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路 完整版 pdf_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2019-07-26 来源:大学课件 点击: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精选10篇

  《大学之路(第二版)》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元,页数:6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一):大学之路-大开眼界(干货分享)

  ——————为梦想而学习

  我曾经看到许多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在毕业考试之后,回到学校就把宿舍的课本和试卷撕了个稀碎,天女散花的从宿舍阳台抛洒出窗外,很多很多,大伙有样学样,整个过道白茫茫一片。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我痛心疾首,书不要钱啊?怎么舍得撕?吴军在《大学之路》里面谈到,美国人的大学偏向出于兴趣而学习,而亚洲人的大学偏向为了很现实的利益的学习。如若我们对知识本身没有兴趣,只是为了知识背后的那一纸文凭,那么考完试之后书就没用了,就可以随便撕掉了。

吴军分享:我的父母晚上从不参加应酬,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我的母亲现在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精神,就是父母以身作则,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同样也是有样学样。我相信正是对父母的耳濡目染,正是这样的推动,让吴军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而吴军的弟弟也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博士。

  吴军有两个女儿,梦华和梦馨。她们因为视力问题,被限制每天晚上只能花一般孩子一般左右的时间看书。因为学习强度不大,她们更加的热爱学习,而且吴军也把终生学习的理念灌输给她们。他希望我们把教育堪称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止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

  干货分享:

  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

  由于牛津和剑桥同根同源,《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把它们一起称为“牛桥”。(现在想想,牛津好像是一条河的名字,剑桥好像是一座桥的名字。)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外的剑河上的太息桥,是剑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有人认为这就是徐志摩再《再别康桥》一诗中所说的康桥。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到2016年,它出了3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数量超过了全球排第五的瑞典(31名)。

  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出了13任英国首相。

  牛津的太息桥下面是没有河流的。

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指的是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参见NCAA词条)。它们全部是美国一流名校、也是美国产生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高校联盟。此外,建校时间长,八所学校中的七所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建立的。这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及康奈尔大学。

  其中,常青藤里面最出名的是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3所,有人把它们称作HYP,或者“Big Three”。中国家长喜欢称它们为“大藤”。另外五所简称“小藤”。HYP与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的首字母MS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词HYPMS,哈耶普麻斯。表示这5所超一流的大学,它们也被称为超级5强。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整个纽约加上周边地区,人口近3000万,占到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纽约市面积大卫为北京的20分之一,人口却有840万之多。曼哈顿岛是其中大楼最密集的地方,而哥伦比亚大学设在曼哈顿岛上面。

  哥伦比亚大学的标志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狮子铜像,因为学校希望学生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对知识如饥似渴。这和乔布斯强调的年轻人应该“保持饥饿感”是同样的道理。

  以上是上册摘取的一些干货,书中还有更多关于大学的有趣有料的干货,包括下册也是。书中有不少名校的彩图还有各种名校的各类排行数据,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将各大名校一网打尽,看得我血脉喷张跃跃欲试想要去读这些大学。

  读一本书是和作者聊天,聊着聊着你就可能被他影响,你的灵魂你的性格都会因此而改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套书,让我一次次的接触到学习和梦想这样的关键词,它正在潜移默化的让我对学习和梦想产生新的定义。是的,这套书让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就是这么神奇。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二):以全面视角探究大学教育终极使命的一本书

  如果无法再接受大学教育,那么好好读读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对指导下一代人完成大学教育,意义也是重大的!

  如果今生无法从事大学教育,读完此书,能大致了解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发展的历史延革,为国家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那也提供了一个小国民为国家尽绵薄忧国之心的机会,只要我们阅读与思考是认真的,哈哈!

  无疑,以大学开办的历史渊源为视角,吴军博士就一直专注于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吴博士写书的出发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永远否认不了为大学教育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大学教育培养的精英力量最终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力量,个人的成功终将转化为整个社会的革新与发展,这应该就是大学教育的终极使命。

  吴博士对女儿探索的大学之路可谓细心入微,极尽可怜开下父母心的博大胸怀与父爱,在探寻异域大学之路上可谓用心良苦。

  几点思考,追求“公平、文明、进步”,是不同大学教育的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的办学原则与理念。但如果吴博士能花些更多的笔墨来进一步探讨放在阶级背景、国家背景、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教育,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看点。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精英教育的目的,应该去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而由社会精英推动的社会的发展也必将促进社会精英的个人的发展,终身的发展。

