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火线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

时间:2021-07-14 来源:考试类 点击:

《火线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

  《火线 第一季》是一部由克拉克·约翰森 / 彼得·梅达克 / 克莱门·维果 / 艾德·比执导,多米尼克·威斯特 / 约翰·道曼 / 伊德里斯·艾尔巴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一):The Wire S01E07 这段台词笑死我了

  (Both are a bit drunk)

  McNulty(M): You know why I respect you so much, Bunk?

  unk(B): Eh?

  M: It"s not cause you"re a good police. Cause you know, fuck that, right?

  : Fuck that, yeah.

  M: It"s not cause when I came to Homicide, you taught me all kinds cool shit about... I don"t know, whatever.

  : En, whatever.

  M: (seemingly seriously) It"s cause when it came time when you to fuck me...

  : (being curious)

  M: You were very gentle. (当时就笑爆了XD)

  : (seriously) You"re damn right.

  M: See, cause you could have hauled me out of the garage...(Po主已经⊙﹏⊙了...想象力真丰富!) and just bent me over the hood of a radio car.(小Naulty乃是来真的么?!) (lovingly) But no, you were very gentle.

  : (think for a moment) I knew it was your first time. (●﹏●Po主已阵亡,两个五大三粗的警察大直男乃们够了!) I wanted to make that shit special. (→_→)

  M: (like being spoiled)It was man. It fucking was.

  (在这么严肃的剧里看俩糙汉eye fuck真心受不了啊╮(╯3╰)╭)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二):杀死一个脸盲患者

  去年临近圣诞的时候在大奶神的电脑上看了一集,但因为只有英文字幕,几乎就没看懂,人物太多,我又对黑人极度脸盲,就没有觉得太好看。过年时候找到了带中文字幕的版本,认真看了,真的是认真,看的时候几乎都没在干别的事情,把电视剧当做电影在看。而它也确实值得。

  我觉得最妙的地方——尽管许多人最为激赏的是the wire中形形色色、各领风骚的人物——是快速切换的视点(每一个片段都不超过5分钟,一集60分钟的电视剧甚至达到二十多个转场,在叙事上形成了一种凌厉利落的剪辑风格)和层层勾连的叙事链条。尽管第一集中的戏份大多聚焦于dee和mcnulty身上,让人误以为这会是一个经典的警匪片框架——从警察的角度说一些事情,从罪犯的角度说一些事情,从他们都不知道的角度说一些事情。事实上,火线是没有主角的,如果我们一定要把最后一集中mcnulty的被放逐和dee进监狱而他的手下用昔日他教他们的方法去管理新的小喽喽视为某种叙事上的咬合、某种对命运招摇过市的轮回的话,那么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是主角。故事从他们开始,从他们结束。

  火线中有太多的伏笔被微微埋拢于扎实的细节之下,观影快感的一大来源便是在注目某个情节时,揣测到它所要表达的人物性格的隐藏面、未说出的故事和对之后发展的影响。尽管碍于电视剧的结构,某些伏笔过于显白或尚未完全成熟就已经昭彰。正因如此,the wire虽然是顺时讲了一个破案(剿匪?乌龙山??)故事,但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是线性叙事,那野心勃勃而又华丽深邃的大网将观者同人物收于一处、编于同境。

  印象比较深的是这几条叙事链。

  一条是法院、警队、议会、药监局乃至FBI间盘根错节、暗潮奔涌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之线。第一集中,McNulty就以惹事精的形象出现,他借助法官之力把事情闹大,之后数次特案组也是靠着法官的插手把案子推演了下去。此后法官为了竞选开始收敛手脚,这让McNulty一行不得不转去寻找FBI,结果面临更大的悲哀。一方面,警队高层要同其他政府机关斡旋,另一方面,警队内部又存在着上级压死下级的权力结构。Daniel便是这两方争斗的核心,如果说McNulty和Kima是打手、Lester是一个出力的观察者、愣头青二人组和波兰女婿是炮灰,那么Daniel便是一个尴尬的领袖——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带领这帮心怀鬼胎的手下的呢?又怎么应付着上级钓鱼钓鱼再钓鱼的十二道金牌的呢?更精彩的是,McNulty借FBI小伙伴之口得知了Denial并不干净,他的账上有几十万美元的不明来源款项,可到最后第一季也只是暗示了那同他家庭对他仕途的运作有关。他被老婆带着去觥筹交错的酒会,人模狗样地和身处政治高位的同僚或上级social时,是不是想着宁可被McNulty暗算呢——因为Daniel心里还有一个好警察,这个好警察紧紧抓着他的裤管,不让他亮着屁股同流合污、爬上高位,让他给被波兰女婿打瞎眼睛的小孩递上名片、催促着他为十几具冰冷的尸体找一个公道、逼迫他管着Wallace这个小孩并为他的死而自责。The wire的高明之处,便是一面火力全开地嘲讽administraion chain的荒谬和上层的腐败(那裹挟着尿液的屎团子滚下山坡,从西西福斯身上哗啦啦碾过),比如Kima重伤时来慰问的上级随便找了个人便亲切并沉痛地开腔“Leteniutant”,一面却又似乎漫不经地流露出了几撇温情,比如在McNulty因听到Kima中弹的音频不可抑制地呕吐时,是一直讨厌他的Rawl对他说混蛋,世界并不为你而转,为他脱卸开责任(当然,这毫不妨碍Rawl在案件结束后把McNulty踢去了他最不想去的地方)。最后,Daneil升迁失败,McNulty被流放,Avon被轻轻处罚,Stringer继续他的事业,特案组在体制内一败涂地,甚至都没能成为一颗毒瘤让它痛上一痛,全无理想主义却最是将激昂压抑到了最深处的鲜艳决烈之歌。

