多理论依据,然后花大力推广,长期在各大媒体头条强占广告位,也不会好卖,点进去看评论就呵呵了,当然也有死忠粉和稀里糊涂不识货的,但只会越来越少。

  斯特里普这里面要比汤姆汉克斯出彩,柔弱的外表,往往有大能量。

  电影很好的普及了一下新闻自由知识,教科书台词。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让总统一人独大,独掌国家,我想不通总统竟然将揭露真相与叛国划等号,这给我一种感觉:破坏某个执政政府或某个个人声誉是在叛国。这等于是说,我就是国家。新闻是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九):随便说几句

  看完了提名今年奥斯卡的《华盛顿邮报》(豆瓣8.1),和得了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豆瓣8.8)里波士顿环球报的故事比更宏大,但要稍差一点,之前看有人说这部电影是所有国内新闻人都应该看又不应该看的,确实,虽然是美国的历史,但全程都能感觉到脸疼,分享几句印象深刻的台词。 捍卫出版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 媒体应该为民众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如果反对一个人或者一个执政党就是叛国,这相当于宣告国家就是他一个人的。 新闻就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 思考:没有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保障,新闻媒体和记者就是不存在的伪命题,因为他们只是个发通稿的风口,还是复制粘贴的那种。 BTW,敢问国内何时才能实现司法独立?

  真的很少发影评,一般只会在手机里写点东西。但是看到别人把自己的历史拍成电影就真的很心痛。party连正视历史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正视大陆人不断觉醒的公民意识了。

  《华盛顿邮报》观后感(十):是部好电影,但不是什么女权电影

  〖首先声明,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下面几乎没有好话〗

  越南战争真的是美国跨不过去的一道坎,如今又被拿出来鞭尸。"Nixon is son of a bitch"这句台词快要能记入史册了,而作为华盛顿邮报的对手,可怜的纽约时报躺枪被拉来当反派;我好奇他们的老板看了这部电影没有,以及他们的股份分别涨/跌了几个百分点。

  这部电影,想讲政府权利与新闻自由,想讲国家机密与民众知情权,想讲女权主义,想讲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想讲反战,想讲家庭与事业。它也的确做到了,两个小时内讲的有主有次,有缓有急,卡司贴合且演技炸裂,的确是好电影。

  但是关于这部电影讲出来的内容——

  【政权和新闻自由】,只要不是完全透明的体系,在哪里都是相对对立的,不是什么新命题。电影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把新闻也处理成一股势力,并从这个角度来描述这场角力。

  但电影把【国家机密与民众知情权】的处理成完全对立的两件事,只在这一部电影,这一个论题里合理。它想描述的国家机密在【越南战争】这个前提下,已然不是涉及军事,国际形式的敏感信息,而更多的是政府的脸面,牺牲了无数人的深红色的乌纱帽,因为没有哪一任总统愿意让战争“败”在他那一届,尽管他们知道他们一直在败。

  关于【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和其私交】的冲突是紧随大环境冲突,关于个体的最大冲突。这对于我来说是新颖的,因为我少有读到把它拉出来做文章的作品。冲突点便是,你和一个人有私交,那么他的隐私和群众的知情权的平衡在哪里?而作为新闻人,这个问题可能会比其他职业更严重,因为它不仅仅是“私交”,还是“信任”,还是“声誉”。但问题在于,电影选择把它当做导火索,来引出后半段的反击,像是高中生写作文,本来立意挺高且广,讲的是国家与苍生,却硬生生被拽到了个人恩怨里,落了窠臼。

  【反战】在电影中是“众望所归”,是点燃炮仗的那一颗火星,也是电影能做到“好莱坞式结局”的根本原因。但是它是被使用,甚至运用方式也很浅显且没有新意,没有被电影所讨论,只是个起推动作用的推进器,或是让电影看起来更“正义”的包装纸。

  其实这部电影在描绘政权和舆论的角力的氛围比较成功,但是把它定义为“【女权】电影”着实牵强了些,而对于【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的讨论也只是讨论女权部分的边角料。它似乎是让女主角从一位傀儡女皇变成了真正掌权的王者,但是她的转变和作为【女性】被体系排斥的部分恰好错开,而那可怜且微小的重叠部分被电影的快节奏高潮压制得喘不过来气,还有几个人会把目光放在那里呢?

  以及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结尾时女主角从法院走出来,迎接她的是一群女性——一群年轻的,美丽的女人,没有一位男士。有哪一个战争的胜利是由己方来承认的呢?我明白电影想表述传承,而非女性个人的胜利,以此来表达对女权主义的支持。可能怨我俗气,但是在我看来,倾覆倾斜已久,锈迹斑斑的天平的力量,只会来自于巨大的、体系意料之外的权益,而只有胜利能得到和系统所给不符的权益。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否取决于所得或失的利益,而没有他方的承认,利益从何而来?

  最后的结尾的处理显然带着【说教】的意味,或者说,结尾前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最后的说教所设置,但这依然没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把这说教的内容咽下——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却无比解气,因为这也是他们想说的。这部电影12月22日上映,无比切合美国当下的政治语境,不禁让人好奇美利坚公民有多恨特朗普。

  Jan 9th 2018 @ ACM in Tysons Corner Center, Fairfax VA.

【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的观后感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shkx/105222.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历史热门文章

历史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