  把思路返回作者的初衷“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作为读者,只要我们多花些时间,好好品味作者行文的心路历程,必定受益良多,至少能更好地更感性地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优质的富有伟大使命的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素质教育为基础的终身教育,这就是个人大学教育的基础目的。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三):大学:终身学习的起点

  说到吴军博士,他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我都曾一一购买拜读,喜欢他浅显直白的语言,广阔的视野,严谨又清晰的逻辑。《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2015年第一版时,我大学毕业已差不多十年,小孩尚未进入幼儿园,对于这套吴军博士以帮助女儿选择大学为契机,综合自己多年对中美教育研究与反思的大作,便一直未列入我的阅读计划。

  我大学毕业后,虽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但从事都是基本建设等专业性比较强的行政服务工作,与真正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扯不上边。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讲台,开始直接面对学生。我忐忑不安,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误人子弟。工作之余,只有恶补相关知识,弥补能力的不足,缓解心头不安。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便这样又进入我的视线,此时已是第二版了。

  吴军博士,著名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吴军博士曾作为资深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大学之路》《文明之光》《硅谷之谜》和《智能时代》《见识》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在内的国家级图书大奖。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以吴军博士和他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打磨而成。《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吴军博士通过美国私立大学的一些实例,介绍大学的发展历程,英美名牌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吴军博士自己的求学经历,美国名牌私立大学录取学生的大致过程和筛选学生的方法。这一部分,重点会比较和中国大学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英美一些名牌大学的特点,针对计划到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吴军博士就如何选择大学和申请大学谈了他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吴军博士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这一点,对中国目前的教育,是十分值得思考的。我们目前许多家长也好,教育机构也罢,大肆鼓吹人生起跑线。在这种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环境下,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买学区房等等,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抢位子。吴军博士说,成功的道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这场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的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他们转而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如同自己父母当初的做法,去为自己的孩子抢人生起跑线的位子。所以,到最后,在人生马拉松的长路上,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么找到一个可以陪自己跑到最后的同伴。

  著名音乐人、作家高晓松不止在一个公开场合,批判中国目前的大学都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哪怕是211、985,甚至是现在的双一流,莫不如此。他认为名校是国之重器,不是拿来找工作的一张名片,一块敲门砖。吴军博士也有类似的看法。在介绍西方大学发展历程时,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的手段。而在中国,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求术,而不是求道。他说,如果一个成绩好的人不能升学,或者名牌大学毕业的人不能有好工作,整个社会都会哗然。事实也是如此,在众人心中,你名校毕业,理应有个高薪、体面的工作,否则就与你名校毕业生的身份不相符。“北大屠夫”陆步轩,当初被媒体曝光后,回北大演讲,泪流满面,他认为自己给北大丢脸了,给北大抹黑了。后来,他成功将屠夫、卖肉做成了事业,成为了所谓的成功人士,才慢慢找回自信,可以面对“北大屠夫”这个称号,直至最后调侃这个称号、主动使用这个称号。而这时,周围的众人态度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一所好的大学,它的评价标准不应当仅仅只有毕业率、就业率和科研水平。吴军博士提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好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吴军博士认为能否让学生生活的开心,并且因此而激发出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新生入学报到,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今天你以学校而自豪,明天学校为你而骄傲。这反映是学校与学生彼此之间关于成功的要求。吴军博士对此进一步解释,当一名学生从知名大学毕业之后,他不需要天天将母校挂在嘴边;当一名学生从不知名大学毕业之后,学校今后会因为曾经培养出这名学生而自豪。这样的大学经历就堪称完美 。

  教育,一向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此,吴军博士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无论是介绍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和招生特点,还是通过一个个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名校的特点,《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值得一阅!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四):人生是场马拉松,教育是终身学习

  一本好书,除了会带来视觉上的赏心悦目和心灵上的温暖慰籍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鲜明的方向——希望的方向,这方向可以指引读到它的人拥有美好的愿景和唤醒勃发的生命力。吴军的这部《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便具有这种力量,这不是泛泛而谈。

  这部分上下两册的书,让心怀梦想的人知晓美国各大学的详情,各大学的特色,对有志者的为自身发展择决提供很切实的建议,能够在众多高等学府里寻找到最适合自己之所,是人生幸事。

  全书分为十六章,十六章系统归纳,总结了吴军对美国各大学的智慧结晶。书里有昂扬的积极正向力, 有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全力拼搏的人,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读透这部书,一定会获益匪浅。正确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会让成功变得更有可能。