  另一条是我更喜欢的,也即是Dee同毒贩家族之间的血浓于水、但他本质上又不够毒贩的痛苦的自我认知之路。the wire的开头便是打死了人的dee通过毒贩叔叔的运作被无罪开释,此后他被下放到了low rise,开始苦心经营自己的小地盘。在那里他教会了不懂做事规矩的手下如何高效科学地贩毒,用下棋打比方教给Wallace和Boodie做人的道理。一个被流放的二代建立自己的罗马,但他并没有将军的身份和魄力(不然也不会惊慌失措就打死个人吃官司)。在释放后第一次去Orlando向Avon道歉时,他甚至不能给buy me a drink buy a drink——一直到第三集,因为low-rise业绩卓越,他拿到了奖金,才第一次给buy me a drink买了酒,并且向她夸耀自己是uncle的左膀右臂。钱并不能让Dee满足,真不知道他从哪里得知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东西的存在—比如不是只会吵着让他给买大房子的姘头,比如在西餐厅安稳而自信地吃一顿晚饭而不是尴尬地错拿了sample dessert—也许dee曾经上过社区大学又被退学了?Dee的野心始终被对Avon的恐惧所钳制,而那上面又含情脉脉地绣上了家族的血脉。在牙买加人提议同他单干时,他未尝不心动,但最后还是告诉了Avon,于是被看不起。这种看不起对于二代而言恐怕是一种普适性的隐痛——在获得了父辈荫庇,更便利、安全升上高位的同时,却也意味着铰链的存在,才华、能力乃至运气,都不会被视为实力的一部分,而更多被归因为出身的优势;而忠诚、谨慎与克制也不会被当做魅力为成功背书,反却被暗暗下了奴性的标签。Dee参加的那个死了buy me a drink的同事的party,被叫出去买酒,买就完回来发现party已经散了,他忍着不快说朋友们不仗义,但他心里是清楚那鸿沟的所在的——他和他们终究玩不到一起,分不清究竟是因为他那可悲的贵族血统(Holy Dee?)还是因为未一刀刀挣上来的他良心未泯。所以最后Dee原本做污点证人的计划也就不难以理解了——完全背叛家族,是他唯一获得自我的方式。但事实上家族却是他自我中最深刻且广邈的一部分,甚至是他的全部。男扮女装的妈妈最终让Dee为Avon定罪,以20年徒刑换取家族——这个和警察局如出一辙的体制——的继续运转。

  Dee象征着子一代的成长之路,而这条年轻人的成长之路,如同一面圆镜,矗立在两个世界的交汇处——在那里,警察局和毒贩集团作为体制殊途同归,警与匪因为年轻和对世界的不解,而显现出人作为本质的相同。在Avon集团中,dee的平级丧命街头、被捕入狱抑或飞黄腾达,他昔日的手下,Wallace、boodie等小nigger分道扬镳,或死或生。在特案组内部,则是愣头青二人组在误解之下决意贪污,原本平等的他们因为警衔的不同而产生龃龉,以及波兰女婿刚到来时的色厉内荏、急于争功,在被Lester发现做案头功夫的才能后露出了被缴枪后的第一个真心的笑容(还让人感动的是,波兰女婿破解了毒贩的BB机密码后,McNulty结结实实地吻了他的嘴一口;以及上级要走特案组的人时,点名了lester和波兰女婿,却是说留下这两个废物时,Daniel嘴角那抹“你这个傻逼”的自得)。第一季的最后,Poop把昔日Dee教他们钱货分开的方法吼给新的收钱小nigger听,愣头青则在训诫新来的小警察,年轻人生生不息,作为体制的燃料最后蒸发留下些渣滓。

  只有一些人会是例外,而这些例外正是这片中最光华灿烂之所在。至少在特案组中,就有McNulty,Kima和Lester三位。还有Ronnie,虽然因为McNulty得罪了Levy曾让她为自己的仕途焦虑不安,但当她明白这个案件的价值和自己所出的力后,立刻在停车场就兴高采烈地上了McNulty。甚至Ormar和Bubble,这两个毒瘾者也异类得漂亮而真切,既是problem maker又是problem solver的糊涂的存在。

  The Wire这样的作品在国内没有很火,可能是因为要看它不可以三心二意,一边玩手机一边看,很容易就觉得不好看。当然更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对黑人都比较脸盲,尤其是小喽喽们惊鸿一瞥犯下大案,却有有名无姓,难言记忆。

  而且虽然觉得第一季很好看,我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有时间看第二季了。我是不是也应该认命呢,接受生活,就是这样无法松懈,并永远在无法得到的欲求中受折磨的真相。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三):从《火线》看美国社会五

  麦克纳尔蒂和费伦法官议说巴克斯代尔集团的事情,彻底暴露了巴尔的摩警局的低效和无能,同时也犯了“官场”之大忌。在行政系统,当你发现你工作的领域出现了严重问题,应该找你的直接上级,而非上级的上级,甚至其他部门的上级反映问题。

  麦克纳尔蒂的一顿抱怨让警局领导丢尽了颜面,何况费伦是个法官,且在政治领域有影响力,可以影响警局上层的仕途。所以,回到警局之后,麦克纳尔蒂的直接上司、凶杀部警长(major,管一个部门或一个分区的局长)罗尔斯(Rawls,此子深谙为官之道,后来先后出任巴尔的摩警局副局长、马里兰州副总警监)直接用两根中指欢迎了他(见图)。此时,罗尔斯等人因为对巴克斯代尔集团一无所知,已经被副局长痛骂了一顿,只有把火气撒在麦克纳尔蒂头上,罚麦克纳尔蒂通宵写关于巴克斯代尔集团的报告,每段案情前还要加上“圆点”。这前后的一段对话,直接让我笑尿了。罗尔斯:副局要求在八点准时看到桌上的报告。麦克纳尔蒂:报告?罗尔斯:干净、不许有错字。弄得好一点,署上我的名字……在罗列案子时,每段前面加个圆点,副局长喜欢圆点。麦克纳尔蒂:对不起,警长……(过了一大会儿,麦克纳尔蒂的直接上级警督-lieutenant杰■兰德斯曼进来) 兰德斯曼:警长打电话到我家,说我应该早点起来看你的报告。麦克纳尔蒂:我打上了圆点,副局长喜欢圆点。(哈哈,太逗了。见图)兰德斯曼:去你的“圆点”(Rawls:Deputy wants a report on his desk at 0800. Mcnulty:a report? Rawls:clean,no typos.make it look right,then put my name on it......and when u list the cases,put a little dot next to each one.Deputy likes dots.....Landsman:Major calls me home,says i should get in early read over ur shoulder. Mcnulty:it’s gots dots.Deputy loves dots. Landsman:fuck u and ur dots.)

  不爽归不爽,法官关心的事还是得办,但同时又不能办得太好,如果麦克纳尔蒂所说的那十几件凶杀案都落了实,岂不恰恰坐实了警局领导的无能。如果此案背后牵出“大鱼”,更不得了。为此,副局长伯勒尔(Burrell)想出了个绝妙之计,首先为巴克斯代尔案成立专案组,表示对此案高度重视,其次给专案组配备最烂的设备和办公地点,再把各部门的“废材”一股脑塞进专案组,其中包括车管所(auto unit)的普雷兹比鲁斯基(Prezbylewski,简称prez,普雷兹),东南分局警长瓦切克(valchek,波兰人,第二季有不少戏份)的女婿,对枪械天生排异,刚到专案组报道就因为疏忽在办公室放了一枪;波克(polk)和马洪(Maphone),财产犯罪科的两个醉鬼,十年未办过案子,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推卸责任和提早退休,为此甚至不惜自残;缉脏科的莱斯特(Lester),一头病猫,“自己枪都不一定能找得到”(丹尼尔斯语),上班整天干自己的私活(雕刻玩具家具)。专案组的头头则挑选的是缉毒部(Narcotics)的警督丹尼尔斯(lieutenant Daniels)。丹尼尔斯是个年轻的警督,黑人,有法律学位,善于做人,所以在警局中大有前途,他自己也比较有上进心,一直争取做到更高的位置,但同时丹尼尔斯也是一位有着警察精神的人,努力想办几个漂亮案子,扭转巴尔的摩的治安形势,他对警局的办案模式早有疑虑。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伯勒尔等发现了丹尼尔斯的野心,便于控制。专案组刚一成立,伯勒尔就找到丹尼尔斯面授机宜,要求此案用钓鱼的战术(buy-busts,派便衣买毒品,然后抓人)速战速决,既要找几个巴克斯代尔集团,又不要求有惊喜。

