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重来_《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2019-07-21 来源:经济著作 点击: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如果一切重来》是一本由马克•李维(Marc Levy)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一):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如果一切重来》马克·李维著

  《如果一切重来》这本书初版于2012年,是马克·李维的第十三部作品。2012年,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这类涉及到重生的小说还不多见。而在2017年的今天,这类题材的影视小说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度多到令人视觉疲劳。

  所以说,这本书吸引我的并不是书名,正是作者马克·李维本人。我很好奇,这位在法国文坛独领风骚的作家,连续12年把“法国年度最畅销小说家”称号揽入怀中的大咖,面对这么一个题材,又会勾勒出怎样一个别具一格却又打动人心的作品。

  安德鲁是《纽约时报》调查记者,人到中年,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和才华连连受到上司的赏识,在事业上逐渐游刃有余。而他正在调查一件足够引起轰动的独家新闻,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的他会有更大的成就。正在此时,他偶遇学生时代的恋人,几经辗转,终于求婚成功,爱情事业双丰收。然后就在婚礼前夕,他遇到了令他心动的女子,在婚礼当天,他对妻子坦诚相告,为此妻子愤而离开。

  一周后,他明白了妻子对他的重要性,准备挽回她。就在那天清晨,2012年7月9日,他在晨跑中遇刺,随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让他有机会修正自己的错误,弥补对最爱的人犯下的罪孽,重新来过,并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

  怀揣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却不能对人言,安德鲁突然有些失控,就连平时并不对盘的同事都发现了他的反常。就在这时,他认识了经验丰富的退休警官皮勒格。在皮勒格和好友西蒙的帮助下,他重新梳理了他身边潜在的危险:嫉妒心极强的同事奥尔森、他的调查对象奥尔蒂斯、将独家调查交给他的上司奥莉薇亚、因他的报道而受到伤害的人,包括两个月后与他成亲的未婚妻瓦莱丽。

  到底谁才是那个致他于死地的凶手?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与此同时,他继续参与到对奥尔蒂斯的调查中,作为一个新闻人,尽管前面有无数个未知的危险在等着他,可他仍没有退缩。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与时间赛跑。

  如果带着怀疑的眼光审视别人,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可真相往往会给你打一个响亮的耳光。对奥尔森的跟踪,对卡佩塔夫人的调查,和奥蒂尔斯的斗智斗勇,每一次在快要接近真相的时候,故事情节就会来一个大反转,悬念迭起,惊心动魄。

  作者将故事背景嵌入一个巨大的历史事件中,将时空、旅行爱情、悬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用了更多的笔墨来记录安德鲁对那场浩劫的调查,还原最真实的历史真相,而此时找出凶手反而并不那么重要了。

  今天恰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所以读这本书时感触格外深。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怎样去刻意扭曲那段历史,可真相永远不会被掩盖。而那些为了挖掘真相而付出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人,比如本文的主人公安德鲁,他们永远值得被尊重。

  “多少人曾梦想着能够从头来过,在他们快失去一切时将生活归零”,然而于安德鲁来说这只是一个幻想,那些倒流的时光,只不过是他负隅顽抗时在大脑中重演的片段。正如他的裁缝扎内蒂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并非现代的机器,只需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生活没有任何退回去的可能。”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不忘初心,不惧过去,也不畏将来,如此便好。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二):男主有点渣

