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强调,要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势,把握成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成都落地落实。新津地处成都“南拓”和“西控”交汇地带,县域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属于传统农业区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精神,实现群众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向往,是新津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一,坚持以新理念再造乡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因此,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解决农村现代化的短腿问题,按照新发展理念再造乡村,让农村成为充满活力的地区,成为包括农业经济在内的多元经济协同共生的空间。一是做好乡村规划。由于过去对乡村规划重视不够、编制滞后等原因,农村建设千村一面,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缺、居住环境差、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需要用精准的规划引领乡村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乡村作为一个与城镇平等并行的经济社会空间,研究乡村在新时代所应具备的功能属性,坚持因地制宜、柔性建设,科学编制镇域、村域规划,植入产业空间、配套空间、村居空间、生态空间,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乡村空间形态。二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激发资源要素活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三权”分置改革成果运用,健全农村产权管理交易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产权股份化改造和运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乡村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区域。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广大的乡村地区是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国外知名乡村发展的共同特征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农业景观化。因此,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和修复传统川西林盘,实施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地景观和农业主题公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让乡村成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二,坚持重塑乡村产业形态。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重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因此,要把握当前农业规模经营不断发展、产业跨界融合不断深化、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的时代特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重塑农村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使农业成为和城市工商业一样兴旺的产业。一是推动产业互动融合。过去我们的农村产业比较单一、结��简单,农业与其他二三产业的关联度较低,农业综合产出效益不高。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发挥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功能边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对接,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提升农业农村经济活力与竞争力。二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可以弥补农业短板、解决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应通过组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等方式,提高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让分散的土地和农户集中起来,形成要素集中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把握好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避免脱离区域农业发展实际的规模经营。二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当前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仅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还需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扶持。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强化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用改革的力量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强化财政支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踊跃投入农业农村。同时,进一步完善用地保障、技术创新和运用、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有效注入现代农业发展。
第三,坚持改善乡村人口结构。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老龄化、空心化、原子化的发展困境。乡村振兴是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建立一种全新城乡关系。因此,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同步推进高素质人口、人才回流农村、回流农业,不断改善乡村人口结构,筑牢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支撑。一是培养三农人才队伍。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按照“一懂二爱”要求,始终把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人才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优秀干部到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村长助理等,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等,引导农民工还乡、大学生回乡、知识分子下乡,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三农人才队伍。二是强化创新创业带动。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样离不开创新创业。因此,我们应该在继续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就业、迁移进城、降低乡村人口占比的同时,着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向乡村聚集,打造乡村创新创业聚落和创业园,利用乡村资源禀赋,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非农产业,繁荣和壮大乡村经济,带动提升乡村文明风貌,使“双创”群体成为新时代的乡村居民。三是加强农民利益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警惕对乡村发展的乌托邦化,也要防止腾笼换鸟式的伪乡村振兴。我们应该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守住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在推动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注入的同时,加强农村产权保护,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多元市场主体与村集体经济共商共建共兴,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主体和受益主体。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思考
http://m.cubkforchild.com/jxkj/16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