  《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里有很多先进的理念,这些优秀大学的精髓在书中尽现,有句话说得很好,“哪怕我身处阴沟,但我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正是这一仰望星空的择决,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千差万别。心念不同结果也常常不同,人生路上笑到最后的往往是总在自觉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好的时光应在好的地方度过,不负韶华不违生命。吴军自身很优秀,通过努力拼搏考入清华大学,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事业有成而成功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陆军的董事。在美国这个注重结果的国家,少了许多人际间的勾心斗角的内耗,更易做出成绩。这点也是对渴望实现梦想的志士才俊具莫大吸引力的关键。如若能岁月静好,谁愿意你死我活?

  全书主题鲜明:人生是场马拉松,教育是终身学习。敢于正视生活里存在的不公平并有勇气去为这不公平做出改变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灵魂。这本书并未美化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丑恶鄙陋,磨刀不误砍柴工,成功更青睐于时刻准备着的有心人。

  吴军以其成功者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生活的多样可能性,文笔洒脱有力不繁复,叙事清晰透彻。全书读完毫不拖沓之感。吴军的求学之路也是漫长,获得博士学位是读大学后的十八年,可见作者也是对自己要求很完美的人,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奋斗拼博着。成功者吴军都如此,尚在追求人生成功的人又有何理由懈怠与惫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敢于迈出第一步,敢于迎接未知的灵魂永不言败。

  纸上得来始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易中天说:“真正的人,就是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这本书里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实例,会让读者明白许多正确的道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能够将这小宇宙发挥到极致,做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优秀品质的养成,比如坚韧、信心、拼搏精神、团队协作、领导能力、与人沟通、表达能力、社会责任感、胸怀天下的豪情等等,从来不是儿戏。读书是为了让自身变得更优秀,而成功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对优良知识的渴望会让成功变得触手可及。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师,教育之影响力可见一斑。优秀大学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身变得优秀,与优秀的人同行。吴军的理念并非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空谈,恰恰相反,只要做人不肯放弃对自己的希望,坚持不停歇的进行自我教育,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必定会是你。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五):愿你看到这本书时还没有上大学

  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获得良知,应该是新思想的来源。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有没有高楼,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然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有好的硬件设施,才有可能吸引优秀的教授,才能给教授的研究提供保障;有了优秀的教授,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才能建设更好的大学。那么为什么要上大学?不同的人答案各异。吴军博士写《大学之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帮助女儿梦华了解美国诸多大学的本质特点,尤其是美国著名的私立大学;2、出于对培养年轻人这件事的本身的兴趣。如果你还没有上大学,有幸看到了这本书,你真幸运,也许通过这本《大学之路》你知道了自己大学应该如何度过,应该怎么样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

  吴军博士资料获取方法主要有: 1、研究世界著名大学(主要是英美大学)的教育经验,包括它们几百年来所走过的路;2、通过这些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母校,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获取第一手的资料;3、与这些大学的教授交流;4、参与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管理工作。

  无论是纽曼式的通才教育,还是洪堡式的专才教育,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讲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能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正面的影响的人。当然,从书中可以感觉到吴军博士更倾向于通才教育,虽然他本人是在专才教育的体制下成长的,但是有幸广泛阅读,涉猎也相当广。吴军博士本人除了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还有一个还不错的摄影爱好者,一个古典音乐迷,喜欢享受高质量的影视,甚至还做木匠活。

  从《大学之路》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欧美名校的历史变迁,还有这些名校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决定的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别是“学院制”和“责任感”,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则是“务实”和“新思想”。在耶鲁大学,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很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鲁没有学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在那里学习的意义。哈佛大学70%的能拿A,学校鼓励发展自己的兴趣,告诉他们考试对他们来说很容易。这和国内大学比起来,真的是天壤之别,从小我们就大考小考不断。美国的优秀高中生已经能发表论文了。

  书中吴军博士还提到父母对他们兄弟两的影响,真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不如身教,你让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去玩手机,总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孩子在家里应该有他/她的发言权,因为他/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虽然还没有长大,但是学会尊重。

  不过就算你大学已经毕业了,也不要放弃,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过去比你读书更优秀、起跑线更好位置的人,早已经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你可以跑得更远,只是因为你我还在坚持,仅此而已。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笑到最后的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六):解读美国名校——《大学之路2》有感