  如果一切重来是一个常谈不衰的话题,因为生活中人总有不如意之事渴望能有重来的机会,企图改变命运获得新生。好吧,我还想说当我一口气把看完之后,发现自己居然没有看明白结局是什么,我就抱着疑问与书友交流终于豁然开朗,结局便是没有什么是可以重来的,世上没有后悔药卖,请珍惜当下生活,珍惜眼前人。 本书作者马克•李维在第一章用生动形象的语句陈述了安德鲁•斯迪曼遇刺过程,具体的说更是凶手如何一步步接近受害者,并最终完成刺杀行动。 接着,用了六章的内容给读者介绍了重来之前的剧情:《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和初恋瓦莱丽的重逢并准备结婚,却在结婚前夕在酒吧中对异国神秘女郎一见钟情并不可自拔,执迷不悟的认为找了灵魂伴侣,以至于在结婚婚礼当晚抛弃了妻子。安德鲁看到妻子来信写道,“失去了你,我等于失去了一个情人、一段爱情、一个朋友和一个兄弟。我恐怕要很久才能从这段悲伤中走出。愿你的生活过得精彩吧,尽管你令我如此痛苦,我还是希望你好好活着…”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决定挽回妻子的时候,在晨跑过程中被人刺伤,生命垂危。 接下来,便开启了安德鲁的时光倒流重生之旅。“应该有某个人,在某个地方,按下了一个奇怪的按钮,因为安德鲁•斯迪曼的生活刚刚退回到六十二天前”,他有了第二次机会让他找出谋杀他的凶手,挽回妻子的心,挽救自己的生命。我个人觉得故事精彩部分正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到底谁是谋杀他的凶手呢?是嫉妒他成就并沉迷于嗑药的同事弗雷迪•奥尔森,还是由于他报道揭露事实导致家庭四分五裂神学教授妻子波琳娜带着恨意的报复,甚至或是因为安德鲁背叛无法承受痛苦的妻子瓦莱丽?悬疑剧就此拉开帷幕,我就不用再过多透露了。 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可敬的新闻工作者,热切诚恳的追求事件的真相;从另一方面,从对待婚姻与女性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安德鲁也可以算是一个渣男,也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在社会事件调查中,他认真执着亲自奔赴事件发生地不论是亚洲还是南美洲阿根廷,认真严谨的写着影响他一生的新闻稿件。在女性看来,婚姻是非常神圣的事情,也是两个人相爱最好的证明。 安德鲁像瓦莱丽求婚的原因,有点令人唏嘘。文中写道“5月初,安德鲁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回来。他知道这次自己待不了很久,很快又必须回去工作。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让瓦莱丽原谅自己,除非吃完饭的时候,告诉瓦莱丽他想和她结婚”,这样的求婚理由如果让女方知道,我想很难同意这个求婚吧,我认为他对待婚姻的态度就不诚恳以至于婚礼后随随便便就可以悔婚,更或者我该夸作者把安德鲁这样一个人活灵活现的呈现到的读者面前,体现了作者文笔的精准。 主人公的另外一个渣点,在对妻子心怀愧疚时前往阿根廷进行调查工作,并于女服务员玛丽莎在汽车苟合(请原谅我用这个词)。玛丽莎说“你就要结婚了,而我也是,所以我们不会有坠入爱河的危险的”,之后安德鲁就很配合的完成了彼此身体的合作,事后想起了对爱人的愧疚,却是女方玛丽莎帮他开脱“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两个有默契的成年人之间美好的一刻而已”。作者是想表达不少男性还是属于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如果一切重来》故事生动,内容丰富,我的确看到了全球化作者给我们带来了惊心动魄与激情包裹的动人故事,更多的内容还得大伙细细品读。生活没有重启按钮,所以请珍惜当下!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三):无论悲喜,人生没有如果

  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所著的《如果一切重来》自2013年7月第1次出版以来到今年已经历经了9次印刷,我看到的版本就是2017年12月再版中的一本。如果你和我一样对马克·李维的名字感到陌生,那么提到他的另两部作品《偷影子的人》和《伊斯坦布尔假期》你一定不会陌生,即便你没有读过这两本书籍,我想你也在各种网购网站或是书单中见过这两本书的名字。

  马克·李维,法国作家,作品热销49个国家,总销量超过4000万册,连续17年蝉联“法国十大畅销书作家”,被称为法国的丹·布朗(丹·布朗,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等)。

  这本在法国每60个人就有1人读过的《如果一切重来》讲述的是一名供职于《纽约时报》的记者安德鲁·斯迪曼在晨跑中遇刺,匪夷所思的是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回到了两个月前,命运给了他一次为自己找到杀害自己凶手的机会。而正是这两个月的时间让他重新了解了那件让他文章能获得多个头版的丑闻,也让人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不堪。对与错、善良与邪恶到底该怎样判定,安德鲁在回到从前的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身边的同事,也知道了一些自己不曾知道的事情,也一改平日的行事作风,让之前与他针锋相对的同事也感到诧异。