  此时,专案组能用的警员实际上只有三个,一个是丹尼尔斯手下的得力干将,前面介绍过的缉毒部的吉玛(kima),一个是凶杀组的麦克纳尔蒂以及丹尼尔斯死乞白赖从其他地方讨来的西德诺(sydnor)黑人小伙。至于缉毒部的逗比二人组卡弗(carv)和赫克(Herk),也来了专案组,虽然也有一定的侦查能力,但通常情况下难以担当大任。因为人手奇缺,丹尼尔斯甚至跑到检察官朗达(Rhonda)那里,希望检察官办公室对警局施压,以便给他些能用的人(美国,检察官和警察的关系很密切,检察官相当于警察的律师。从检察官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 State’s attorney or district attorney )。结果,只得到了一句“make lemonade”(凑合着用吧)。

  专案组的前途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四):从《火线》看美国社会二。

  上篇讲到巴尔的摩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治安和毒品问题,《火线》开头就是一起谋杀案。一个诨名snotboogie(鼻涕虫)的黑人青年被射杀,被杀的原因是,“鼻涕虫”经常参与街头赌博,每次等到地上堆满赌资的时候,“鼻涕虫”就会伸手抢钱,以前,赌徒们都是打他一顿了事,这次却因此被杀。奉命调查此案的麦克纳尔蒂问目睹此事发生的一个黑人:“I gotta ask u.if everytime snotboogie would grab the money and run away.why would u even let him in the game?”(我想问你,既然每次鼻涕虫都会抢钱,为什么你们还让他来赌?)这个黑人的回答很经典:“Got to.This America,man.”(必须的,这是美国啊,老兄。)如同后面(第一季第一集14分),麦克纳尔蒂问法官费伦为什么不把斯俊格(stringer bell 贩毒集团军师,二号人物)、维贝(wee-bey)和萨维诺(savino)等人清除出法庭,免得这些人恐吓操纵证人(这几个杀手的出现会给证人造成心理压力),费伦回答:“on what basis?it’s an open court in a free country of laws.”(凭什么?这里是自由国度里的一个开放法庭——如没有特殊原因,美国庭审可随意进入旁听,包括最高法院),麦克纳尔蒂的回应则更牛,他开玩笑的说:“I thought it was baltimore”(我认为这里是巴尔的摩,潜台词这里治安问题这么严重,应该用特殊办法)

  无论黑人甲还是费伦法官,强调的都是一点,美国是个自由的国家,只要在法律限度之内,没有任何人能强迫或阻止你做任何事情。但是,自由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善用自由、善待自由。有了持枪自由,就有人拿枪滥杀无辜;有了言论自由,就有人大肆宣传种族仇恨而不受限制;有了集会结社自由,雅利安兄弟、新3k党这样的组织也能合法存在;而保护公民隐私的自由,使得恐怖袭击和有组织犯罪在美国比很多国家容易的多。(持枪权受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护,作用是为了保障民众在遭遇强权政府迫害时,有反抗的能力,来源于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民众的经验)自由往往是以安全为代价的。

  最近,因为章莹颖案,引发了关于美国社会安全问题的讨论。在我天朝,不要说48小时,恐怕24小时之内案子就能破掉,而且犯罪嫌疑人百分百能够认罪。而美国当地警方包括FBI迟迟十几天没能抓获嫌疑人,是美国警察无能还是我国政法部门特别高效?我想都不是。稍微了解美国司法体系的都知道,美国警方的办案手段受到一堆保障公民自由的法律的束缚,所以有时候显得特别无奈,一些地区的治安也由此变得特别的差(原因之一),比如巴尔的摩(这点我们在之后火线的剧情中将屡屡看到)。

  正是由于巴尔的摩、底特律这样的问题城市存在,加上近些年由于恐怖袭击和校园枪击等刑事犯罪增多,美国人在安全和自由之间也开始摇摆不定起来(这里只讲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与政治自由,至于个人的经济安全与经济自由,则又是一个大课题,奥地利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颇多)。911之后,美国人感觉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支持出台了《爱国者法案》,政府的监听监视和逮捕审讯的自由大大加强,公民自由因而受损。去年几次恐袭之后,又引发了关于持枪权的争论。如果再出现几次类似911的事件,会不会出现更为严厉的法律措施,美国的自由价值还能支持多久,令人深思。但,无论从人的本质而言,还是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而言,自由都是值得珍惜的,丧失自由人将不人。绝对安全的,必定是奴隶之邦。(如前苏联、朝鲜)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五):超出警匪片,一部巴尔的摩浮世绘

  火线的优点,在于其广度和深度。用纪录片般完整的视角让观众一窥巴尔的摩市的生态链,同时展现出置身其中每一个人丰满、鲜明的性格。

  整个故事起于一场旁听。搅屎棍警察Jimmy旁听了一场审判,发现法庭上被告操纵证人翻了供。审判之后Jimmy和法官发了牢骚,抱怨被告一伙人在高楼区大开杀戒,但是警局却没人管这个事情。Jimmy的话引起了法官的注意。来自法官的压力迫使警察局高层成立了专案组,继而展开了整个窃听的故事。

  接下来,各色人物纷纷正式登场。

  毒贩和警察这两个对立的组织是第一季重点刻画的对象。

  毒贩组织的成员包括毒贩管理层、Boss家族、管理地盘的中层、望风的小弟、负责脱罪的律师、打手、貌似身家清白的门面、打劫毒贩的人。毒贩组织一方人物众多,分工很细。但在这个毒品王国当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是对自己的命运有清醒认识的人。譬如大Boss Avon,和毒贩抢劫者Omar。虽然两人势不两立,但偏偏是他们俩对自己的处境看的最清楚。Avon对于自己命运的预感,来源于自己家族的命运和对这个行业的特质的洞察。他带着侄子Dee去看自己家族的前一辈,讲的话,深化了Avon这个人,也让人一窥这个家族的命运,以及对Dee的未来。Omar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能从老虎头上拔毛的不是普通人。但难得的是,Omar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毒贩、警察都只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细心和大胆,也只是延迟自己必死的命运。