  小玲子编辑

  大学是什么?对于经历炼狱一般的高三学子而言可能更多的意味着是一种解放,对于国内一般家庭的父母而言可能意味着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这仅仅是从最一般的角度来看待大学。在踏入大学这座殿堂之前很有必有从各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让准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四年大学生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提到大学,可能对于国内的家庭而言,只要有能力基本上都是第一时间打算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国外。出国留学从原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奢侈品逐步变为现在的大众普及事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送自己的子女出国,很多留学中介机构也为此大赚了一笔。

  国外大学尤其是欧美的名校相比国内高校而言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每年到这些名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不在少数。这些留学生在进入这些名校的时候可能都拥有很高的考试分数,可能在学校的各种考试面前能够取得很好的名次。但一旦从这些名校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中国的留学生们和其他同校学生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在里面,同样的教育资源为什么取得的结果不太一样,究竟欧美名校有哪些不同于中国教育的特点。

  上述这些疑问对于有出国留学或即将出国留学计划的家庭而言是非常有用的。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的吴军所著的《大学之路》第二版一书对于美国的名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套书籍共分上下两册,书中不同于一般的留学书籍,并没有提供如何成功申请这些名校的具体操作方法,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作为家庭选择美国名校的参考书籍。

  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强调的是美国这些名校的办学理念。从本书一开始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在作者这里,大学不仅仅是像高中那样一味地考试,一味地以成绩定输赢。相反在这些名校中,如何学会团队合作,如何做一个通才,如何发掘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才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些国内很多高校到现在还没有做到。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在进入这些名校之前先认识清楚这些名校的特点对于更高地接受这些名校的熏陶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本书不仅仅由理念方面的本质内容,相对第一版而言,第二版在介绍相关的名校的时候也对于一般中低收入家庭的学子想通过留学路线进入精英阶层也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当然即使是名校也会存在一些弊端,也会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亚裔学生而言。在本书中你会通过作者的大学之路以及作者对这些名校的精炼介绍(包括申请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会进一步对美国名校的相关机制有所了解,从而在申请名校上能够少走一些弯路。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留学海外,尤其是目标是美国名校的家庭及学子们都能够如愿以偿。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七):学习是一种力量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大学毕业十几年了,(好像不小心透露了年龄) 对于择校而言想起自己当时挑选学校的时候的事情了,考量了很久选了一个自己觉得还可以的专业。 不过对于择校而言, 真的是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 填了一个距离上离家近一些的学校, 就这样在家等着收通知书了。 大学里的生活,并没有像之前想象的那样,毕业了就轻松了。 相对于高考之前的三年来说确实是少了很多的压力。不过因为选择的专业的原因,就开始了每天早早的去自习室背单词, 晚上去背单词的日子。 有一段时间里,其实是比较自卑的, 因为在高中只有那么多人, 来到这边一下子面对的同一个年级的人更多了, 觉得比自己努力的人大有人在,比自己成绩好的也不少, 那段时间出没在学校的自习室里埋头看书的日子,后来想想虽然单调, 却也让我收获了不少。

  大学是什么呢?

  在很多古老的文明中,都有着关于大学的说法,老师和学生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中东地区出土的距今天四千多年的泥板,据考证是当时学校用的课本,虽然内容比较简单,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已经是属于高等教育了,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有着关于大学的雏型了。 《大学之路》 开头的部分讲到了大学的由来,发展历史, 大学的教育机制以及学习的课程的部分。 起初的部分很详尽的介绍了大学的发展史, 不同的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对于一些希望去留学的学生而言, 这本书详尽的介绍相信能对于择校有帮助。 但是你如果觉得这是一本单纯的择校的书籍, 那就错了。 对于学习而言,不会因为高考结束就转变成学习已经结束了,也不是从大学里就不需要怎么认真的学习, 这件事情是一件需要坚持,并且是一件终身的事情。 无论是纽曼式的通才教育,还是洪堡式的专才教育, 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将知识传递给这些人,然后让他们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即使是大学已经毕业了, 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也将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一个有着广泛的爱好,对于学习新的事物都有着兴趣的人, 始终是会给人一种很有活力有进取态度的印象的。 书中作者还提到了父母对他的影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责任同样很重要, 一个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从家庭中学习到的, 言行举止虽然后天可以纠正, 但不得不说最初的启蒙阶段的教育的重要性, 同样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八):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中国高考制度中断十年之后在1977年重新恢复。据统计,这一年的报考人数高达570多万人;接下来的1978年,报考人数更多,是610万。在1977年8月4日召开的教育座谈会讨论高校招生问题,因为邓小平的明决果断,决定马上展开招生工作,所以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季举行的,也就是说,1977年和1978年两次高考相距不到一年,却有1千多万考生参加,可见当时的人们热切的求学之心和改变命运的迫切心情。