  安德鲁在重新回去的两个月的时间内,用不同以往的方式重新过了被刺杀前的两个月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安德鲁对自己周围人产生了怀疑,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对自己在与未婚妻结婚前精神出轨而感到后悔,也在找寻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结婚前那几次貌似不经意且令他无法忘怀的邂逅的真相……在回到过去的两个月内伴随安德鲁的除了越来越近的刺杀时间外,还有无法避免的恶魔和无法避免的疼痛,最终安德鲁还是被刺杀了,而迎接他的却是48小时的生命观察期,留下的是未婚妻和挚友在医院的担心和泪水。

  在《如果一切重来》这本书中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安德鲁与读书时期初恋重新邂逅的美好爱情、也不是安德鲁从一个发讣告的临时工到占据《纽约时报》头版的优秀记者的励志转变,在这本书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悬疑和推理。与书的题目给人不同感觉的悬疑题材,也让人在合上书后对战争和人性的的思考。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们会不会做出与之前做过同样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绝对无悔的人。我们无法经历书中主角的惊险刺激的人生,但我们也有不想追忆的过往或令人追悔的瞬间,合上《如果一切重来》这本书,我们会再一次认清现实:无论悲喜,人生都没有如果,无法后悔也无法重新选择。公众号:t'p'p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四):一切都会过去,不会重来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勉强可以归在悬疑类的小说。马克李维又一次用他绝妙的才华给我们展现出一部精彩绝妙的故事。

  文章的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悬念,《纽约时报》的记者安德鲁在晨跑时被一个陌生人杀害,醒来时他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两个月前。于是,他充分利用上天又一次给他的这两个月的时间来调查一桩丑闻的真相,来弥补他之前对他的爱人犯下的错误,来调查杀害他的凶手。

  忍着好奇心一点点的看下去,发现马克李维真的是给挖了好大好大的一个坑,看书的过程中我有无数次的想翻到后面看看到底谁是凶手。每一次安德鲁做噩梦,梦里的场景真实到我都信以为真,一直在猜测到底谁才是真正杀害他的凶手。而且不禁要感慨一下命运的神奇与残酷,让一个重生的人再一次面对不久之后别人对自己的谋杀,这真的是一个慢慢把人逼疯的过程,难为安德鲁还能耐得下性子来慢慢调查,当然这是部小说,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来想事情了哈。可是呢,最后一句话“瓦莱丽在病床旁为他朗读了全文,而安德鲁还是一直没有醒来(全文完)”这句话,我真的是无言以对了,原来所有关于醒来的调查,所有安德鲁再一次经历的事情都是虚幻的?或者是玄幻的?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安德鲁躺在病床上的大脑风暴,我已经是彻底的晕了,好吧,反正看书的过程是很紧张刺激的,我想这就足够了,至于结局,只能祈祷未来的读者们不要太早知道的好。

  文中安德鲁关于阿根廷的经历,尤其是关于那桩丑闻的调查和描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我个人感觉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必要描述的那么详细,但不得不说这部分的内容同样给人留下了很深刻却很沉重的印象。虽然我们处在了一个相对平和的世界,但是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仍然充满着杀戮与谎言,每每看到这方面的内容,我禁不住的祈祷世界和平,人们平安幸福。

  书里有几句很有意思的话,我发现我觉得很有道理,比如“生活并非现代的机器,只须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演一次。没有任何退回到过去的可能,我们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这句话,在书里出现了两次,每次都被我标出来。比如“一切都会过去的,生活只是一场百分之百必死的疾病。但我,我不知道不可避免的那一天究竟什么时候到来,我也无法推迟那不可避免的结局。”这两句话,作为一个重生的人来说,我觉得这真是非常符合他的心路历程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无法重新再走一遍人生历程的人来说,这更是有很大的启示。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我几乎都是一口气看完的,全书的节奏很流畅,每一个节点都环环相扣,除了结尾部分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之外,其他的部分还是很精彩的。作为休闲时刻的读本,还是可以翻开来享受一番的。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五):一切没有重来

  马克李维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在kindle买了他很多部小说,然而一本都没有读过,包括最著名的《偷影子的人》。所谓买书如山倒,读书入抽丝,这本书算是我阅读的第一本马克李维的作品,并且比预想的要好看,三星半。如果非要挑毛病的话,我只能说马克李维的系列书籍封面设计都不是很好看啊……