  第二种,是俱乐部老板和Stringer Bell这种人,不甘心的人。或者说,是野心勃勃的人。在所有野心勃勃者当中,Stringer无疑是佼佼者。他想要登上更大的舞台看世界。但是,这种人的缺点也在于不够谨慎,对自己的欲望缺乏自制——或者说对自己过于自信。Stringer第一次看到Boss侄子Dee的女人,态度就太轻佻。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把Dee当回事,另一方面或许他以为在场的人都看不透他的目的吧。

  第三种,是那些心怀侥幸怀抱希望的人。比如小望风,看到老大杀人脚软了,准备逃跑,于是死了。比如Boss的侄子,看到那么多死亡,想要走开,结果是牢底坐穿。

  这三种人,无一例外,没有一种能有好下场。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做个打手,但是打手也有随时毙命和被老大推出去抵罪的危险。

  至于警局这个系统,一句话说,乱自上作。

  职位最高的副局长就不用说了,一件好事没干过,是整个办案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警探中枪之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捞取政治资本。警局的中层领导,或庸碌或官僚,只关心破案率和能不能被提升。但这些人好歹还离基层不远,偶尔还会展现一丝人性。比如Jimmy的领导,在手下中枪后唯一一次展现了一定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底层的警察是办案的主体,也是描述的主要对象。这些人展现了人性的百态。有只想退休的,有靠给领导当密探最后升职的,有猪脑袋的,有一上街就伤人的。但是,毕竟不全是酒囊饭袋。编剧精挑细选了几个干将,放进了这个专案组当中。每个角色都够单独拍一部电视剧。没有这几个人,案子几乎不可能查的下去。不过,Jimmy这些人的存在是偶然的,酒囊饭袋的存在才是必然的。最后,这些参与办案者结局也很清楚的说明了,什么样的人能在这样的体质中存活,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提升。什么人最后会去干水警......

  随着案情进入对毒资的追踪之后,出现了与底层贩毒世界有丝丝缕缕联系的法官、检察、议员体系。贩毒有超额利润,可也只是被抽水的对象。议员赤裸裸的接受毒贩的钱。发起案子的法官,也不是出于责任感,而是基于竞选的博弈。后来,竞选出现了转机,法官在权衡利弊之后也就对专案组放手不管了。律师则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游走,看起来比毒贩还要能干。等案情一旦深入到钱,这些人全都吓尿了。最后,在所有人的联合抵制下,调查终于以一个虎头蛇尾的突袭告一段落。

  火线对吸毒者群体刻画甚少,只有Bubbles算一个代表。Bubbles即是吸毒者,也是线人。编剧特意把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机敏的人,有感情的人,对生活怀抱希望的人,无疑是一个把戏。拉近了观众和他的距离,让观众更加痛惜这个人物的结局。Bubbles曾经真正有过一次戒毒的机会,这个机会来的水到渠成,但阴差阳错,他拜托的警察中枪住院,Bubbles也再次堕落。最后戒而复吸后和Jimmy谈话那段演的太好,让人有种本色演出的错觉。

  最后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巴尔的摩市的普通人。他们只是展现在背景当中,是被枪杀的证人、是保安、是开车买毒品的小青年、是在平房区不上学鬼混的小孩,是躲在门后的老太太。毒品在这个地区不是小打小闹,不是病在肌肤,而是已经影响到机能的重症。这么多小孩不上学,在毒贩据点附近玩耍;普通人对就在身边的贩毒熟视无睹。

  这部浮世绘掀开了巴尔的摩面纱的一角,让我们看清了这个城市相当一部分人的普遍生活。同时,这一集已经表达的再清楚不过,警察不可能根除毒贩。不仅仅是因为警察官僚腐败,而是因为后者是这个地区病症的自然产物。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六):HBO《火线(Wire)》题记S01合集

  说起HBO和HBO的神剧《火线(Wire)》,可能没多少人了解。即使在美国,HBO这样的有线电视台也不是主流。拿收视率来说,有线台普遍都不高(肯定有人提《Walking Dead》,唉,那是特例里的特例)。比如HBO的《Game of Thrones》在上周日(S02E04)观看人数是487万,换成广播电视网,这是个很一般的数字(再低些就要被砍了)。广播网的节目牛,收视率不上七百万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上千万的节目比比皆是,五大广播网是靠收视率吃饭的。

  收视率不行,总共5季也不算长寿,为什么说《火线》是神剧呢?神在IMDB上 -- 评分9.4(95,137票),和《Game of Thrones》、《Breaking Bad》并列第一。(其实IMDB排名第一的电视系列节目是BBC的《Planet Earth》/9.5,不过《Planet Earth》是纪录片,IMDB把这些节目都划分到了一个大类,这是题外话。)

  插一句,《Game of Thrones》和《Breaking Bad》的票数分别是30W+和20W+。《火线》投票数量少,评分又这么高,似乎有五毛刷分的嫌疑。这是另一个问题了,有机会再讨论,目前暂且相信《火线》在IMDB上没有受到五毛太大影响。

  《火线》这部剧集有个做法,每集开头有个“题记”,其实叫“引言”更合适。题记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一句话,黑底白字地显示出来。内容不是名人名言,而是本集里面的一句台词。题记并不一定是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比如S01E12的题记“This is me, yo, right here”,简直就是大白话吗,怎么能像标题一样,放在每集开头这么显要的位置呢?

  其实是有道理的。

  下面是S01每集的题记。虽然是英文,好在浅显易懂。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慢慢谈,就算对于《火线》系列的一个回顾。

  01E01 "The Target"

  “ ...when it"s not your turn... – McNulty ”

  01E02 "The Detail"

  “ You cannot lose if you do not play. - Marla Daniels ”

  01E03 "The Buys"

  “ The King stay the King. - D"Angelo ”

  01E04 "Old Cases"

  “ Thin line "tween heaven and here. – Bubbles ”

  01E05 "The Pager"

  “ ...a little slow, a little late. - Avon Barksdale ”

  01E06 "The Wire"

  “ ... and all the pieces matter. - Freamon ”

  01E07 "One Arrest"

  “ A man must have a code. - Bunk ”

  01E08 "Lessons"

  “ Come at the king, you best not miss. - Omar ”

  01E09 "Game Day"

  “ Maybe we won. - Herc ”

  01E10 "The Cost"

  “ And then he dropped the bracelets... - Greggs ”

  01E11 "The Hunt"

  “ Dope on the damn table. - Daniels ”

  01E12 "Cleaning Up"

  “ This is me, yo, right here. - Wallace ”

  01E13 "Sentencing"

  “ All in the game. - Traditional West Baltimore ”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七):《The Wire》-------众生面面观

  电影是一种宗教,当夜幕初上,灯火渐暗,那爿灰白的巨幕上越来越亮时,一种造梦的信仰便从中升起,像创物者的使徒,引领出一个个庄严肃穆、明艳瑰丽的星辰。待两三个时辰后的梦醒,或微笑嬉戏、或怅然所失、或怔怔不语、或破口大骂。总之,在一个远离现世的维度中走了一遭。