  “读书改变命运”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求学目的,古诗里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等劝人读书的警世名句。但是读书、教育未能普及的古代和近代,只有占少数人口的贵族和有产阶级才有机会上学,中西方都一样。到了现代,大学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因为大学不多、资源不足。不过,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普及,上大学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这样一来,大学文凭是否就失去光环了呢?

  诚然,如果仅仅握着一纸文凭,就想获得好工作、好前程,似乎很难达成愿望,因为这张纸片已经失去八、九十年代的分量。那么,读大学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一直在想,读书非要考虑功利因素吗?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很好的解答了我的问题。翻开书页会发现,吴博士是秉持一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来撰写这本书的。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他曾经作为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成功投资了120家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除此以外,他还是作家,作品除了《大学之路》,还包括《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等等,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吴博士为了让女儿能够挑选出心仪的大学,参访数十家英美著名大学,与校长和管理者们详谈交流后,总结出英美名牌大学的教育理念和特色。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大学申请指南,而是深入剖析什么是教育、高等教育的理念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学生挑选大学时必须先了解该大学的“性格”。

  这本书的开篇第一章,作者就简要分析了亚洲人和欧美人上大学的心态。通常一个人读完高中,掌握的知识足用来以谋生了,但是亚洲人却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上好大学,因为拥有优秀大学的文凭才能跻身社会高阶层,获得体面工作和高收入。“学而优则仕”更是自古以来中国学子们的期望,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已然写进我们的DNA中。我们背负着家族的殷殷期盼,读书不是为自己读,而是为兴旺家族而读。而欧美人却不是这么想,一般讲究技能的工作,如园艺、水电、工匠等等,收入很高,不需要获得大学文凭来改变生活。在中国,如果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从事低阶工作,譬如扫大街,一定会招人耻笑和不解;欧美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读大学和选择职业完全是个人的自由,无需考虑社会眼光和家族期望。

  如今,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上大学已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了。因为大学扩招,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文凭的含金量似乎降低了。既然如此,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要读大学?结合作者给出的答案和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读大学除了接受更深广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终生学习的方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就如作者所言,“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更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许多人在起跑线上赢了,却输在终点,就是因为没有跑下去,没有终身学习。这种学习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学习一门技能或者语言,终身学习的目的是终身思考。只有不停地思考,才能体现作为人的意义。

  此外,书里透露了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招生内幕,譬如,哈佛、耶鲁等名校,为各国政要、巨富、超级明星的孩子保留名额,而且占据的比例不低。美国大学的招生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没有统一标准,招生过程不透明。很多亚裔孩子按照市面流传的招生指南,除了认真读书取得好成绩以外,还在课外学音乐、绘画,参加义工团体,最后却发现,这些花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其实是白白浪费了,因为“各所大学强调申请者的特长,不是为了给大家指出录取的途径,而是让录取因此做得不透明。”

  《大学之路》提供读者一次深度游,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进校园,了解不同大学的办校特色,有助于学生申请学校。不过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概括了“大学”的历史,描述了英美著名大学的地理、人文环境,也让读者了解这些的大学的优势以及之所以成为学子们亟亟盼望进入的学术殿堂的原因,深入公正地分析英美大学存在招生不公平现象的历史背景。这本书很有收藏价值。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九):怎么才能不白读大学

本科生应该去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著名学校;硕士生应该去一个好城市,因为那里机会比偏远地区多得多;博士生最重要的是教授和实验室。

  每一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走上社会,投简历、应聘、就业,每一年都会听见“就业就等于失业”。《2017年应届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年应届本科生起薪3800元,只有四分之一的应届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直接对口,签约单位与理想单位一致的比例不足4成(这是官方数据,身在其中的你我懂得其中的折扣)。

  而另一边,且不说时不时就传入耳中各创业公司动辄融资上千万,就说同样是2017年曾喧嚣一时的一个新闻:煎饼大妈说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再对比下上面我们大学本科生的起薪,对时下重新又兴起的曾在改革开放初流传一时的论调——“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不感到稀奇了。