  这是一本“伪”推理小说,虽有悬念,但多是为了剧情服务,更多的情节还是为了引出阿根廷案件。阅读过程十分流畅,适合闲暇之余打发时间。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从底层做起的新闻记者安德鲁,从写讣告的助理记者一步步成为优秀的新闻记者,一篇曝光非法贩卖-领养幼儿的新闻,让他迈入知名记者的行业。事业一帆风顺的同时,他偶遇了自己中学时候的暗恋对象,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美好的未来在向他招手。然而一切戛然而止,晨跑时他被人暗杀了…

  剧情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我很不知所措,安德鲁从天堂跌到地狱,结婚前夜遇到一见钟情的陌生女子,魂不守舍的结完婚就跟妻子坦白、分居,好不容易斩断情丝想要跟妻子重修旧好,却在路上被人谋杀了……

  ——剧透分割线——

  故事从这里开始转折,在安德鲁以为自己要死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他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在这短暂的、失而复得的两个月内,他要珍惜和妻子的感情,要继续调查死前没有完成的阿根廷事件报道,还要找出刺杀他的凶手。

  作者布了很多烟雾弹,我一度以为凶手是被他抛弃的妻子,没想到又出来停车场袭击的教授大叔,还有存在竞争关系的毒虫同事,教授大叔的妻子更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反转又反转的安排和奈斯博的《雪人》十分相像。

  其实故事发展到这里,虽说是多线叙事、再三转折,但情节还是略平淡的。而在前文中一而再再而三被提及的男主布宜诺斯艾利斯之行,才是精彩所在。因为夹带了阿根廷黑暗独裁统治的私货,全书的后半部分可读性明显增强,最后安德鲁冒死查出来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阿根廷的案件和安德鲁之前亚洲被拐儿童的报道相互呼应,如果能更深入的探讨一下,就像东野圭吾的系列作品了。

  不那么狗血的是,原来安德鲁并非真的穿越回过去,一切仅仅是死前的闪回。不过放心啦,安德鲁并没有死,作者的另一本书《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中,安德鲁还会再次出场。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六):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可惜只是如果

  《如果一切重来》(Si c'était à refaire)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的一部小说。

  说到作者马克·李维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很多人都听过或者读过《偷影子的人》、《伊斯坦布尔的假期》、《假如这是真的》等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法国的著名作家马克·李维。马克·李维被誉为法国的国民作家,他每年所出之书皆引起法国书市旋风,每本小说都荣获当年度销售排行榜冠军。他不但长踞法国年度销售排行榜宝座,更连续十一年蝉联「法国年度最畅销小说家」。此外,其影响力不局限在法国,更如海啸般席卷全世界,获得全球读者一致好评。譬如在德国,其作品销量共计超过两百万册。

  《如果一切重来》是其创作的第13部作品。这部小说讲述了《纽约时报》的记者安德鲁,就陷入了书名一样的人生困境。他在和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前夕,疯狂地迷恋上一位在酒吧里邂逅的神秘女郎,并在婚礼当天抛弃了妻子。后来,当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决定挽回妻子的时候,却在2012年7月9 日清晨的晨跑中遇刺,随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生命危在旦夕。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他有两个月的时间调查阿根廷独裁期间一桩丑闻的真相,弥补对最爱的人犯下的罪孽,并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他用62天时间,挽回错误,让一切重来。

  因为重生,安得鲁再次面对新婚之夜前令他神魂颠倒,一见钟情的女子这次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欲望,避免了之前对妻子犯下的错误,决定给妻子以幸福。正是由于第一次对妻子犯下的错误,带给其巨大的伤害,因此这次重生后他经过了慎重考虑,说出了:“也许日后我对这次没有结果的偶遇会一直念念不忘,但是我已经做出了选择。人一生的所爱,是和他共度一生的人,而不是他梦想中的那一个。”从而避免了对妻子造成的巨大情感伤害。

  如果一切重来,可惜现实生活中没有如果。读到小说的最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安德鲁所谓的重生,不过是其在救护车上因为强烈的求生意志将过去两个月所做的事和接触过的人在自己脑海中用仅存的意识再次迅速回放了一遍。现实中的安德鲁手术后一直昏睡在医院的病房里,并没有机会对妻子表达其深深的歉意。

  也许正如书中所说:“生活并非现代的机器,只须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没有任何退回到过去的可能,我们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罢了。毕竟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假设,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对待每一次选择都应该慎重,因为一切不能重来。

公众号:鼠小闹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七):真实的生活无法重来

  1.