  电视剧则限于资金的多寡、制作规模的大小而显得不那么的梦幻和华丽,像是迷你的宗教。但总体而言,电影和电视剧的共同特点都是创作出好的故事来吸引观众,借于逃离现实的平庸、暗淡和堕落。

  《The Wire》不是,它直面人生,抽取真相,比现实还冷冽,比生活更残酷。

  多视角

  从小在电视、电影、书籍中总怀有很强的代入感,这样强烈的感觉使得叙事主线稍微偏离一点主线,便意兴索然,索性掩卷而去。印象最深刻是看金庸的《天龙八部》,第一册木讷的段誉讲完,金庸开始讲述豪气干云的乔峰,我竟不看了,那些精彩的片段和章节不知是多少年后才重温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经历的越多,挫折越甚,便越发能从不同的视角、迥异的立场审视事物,那种非左即右的思想大概是用了多少年才有所察觉,又过了不知多久才一点点地慢慢矫正。之后接触的创作者,兴许是从浦泽直树,或是从京极夏彦,我开始能欣赏不同视角、不同人物带出的精彩了。

  《The Wire》便是一部从多视角描述美国城市、社会、体制的风情异域图。

  它的主题表面是以美国的缉毒警察和毒贩的斗争为主,实则故事线的开展涉及美国的政治的低效与腐败、教育的无所作为和流于形式、工人阶级的衰败和挣扎、媒体现状的光明与堕落;名义上的主角Jimmy McNulty在第二季、第三季出场不多,在第四季中甚至没他什么事情,倒是很多开始时的配角,后面剧情颇多。也许应该这么说,在《The Wire》中,并没有什么主角、配角之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是各自舞台上的主角。

  整部剧集中,有两个人的精湛演技和气场是超越其他角色的,其中一个是

  Omar Little:

  Omar在片中是专门打劫毒贩的强盗,他身着风衣、手挟长管双筒猎枪、口里吹着童谣《The Farmer in the Dell》(山谷中的农夫)注一、漫步于街头打劫的模样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嚣张跋扈。他有原则,只打劫贩毒的毒贩,从不向平民出手;虽然浪迹在街头,但为替男朋友复仇,却能做警方的线人、证人注二;他在黑暗的小巷中与Brother Mouzone持枪对峙的场景令人难忘;他以一己之力接连刺杀boss的勇气和胆识让剧情有超出现实的戏剧性;Omar身上同时兼具着以血还血的戾性和置身事外的淡漠,他是现实的异类,江湖的传说。剧中最神来之笔的一场戏发生在某天早上他醒过来,由于左轮手枪太大碍事,他赤手空拳穿着睡袍去买他最喜欢的蜂蜜杏仁甜麦圈,一路上只闻毒贩们的大呼小喝“Omar comin”,回去的路上他在某处门阶上点烟,一袋毒品便从二楼窗户边从天而降。于是,他带着食物、香烟、和空手捡来的毒品回巢。注三

  Omar的眼神中总是会泛出某种异样的神采,似乎与某种温驯的动物类似,有着温柔、悲悯的成色,在Bunk的劝说下,Omar一度心灰意冷,大干一票后离开他赖以生存的街角,但为了报仇还是回到了街角。最终生于街角,死于街角。

  “You come at the King, you best not miss” (若要暗刺王,就不能失手。) ---------Omar

  Omar,一个以抢劫毒贩为生的山谷农夫。

  ubbles:

  ubs是 剧中街头众人中唯一得到自我救赎的两人之一,他在第一季开头发誓要替受伤的同伙复仇时的凌乱发型、犀利眼神、低沉嗓音、强烈气场、稀疏的胡渣子让我触动不已。

  在以毒品为中心的“食物链”中,Bubs是最低劣的一环----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他每天游走于街头,为了筹集毒资而奔波。以他的天资、品质,讨生活是绝对没问题的,他却被毒品深深地拉入地狱的漩涡中。每天都在炼狱中煎熬。他的性格中有好义的一面,由对待早期的伙伴Johnny注四可见一斑。在后来,由于他的疏忽,同伴Sherrod意外身亡,而Bubs也彻底崩坏,自杀未遂。

  在经历漫长的自我救赎恢复期后,站在地狱与现实的交界,夕阳辉洒,暮影西斜,Bubs回首来路,狼籍且悲凉,一切的美好与苦难陡然袭来。这时分,心中又涌出再吸一次的念头,地狱的诱惑从未远去,伴君同行。Bubs摇摇头,缓缓徐行,夕阳在他背后拉出长长的倒影。这汉子,从地狱回来了。

  心怀悲伤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只要你还为其他向往留出空挡。 ------Bubs注五

  ubs是《The Wire》众生相中最生活、鲜明的角色之一,他的疼痛和欢喜,感同身受。

  两个系统之外的角色却凸显出熠熠生光的神采。其余的诸人在系统内挣扎、游离、隐遁、承受。的确是如主创所说的,无论是警察团队、码头工人方、毒贩集团、媒体、政客,个人欲望和团体利益的冲突最后总是由个人来妥协和承担,无论你是毒贩还是警察高管,没有人能幸免,妄想超越体制,只会被它吞没。最后要么服从,要么离开。

  孩子们

  在第四季中主要探讨了美国城市的教育体制。在巴尔的摩的贫民聚集区,学校是孩子们的栖息地,是他们成为窃贼、强盗、妓女、吸毒者前的缓冲区。教育并没有起到塑造三观进而改变人生的效用,它教授空泛而无用的理论知识,应付自欺欺人的考试,到时间就把孩子们赶回街角。在学校中,孩子们对待社会、人生的观点并不是从学校、老师学到的,而是来源于街角的毒贩、黑帮的头目。学校犹如浩海中的孤岛,瞬息中就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一位大学的学者申请了一笔资金试图进行创新型的教育方式,由于政客的腐败致使资金短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剧中主要讲述了四个孩子Michael、Randy、Dukie、Namond。Michael有运动天赋、Randy极具商业头脑、Dukie对电脑熟谙,Namond性格开朗活泼,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能在未来的天空划出别样的彩虹,但是除了Namond被Howard Colvin警长收养外,其余诸人皆会生于街头,死于街头。街头就是他们的系统、命运。没有人能逃脱或者超越。

  Michael会成为新一代的Omar;Randy在收容院中暴力倾向严重,新一代的黑帮分子;Dukie沉沦于毒品,新一代的瘾君子。命运的候车室,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图片

  对了,补一句,Kenard这小矬子,继Avon和Marlo后新一代的Boss。

  图片

  这些小子的足迹,前人早已走过。在第一季中的平房街角注六,Avon的侄子D"Angelo曾教导Wallace和Bodie下国际象棋,比喻Avon是王,Stringer是后,藏毒点是车,士兵是卒,在游戏中士兵会被早早吃掉。果不其然,三个年轻人在剧中相继被杀。