  那大学真的白读了吗?也许,你和你的大学之间差了这本《大学之路》。

  这是一本相见恨晚的书,书中前半部分介绍了大学的发展、专才通才两种典型教育理念的区别和特色,后半部分则是对英美一些名牌大学的特点介绍。作者是著名学者吴军,作为一个典型的跨界人才,他不但曾任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工学院教授(美国教授和中国教授略有不同,这点书中有介绍),也曾担任Google和腾讯公司副总裁,作为风险投资人他也成功投资了硅谷和中国120家高科技企业,还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智能时代》《见识》等多部畅销书。最重要的是,他的大学之路不但特别漫长——18年,而且也跨界得严重:先是计算机,然后是电子工程,最后又回到计算机,但是在博士生阶段工作多是数学。因此,这本书不但有一个学者对教育理念的思考,也有一个企业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还有一个普通学子对一个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的求索。

  01 为什么要上大学?

  历史上没有大学的,欧美许多国家,很多从事特殊技能工作的如调酒师、园艺师、酿酒师等,他们也不会有想上大学的想法的,而且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低。但是在今天的亚洲,不管大学毕业生如何不值钱了,只要经济上负担得起,高中毕业后,大学总还是要上的,但是毕业后的专业基本不对口,收入也不见得有多丰厚,甚至大部分比不上高中毕业后没上大学直接就业的同学。

  那,我们为什么需要上大学?因为在大学里,除了课程之外,一定是还能接受到大学之外得不到的教育。你的大学有没有白读,有没有学到知识和技能只是判断的一个部分而已,你有没有在大学里培养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法,并度过一段愉快的大学生活,也是衡量你大学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

  02 两种教育理念

  A、纽曼式教育理念

  约翰·纽曼,英国牛津的大主教,系统总结了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之处,并将自己的教育理论付诸实践,创立了爱尔兰天主教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前身。他认为,大学除了教授知识,还应该开阔学生视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更好的社会上的人”,“对全人类有益的人”。

  纽曼提倡的是通才教育、大行之道,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课程的选择,“保证他有良好的素质,足够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一技之长,以便毕业后在企业里获得一个职位。目前以这种教育理念为主的学校,包括常青藤中的达特茅斯学院和布朗大学等。

  、洪堡式教育理念

  威廉·冯·洪堡是一名普鲁士德国的外交家,他建立和完善了服务于工业社会的普鲁士教育体系,他提出的是“研究教育合一”的办学精神。在这一教育理念中,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精深的了解,因此,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本科通常是5年制,后面两年类似研究生阶段,学习本专业非常精神的专业知识。2000年以前中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就是采用类似办学模式。

  那么这两种教育究竟孰优孰劣?吴军在《大学之路》中很客观地评价,说不能简单粗暴地以正确或不正确来判定,也不能用各有千秋这种含糊其辞的话来说。这两种教育模式需要根据一个具体的国家发展阶段来考虑究竟哪种更适合,一个迅速走向工业化的国家,那么接受技能教育、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服务,是当务之急。而当一个国家已经处于稳步发展,需要的是拥有广阔视野的领袖和实业家的时候,纽曼的通才教育显然更合适。

  不过,用哪种教育模式,都是可以为社会服务的,最可怕的是,哪种模式都没用好,成为了四不像。

  03 “海归”成“海带”

  80年代曾有一波出国热,时下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出国又渐渐热起来,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的归来,“海带”也越来越多。我们都看过很多考上哈佛的学生和家长的报道,但是,鲜有哈佛归来之人成绩的报道,究其原因,可能就在上面提到的两种教育模式里面。

  吴军在《大学之路》里用10章内容详细地介绍了英美各名校办学特点,这些学校与中国所有大学千篇一律无非教学硬件好一点、生源好一点、教授学识渊博一点不一样,他们有各自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认可,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社会圈层,一个学生如果融入不进去,那么这个大学真真儿是白上了。而且,很多采用纽曼式教育理念的大学,本科生阶段更多地是增强人文素养,更多的技能培训和研究需要在研究生阶段才能接触到,仅仅出国读个本科的话,不但毕业后在国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回国后也可能因为缺乏一些职业技能,且基于国人的一些固有偏见,如你读了这个专业,你一定懂这个专业的知识,你没读过这个专业,你不定不懂这个专业的知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由“海归”变“海带”也不意外了。

  那既然读了大学也可能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收入?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上大学上名校呢?