  《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在结婚前夕对另一个女人一见钟情。因为不能隐瞒未婚妻任何事情的承诺,安德鲁在洞房夜对妻子坦白。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早晨,他如同往常在街上晨跑。他下决心要赢回妻子的心。可是,不遂人意,他遇刺了。

  后来的故事便是说他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了,他回到了六十二天前的生活。“重来”的生活里,他还未向女朋友求婚,还没去阿根廷进行二次调查。

  这是许多人梦想着、却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人生重来一遍。这样的好事发生在安德鲁身上。于是他决定利用上天给他的第二次机会,调查一桩历史丑闻的真相、弥补对爱人的犯下的错误,并且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

  安德鲁将穿越的事实告诉了两个人,他最好的朋友西蒙,曾打过交道的退休警官皮勒格。皮勒格警官帮安德鲁梳理和筛选嫌疑人名单,而西蒙则暗中监视安德鲁身边的最可能嫌犯——安德鲁的同事弗雷迪·奥尔森。

  安德鲁前往阿根廷,继续寻找一个叫奥尔蒂斯的人。此人是1976年阿根廷大屠杀中的一名飞行员。他驾驶的飞机专门把所谓的反派分子运送到海上,将他们投入大海。

  在朋友、朋友的家人帮助和谋划下,安德鲁顺利找到奥尔蒂斯。然而在奥尔蒂斯口中,他听到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奥尔蒂斯并不想成为一个杀人机器,他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服从上级命令。请辞后,奥尔蒂斯领走了其中一对受害者夫妇的女儿,玛利亚·露兹,将其抚养长大。

  安德鲁回到美国,写报道、结婚。婚礼上,他收到一张照片,惊愕地发现一个真相,他的上司奥莉薇亚就是那个被领养的女孩玛利亚·露兹。他跑上大街,遇到那个曾让他一见钟情的美丽女人。那个女人,其实是奥尔蒂斯的女儿安娜,玛利亚的妹妹。她露出袖子里的刀具,走向安德鲁。

  在“重来”的生活中,安德鲁还是难逃一刺。然而,真实的生活哪里有“一键重来”这样的事情呢。他遇刺后的一切,不过是他意识里的幻想。

  作者马克·李维借安娜之口,说了这么一番话:

你以为自己可以重生?以为生活真的将你送回过去,给了你第二次机会?我可怜的安德鲁,你根本不明白。你所有的不适、你的噩梦、背部的剧痛感、如影随形的寒冷,还有每次当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时让它重新跳动的电击疗法……自从挨了我这一刀后你在这辆救护车上负隅顽抗死命挣扎,你的血正在流尽。你一直在挣扎,不断回忆,重组过去,不遗漏最微小的细节,因为你想弄明白整件事……

  这段话,其实也是“重来”的真相。

  生命垂危之时,安德鲁梦想一切重来。于是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印象中的诸多细节不断闪现、重组,他幻想自己重生后的故事,幻想了一个真相,幻想他和妻子和好。昏迷后的三十分钟内,他幻想了两个月的生活。

  我想,是否可以将这种幻想当成他潜意识里的想法。在他内心深处,他最信任、最依靠的两个人,是最好的朋友和一个警官,而没有妻子。他甚至借由警官的猜测,把妻子也划入“嫌疑人”之列。他的上司告诉他奥尔蒂斯这条线索,指引他去调查这个人。他自然而然把这个人设定为坏人。然后找到他之后,他又为这个“坏人”换了一个“无可奈何、只想岁月静好”的人设。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认为是自己的上司。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他是上司奥莉薇亚的一枚棋子。因为她的一句线索,才引来后边那么多的调查。

  安德鲁认为一切事故的源头来自他的上司。如果是我们经历安德鲁的事情,潜意识里,我们会觉得谁是那个boss呢?

  2.