  图片

  Wallace似是Namond原本的结局,黑暗、暴力的街头并非本性淳朴、善良天真的他能玩的转的,而他被自己的玩伴Bodie和Poot亲手杀害的场景,堪称剧中最残酷的人物结局之一。注七D"Angelo的命运则更加让人唏嘘不已。受Wallace横死的刺激,他本想供出组织,却被他的母亲阻止。在狱中,原本已准备和过去一刀两断,从头开始。结局还是逃不了被Stringer雇凶杀害。

  odie:(图片)

  odie是街角上的斗士,他和Wallace、D"Angelo、Namond不同,他天生就属于街头,忠于体制。每次想起他,总是想起他从牙缝中挤出一注口水的样子,极其的叛逆和凶恶。他在Avon集团衰落后迫于无奈转投心狠手辣、迅速崛起的Marlo。在第四季的结尾注八Bodie持枪面对伏击他的Marlo杀手群。寒风中,他在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里疾呼:“这是我的地盘,我哪儿也不去。我在这里,你们来吧。”他决绝的对劝他离开的Poot摇摇头,之后殒命于街头。

  他的死亡犹如寂静水面下破裂的一个苍白的泡沫,并不会引起任何黑夜的波澜,但我刹那间对这个亲手枪杀自己兄弟的街头混混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悸动,每个坚持自己价值观并用生命为之捍卫的个体都值得尊重,就算你不认同他的行为。

  再见,Bodie。并为你送上AK-47状的花圈。注九

  在第四季中协助学者的Howard "Bunny" Colvin原是西区警长,在第三季中因为他的“哲学实验”而提早降级离职。

  实验与政客

  在第三季中,政客们为了利益、政绩向下面的部门施压以提高统计数据,西区警长Colvin临近退休,在压力迫使下,尝试了次有趣的“哲学实验”。他把辖区内所有的毒贩和瘾君子赶到提前设定好的无人区统一管理,在无人区中,吸毒和贩毒是被默许的,警察甚至维持无人区中的秩序,以保证贩毒交易的正常运行;而其他的街区由于街角的吸毒者、混混、贩毒的帮派都被清理出去,犯罪率立马大幅下降,社区治安也日益好转。这次实验中涉及到的问题是贩毒和吸毒被许可了,Colvin认为社会中的黑暗是无法避免的,他让这一小撮社会的废渣自甘堕落、任其自生自灭,而换取居住在社区的大部分人的利益。

  可以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小部分人吗?这是个哲学问题,如果可以,那就是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注十;如果不可以,那是以德国哲学家康德代表的绝对主义注十一。系统是不会容许功利主义的,Colvin的下场和结局显而易见、不言自明,他做为个人的努力和挣扎是徒劳而无力的。可是社会的黑暗与污渍真的可以永远消失吗?或者视而不见?编导们把无人区命名为Hamsterdam注十二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主张。

  Colvin身上兼顾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神采,他有老派正统的原则和基于现实灵活应变的处事方式,他的折中妥协是出于对社区、对人的深爱,是了解底层疾苦、确实想改变现状的真正警察。在这次实验中、在他身上深刻的影响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Carver。

  Herc和Carver是剧中的活宝组合,尤记得两人讨论可以随便上一个心仪的美女前提是先上一个男人的搞笑段子。Carver从开始的单纯到后来为了晋升急功近利,再到这次实验中刚开始的抵制,到逐渐了解Colvin的良苦用心,了解到责任与妥协、管理与团队而慢慢成长、逐渐成熟。

  (三人的图片)

  Jimmy曾和一个政客助理搞一夜情时曾想过与其相处,但因理念差异过大而放弃。他这样评价两人的关系;“自己犹如为了鸡鸡而喘气的机器,我是三个警区中最聪明的混蛋,在她眼中,就像在街边玩几角钱的赌博。”

  在政客的眼中,一切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突发事件都只是其政治旅途上的垫脚石,前任市长在任时的冲突、问题,现任市长在任时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加剧、恶化。问题可以掩盖、拖延,罪犯可以交易、妥协,政客们上位前是圣女,信誓旦旦为选民谋福利;在位时是婊子,只关心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州议员Clay是其中的翘楚。他长袖善舞,一面结交黑帮,收取从毒贩手中得来的政治献金;一面在政坛上左右逢源,风生水起。他在案发后还能巧妙地煽动民意成功脱身,尤记得他的那句shi~~~~~~~~~~~~~~~~t!!!传神极了。

  猫和老鼠

  Jimmy McNulty:(图片)

  Jimmy爱搞事,五季中一大半的案子都是他挑起来的,在第五季中他为了办案的资金甚至越过界限和资深探员Lester对猝死的流浪汉身体添加谋杀的痕迹而虚拟出一个连环杀人狂,之后又绑架一个痴呆的流浪汉充当杀手,为了办案不留一点余地。他怎能为了工作而疯狂至此呢?他把所有的一切赌在办案上是为了什么呢?我的大脑中影像出Jimmy轻蔑的淡然一笑,倏地转身而去,不带一丝的留恋。

  Jimmy有着轻度的自我毁灭倾向,在没案子的时间,他愤世骇俗、恣意酒色,他的生命在性爱的高潮和酒精的晕眩中肆意浪费,在寻常日子,他是一具为了胯下的鸡鸡而喘气的机器;他的生命只有在办案中、追查毒贩的时候才有实现自我的价值,他的聪明、他的才智在与黑暗的对峙中才是那么地有意义。

  Jimmy的一次次搞事是对系统的倔强反抗,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纵然头破血流,千山万水,依旧痴心不改。最后一季的最后一集结尾,他回看巴尔的摩,在各种人物的闪回中,叛逆小子,隐退了。

  谢谢Jimmy,带给了观众那么多的福利。(记得诱捕时他叫的那两个妞吗?

  tringer:(图片)

  “那就来吧,混蛋。”Stringer轰然倒地,一代枭雄就此谢幕。所有的隐忍和睿智,所有的奋斗和挣扎,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尘归尘,土归土,在尘土飞扬中,他倒在了街头。

  tringer是要逆天的屌丝,他差一点就成功了,就差一点。

  他死后,Jimmy去他临海景的住所,环境幽静,格调雅致,Jimmy随手从书架上捻出一本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喃喃自语道:“我追查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tringer从街头贩毒发迹,之后进修经济学课程,在生意的同时,贿赂政客,投资房地产,联盟黑帮,在他雄心勃勃的野心中,街头只是最初的原点,斑驳的垫脚石,千年的老二要飞天,街头的老大成了牵绊,凡阻碍的,摧毁它。