  人生是一辈子,一辈子是长跑,不要相信那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废话,42公里的马拉松跑了一半就不跑了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是一辈子的马拉松。学也许只上十多年,教育和成长却是一辈子的事。

  “稳住,我们能赢”!

  《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十):教育是终身的

  要谢谢罗胖,罗辑思维,得到,让我知道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包括硅谷来信的吴军老师。虽然我们私下会吐槽,有些内容这个人说过了,那个人差不多的意思再讲一遍,不过不管是谁,对于认知总是走在前面的。 大凡卓越的人,在事业上社会地位上取得成就,而做事的时候还特别懂得尊重他人,这一点在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除了作者,还详细说明了责任编辑,审稿编辑……说了出版社的地址邮件网址,还有读者服务热线、印装质量热线等。 这些内容就占了一页纸,在目录前面,密密麻麻,一般也不会用到,可就是很重要。用不用是我们读者的事,写不写就看作者或者说出版社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态度的表明,一本书的诞生离不开很多工作人员,这是纪念,也是感念。 旁边一页就写了一句话,却不得不引人思考——谨献给我的老师们。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因为一般人肯定是写献给读者,献给朋友这种,吴老师偏偏说的是献给老师,一方面是感念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难道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个人的理解,是对读者的推崇。 凡此种种都让我想到我最爱的节目《歌手》,正是这个节目让大家意识到乐队、编曲、灯光等这些岗位人员的重要性。唱歌是只需要歌手有实力,而呈现一场视听盛宴就要各个部门配合,加班加点都只是为了最终的好效果。这种精神让人感动,让人肃然起敬。 回首2017,真正开始自发主动阅读的第一年,看了二三十本书,一边看一边思考输出,确实有点心得。很重要一个体会就是,书那么多,质量参差不齐,时间又有限,要看就看真正优秀的学者写的书,保质保量,是真正心血的结晶,更是兼具深度和广度。 罗胖年终脱口秀说到一点,就是品味提高以后是降不下来的,看书也是一样,看过真正用心写的书,一般水准的书看起来会没有感觉。如果你时间很多,可能不会觉得什么,而时间有限的人就知道,内容是一部分,速度是另外一部分,两者同样重要。 在书中,不论是写序的俞敏洪,还是写前言的作者本身,都提到“教育是一辈子的事”。这和我之前看到的一个笑话类似,说的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一批人放弃了,一批人中途退出了,一批人失败了,总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用书中的话来讲就是,上学时竞争激烈,而毕业后还继续学习的少了很多。 个人也有这样的体会。在校时,觉得感情很坚固,可以持续几十年,踏上社会才发现感情很脆弱,可以因为一件事没有处理好而变淡。在校时,觉得读书很难,看不进去,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想学那门课,踏上社会发现主动学习是对自己好,也许不能马上增加薪酬,却是一种难得的良好品质,而且只有不断学习,才有上升的可能。意识到这点很重要,及时行动并继续下去更重要。 对于中上阶层的人来说,更多考虑的是去国外留学。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更关注“如何做人”,更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比如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对于国人来说正好可以互补,学习自己缺乏的,才能提升更快,才能全面发展。 不过,国外的学校也分三六九等,并不是去过国外就必然学到很多,有些也只是付出得多收获少。就像国内上二三流大学的一样,毕业以后发现工作不对口,或者薪资很低,心里不平衡,觉得还不如高中毕业上技校或者直接出来工作。 这是中国教育的缺失,也是中国父母的无奈。但这些年回头再看,我依然感谢父母当时坚持让我上大学,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专科毕业,我会很现实,可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本科毕业,有梦想,对自我有要求,才会在毕业以后,在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后,继续看书,不用督促,完全自发。 付出的学费很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从中低阶层想要往上发展,更重要的是财富的积累,所以掌握一门技能很重要。先有一份工作很重要。而这一点,作者也专门开了一章来说明。 虽然书讲的是选择大学,读大学的意义,但个人认为只要有一颗向上的求知心,都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没上过大学可以参加成人高考,没去过国外,可以吸收西方的教育理念。大学是一个人生阶段,懂得了就跨入另一个境界,不懂得,那么即便拿到学位证书,也只是表象。

大学之路 完整版 pdf_大学之路(第二版)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xkj/36139.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大学课件热门文章

大学课件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