  马克·李维的这本书有几个标签:爱情、悬疑、推理、时空旅行、温柔、悬念、激情。被法国媒体称为“近年来最令人惊叹的作品”。我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没能读出它的好。时空旅行是一场幻想。爱情的这条线并不吸引人、也不新颖。悬疑和推理,不过是安德鲁借由别人的帮助一步步找到奥尔蒂斯,然后凑巧地发现,与奥尔蒂斯有紧密关系的人竟然是自己的领导和一见钟情的女人。至于温柔、悬念和激情,我真的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总而言之,梦一场的故事。最好的一段话是裁缝说的:生活并非现代的及其,只须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没有任何退回到过去的可能,我们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八):当然,这次没能“重来”

  读了马克·李维几部作品以后,以为他的作品大概也就如此了,一如《倒悬的地平线》《与你重逢》《伊斯坦布尔假期》一样,总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至少也是一段情真意切,却没有想到,在《如果一切重来》中,会看到一个集时空旅行、悬疑、爱情于一身的故事,虽然结果仍然不会有什么惊奇之处——毕竟不是科幻——却仍然不禁让人在失落之余有一丝庆幸,真相,毕竟还是最终得到了!毕竟,一切重来的前面还有一个“如果”;真实的世界里,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如果”等着准备吃后悔药的人们呢!

  美国一家大报的记者安德鲁·斯迪曼,在街头邂逅高中时的女友瓦莱丽·兰塞。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那一天,他在另外一家酒吧遇到了一个令他一见钟情的神秘女郎——而安德鲁与瓦莱丽就此陷入冷战。还没等到和解的机会,安德鲁就在晨跑时遇刺。结果当然就此注定了——安德鲁死了!但故事在此刻却刚刚开始。因为,马克·李维说,如果一切重来,那又会怎样呢?!

  倒在了血泊中的安德鲁,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没死,而且时间竟然回到了两个月前。难道这是一个科幻故事吗?!不管是或不是,总之,安德鲁得到了一个寻找他之所以遇刺的真相、找出凶手的机会!当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挽回对妻子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过!不过,留给安德鲁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并不多,仅仅有六十二天的时间!

  接下来,马克·李维离开了他讲爱情故事的轨道和节奏,他开始讲一个充满悬疑的侦探故事;而安德鲁,就是那一个试图找出真相的神奇侦探——当然,他必须与留给他的有限的时间比赛,看谁能跑到前面!在《如果一切重来》中,马克·李维以及他的作品变得似乎陌生起来,很难让人感觉到这是那个熟悉的马克·李维在讲着一个马克·李维式的故事。

  为了讲好这个悬疑故事,马克·李维把情节的时代背景设置为1970年代的阿根廷军政府执政期间,而安德鲁则是一名调查记者。由此,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与时间赛跑。在安德鲁遇刺前,他曾多次来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而他的遇刺,到底是与瓦莱丽的前男友有关呢,还是因为他的调查有意无意间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了呢?!

  如果对故事的时代背景不那么熟悉的话,迅速读懂《如果一切重来》的整个故事并不容易。阿根廷军事独裁统治时期,军政府针对反对派发动了“肮脏战争”,并设立了多个监狱。其中,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酷刑中心“五月营区”最为臭名昭著。当时这里关押着4000多名反对派,他们在营区遭受了残酷虐待、绑架甚至暗杀,许多人最终下落不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最后存活下来的仅有不到50人——当然,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在“五月营区”设有一个秘密的分娩中心,被关押着在那里的孕妇所生的孩子都被军人家庭强行收养,在对自己父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长大。

  所以,所谓“如果一切重来”,在马克·李维这儿,并不限于只是想说安德鲁与瓦莱丽之间的爱情,也是发生在奥尔蒂斯与他所收养的受害人的女儿玛利亚·露兹之间,还发生在袭击安德鲁的卡佩塔教授和他收养的宝贝女儿之间……卡佩塔教授把自己收养的宝贝女儿毅然送回到她的亲生父母家里,结果自己却是妻离子散;假如一切可以重来,他还会这样做吗?!当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自己的原因被绑架,阿尔伯特却没有为了儿子去自首,假如一切重来,他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吗?!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后悔药可吃,所以马克·李维才设计了这么一个“如果”。而在追索这一个个“如果”的过程中,熟悉的马克·李维仿佛又回到了熟悉他的读者们面前!在这个意义上来评价《如果一切重来》的话,可以认为,这才是这部小说之所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地方——比单纯的爱情婚姻更曲折动人!

如果一切重来_《如果一切重来》读后感精选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jwk/35597.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经济著作热门文章

经济著作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