  灿烂如火般的夜景阳台是两人的最后一次对话。注十三兄弟俩回溯了童年时的欢乐时光,却知时光已逝,一切的美好已颓然,过去回不去了。老大要继续着街头的喋血梦,老二要建筑他的金融帝国,最后一次的拥抱,最后一次的击拳,阴影的背后是老大试探的杀机和老二酝酿的计谋。兄弟情,转身成过往。(不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图片)

  Marlo: (图片)

  Marlo是街头上的嗜血野兽,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的血液中流淌着丛林法则中事情做绝的因子,一点点的不妥,就用暴力解决;他也聪明阴险,设伏Omar,拉拢街头小孩人心,巧破Avon的美人计,反而将计就计,重创Avon。故事的最后,他在检方压力下,被迫金盆洗手,退出街头,在律师的建议下,他局促的参加了一次投资者的酒会后,之后,他回到街头,身着西装革履嚣张的挑衅小混混,并之后殴斗,打跑了混混后,他嗅着被枪划破的伤口,听着警笛的呜呜声,望着昏黄的街道上的枪与匕首,惬意的长吁了一口气,街头,才是他的丛林。

  他的结局,显而易见。

  人生如此的讽刺,想要逃离街头的Stringer逃离不了,能离开街头的Marlo却离开不了。

  戏剧与现实

  火线是部现实的电视剧,它没有话外音和回放,除了开头和结尾的配乐,其他的音源都是当时的背景音,没有过多的动作或激情,非常节制和简洁;节奏平缓,没有过多的跌宕,剧情在每一集末一般不留悬念,不去勾引观众的胃口。

  但火线又却具有勾人心魄、摄人心魂的戏剧张力,它的开头总是由一个看似与后面不相关的内容切入,之后像小说的篇章一样,用一句人物的台词做为本集的条目。它的确和小说很像,慢慢展开剧情,酝酿冲突,待冲突到达一个爆发点后,迅疾的爆发,之后立刻转入下一篇章。譬如Stringer死时最后说了一句:“那就来吧,混蛋。” Omar和Brother Mouzone枪响,Stringer倒下,之后音乐响起,屏幕转黑,开始出职员表。那种观众积攒起来对人物的情感在迅速转化的剧情中显得突兀、苍白,反使人物形象如一颗苦橄榄般在内心渐渐回甘。

  它在高潮时的克制、隐忍反而带来沁人脾脏、意境悠远的影响。

  其次火线主创在打磨剧情的同时,也注重刻画人物内心,锻造台词,完美细节。譬如被称为最有名的罪案现场,Jimmy和叼着雪茄的Bunk在罪案现场勘探时没有多余的表情和话语,通篇只用了一个词F-U-C-K。在这大概三十多次的F-U-C-K中,观众跟着两位警探,逐渐了解案件的脉络。在普通、平常的现场,两人用一个突兀的词语达到了最大效果的戏剧效果,这样的例子例如活宝警探斗嘴、Ormar买早餐等在剧情中随处都是,举不胜举,就不赘述了。

  最后火线整部剧情中塑造了无数的小人物,无论他是警探、毒贩、瘾君子、码头工人、新闻记者云云,在无数与系统的搏斗中,个人与系统的碰撞 如鸡蛋砸在墙上,渺小与崇高交相辉映,激昂悲壮。

  结局

  在火线第五季最后一集的回闪中,我们能清晰的了解到系统的巨大与个人的渺小,没有任何事情有所改观,两个突兀的异类离开了警队;Ormar is Ormar;政客依旧善舞如云,问题还是亘古的竖着,没有倒下的希望;在它截取的这段窃听风云中,我们感触着人物搏斗的悸动,聆听着血脉的跳动,如同黄粱一梦般在异国的青春般走过世事的虚幻和苍凉。

  所谓经典,是指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会有人欣赏之倾倒之,而流行大概是指在一段短的时间内的大众流行性感冒似的病毒肆虐。《The Wire》从没获过艾美奖,真正伟大的东西很少能流行起来,若干年后,谁还会记得2012年的世界最流行的一支视频是《江南style》,中原最流行的一句短语是:元芳,你怎么看? 但是绝对会有人像我一样对《the wire》痴迷或者感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注一:Omar哼童谣的片段收录在其原声大碟《The Wire: And All the Pieces Matter》第十九首‘"Omar comin"’中,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注二:Omar穿着运动衫、脖子上捆着领带上法庭作伪证的穿戴酷毙了。(第二季第六集)

  注三:详见第四季第三集。

  注四:Johnny在那场著名的由Colvin警长尝试的哲学实验中做了恶魔的祭品。

  注五:Bubs这段袒露心迹的告白,详见第五季第九集。

  注六:详见第一季第三集。

  注七:详见第一季第十二集。

  注八:详见第四季第十三集。

  注九:D"Angelo葬礼上,Bodie曾为他送上AK-47形状的花圈。详见第二季第七集。

  注十:功利主义:凡是能将效用最大化的事就是正确、公正的。

  注十一:绝对主义:道德有其绝对的道德原则,有明确的职责,明确的权利,无论后果是怎样的。

  注十二:意为巴尔的摩的阿姆斯特丹。

  注十三:详见第三季第十一集。

  : It"s not TV, it"s HBO. ------HBO

  的确,这不是电视,这是HBO。向HBO致敬,它没有污蔑受众的智、情两商,它真挚、用心地去呈现它的作品。

  向翻译这部不够热门、但绝对伟大的美剧的风软字幕组致敬。

  链接:文中的图片和资料大概来自于以下这些地方,就不一一致谢了。

  火线重案组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good?kw=%BB%F0%CF%DF%D6%D8%B0%B8%D7%E9&cid=0&tp=0&pn=0

  火线中文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81%AB%E7%BA%BF_%28%E7%94%B5%E8%A7%86%E5%89%A7%29

  the wire 中文站

  http://blog.sina.com.cn/thewire

  豆瓣The Wire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thewire/

  完整版 请看:http://i.mtime.com/windgxh/blog/7499981/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八):David Simon的一些政治观点

  关于NSA (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Simon):

  In a 2013 blog post, Simon compared the program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that had been uncovered by Edward Snowden, including PRISM, to a 1980s effort by the City of Baltimore to add dialed number recorders to all pay phones to know which individuals were being called by the callers;[83] the city believed that drug traffickers were using pay phones and pagers, and a municipal judge allowed the city to place the recorders. The placement of the dialers formed the basis of The Wire"s first season. Simon argued that the media attention regarding the NSA programs is a "faux scandal."[83][84]

  关于枪支(哈哈):

  David Simon @AoDespair 2 Dec 2015:

  If this country held the loss of life from firearms as sacred, and undertook the same restrictions as we have on abortion, I"d credit us...

  (https://twitter.com/AoDespair/status/672314283653468160)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九):火线:把毒品摆在桌上

  恶心的在线视频无法观看,只能指望边下载边观看了.总是这么一个路数,越是好看的越是经典的电影电视剧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不能看,要么就是设置无数个关卡让你迷失在百度一般的网络深坑里,无法自拔.别说一部好电影了,现在就算是想下载一个不足百兆的软件,都是难上加 难真是逆天了.

  都是废话,对于火线这样的帝国杂志排名第一的神剧.在看第一二集时我真的想放弃算了,必竟都是黑人,而且那些共产主义的翻译绝逼是去显摆智商的,半打英语半打汉语,然后人名全部是英语而且是乱长型的,压根分不清贩毒的头目到底是叫阿文还是雅芳(AVON).一直到第一季看完,我还有很多主角没真正分清,对号入座才是这个神剧的重中之重.

  又是废话.真是废了.入正题.

  对于美国黑人文化估计连老美自己都不真的太了解,或者叫做懒得了解.其实就一个中国普通的成年人而言,看到一个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走路像猩猩一样手舞足蹈,也是很不舒服的,说不出来哪里不好.但是谁也不能想象有天看到自己的孩子走在街上那样子走路,估计传统一点的父母能昏厥过去.可是黑人就那样,或许唯一给人类的贡献就是创造了 R&P音乐,可是那也没有用.还是让人看着不爽.

  那个中层小混混最后说的话非常发人深省.总体的意思就是:我爷爷是贩毒的(非常有名,当名字被说出来看那些警探的表情就全明白了),我爸死于贩毒,我妈给毒贩收钱,现在我舅舅是头目(AVON),等我舅舅挂了或者栽了(比如坐牢等)我就是接班人.我从出生就是看着毒品长大的,并且毒品交易一直伴随左右.本剧终极唯一的突破点(对于警察而言),就是那个孩子还留有一点良知,还想好,想过平凡人的生活.这也是让第一季能基本圆满的根本原因.否则这个案子最多破三分之一撑天了.那小混混说他在家里压力很大,几乎喘不过气来,可能在牢房里都比在家里更加自由.在此处我在看时想到一个问题:为何他的良知没有让他突破毒品的包围去在学业上或者其它正道上有所发展呢?答案可能是:第一.习惯的力量,因为从小的耳濡目染,非常自然的就过渡到了贩毒这个领域.第二.即使去发展其它正道行业,作为一个黑人也很难发展,哪怕上了大学,肤色问题也是一个一生无法逃避的问题,而且无论走到哪里,都依然会被家族生意所影响,必竟家族的触角太大太深远.就像是被家族绑架了一样.

  还有被杀死的16岁青年.名字叫不上来.他的身边有四五个孩子,睡着大通铺,吃着大家餐.天天看着枪支和毒品甚至肮脏街头的尸体.别说四五个孩子,即使是四五十个孩子能有几个走出那个充满了毒品的贫民区.对于他们而言,毒品就像是中国农民种地,工人上班白领装逼一样平凡无奇.毒品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中青年而言,几乎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可是对于他们就像早餐的包子油条一样,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准备干吗?人,大多数都是想活着的,即使活得不太好,也不太满意,但活着就是最后的尊严了.对于那些中学辍学后无所事事的黑人而言,贩毒或者帮忙贩毒就像是白人从刷盘子开始一样.在了解了毒品对于那些贫民区的孩子是什么概念以后,我甚至都不觉得他们是在犯罪,他们只是为了求生,为了生活.当然,只是时运不佳,遇到了新式文明,而这个新式文明里规定贩毒是犯法的,至少从字面上讲是的.

  返过头来说那些警察.比起那些毒犯来,警察真的都是当仁不让.几乎没有一个是完人,当然那也不可能.每一个人的屁股后面都有一堆无人知道的黑历史,做起事情来甚至还不如一些毒犯有原则.在金钱利益政治权利斗争中一个比一个凶险一个比一个无耻.什么恶意执法拿点黑钱简直都是幼儿园级别的,不值一提.太多这样的故事,手下查案子,查来查去发现最大的幕后主使竟然开始变成自己人了,然后又发现是自己亲爹亲妈了,而最可怕就是原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而自己还在做无畏挣扎,都要变成闹剧了.

  lt;火线>没有<越狱>的花样美男,甚至都没有年轻女人.唯一的美色就是那个有着诱惑小雀斑的律师,还已经是半老徐娘了.可是<火线>有着更好的写实主义风格,没有出人意料让人摇头一笑的巧合,都是真枪实弹的剧情,而且一点不突兀.看过以后会让人觉得如果发生在自己的眼前也确实就是会这样发生.多角度多线索,没有太明确主角,更没有全然的围绕着哪一个人展开,这是<火线>的优良之处,或者也是很多美剧优良的原因.

  《火线 第一季》观后感(十):穷街陋巷,暗黑传奇

  有些电视剧,受众不多,但是往往因为质量上乘,走势长久,慢慢在越来越多的观众群中赢得“神剧”声名,倘若其中有些爆发点,甚至可能突然流行。如《绝命毒师》在国内便经历了起初小范围好评,到今年年中开始越来越火,最终艾美奖达到顶峰,成为大众围观的现象级神剧。与之相比,《火线》似乎一直处于流行度不温不火,但是口碑在观者眼中神一般的态势,而有趣的是翻阅如《完全电影》、《帝国》等欧美电影杂志,时常看到介绍电影时,提到电影风格如同《火线》,足见该剧在业内影响,那么,《火线》算是什么风格的“神剧”?

  在我看来,《火线》是一部真正充满张力的电视剧,一部考验编剧、导演和演员硬实力的电视剧。首先,它不走明星话题路线,很不紧扣时代脉搏,啥互联网、明星、白领生活、青春活力、纽约、好莱坞之类光鲜讨巧的题材都与它无关,它深入一个对中国人来说陌生的城市巴尔的摩,深入黑人社区,深入穷街陋巷,画面扫一下那接头脏乱差的样子就令人“扫兴”,以至于最近读到描述衰落的底特律的文章,我脑海中马上复现《火线》里巴尔的摩的场景。其次,它不走“智商”路线,很多流行美剧令人欲罢不能之处往往在于其悬念啦、反转啦,这一集结束往往留个让你痒痒期待下一集的引子啦,当年看《24小时反恐》、《越狱》,我为了不再受这样的“折磨”,往往宁愿等一季出完再看,而等待过程中为防止剧透,网上见相关话题讨论立马回避。而《火线》不同,很少啥反转或者精心设计,真正的堪称“剧情片”,一切节奏舒缓的推进,慢慢将你抓住。《火线》显得有些另类,却实质上保持着优秀电视剧的共同特点,扎实的编剧,合理的衔接,出色的表演,源于生活又比生活更多惊奇的戏剧冲突呈现。

  《火线》一共五季,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也看出实际上主创人员也在调整脉络,首季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警方专案组和街头贩毒黑帮冲突为主。到了第二季完全换了组犯罪方,显得本剧似乎准备走很多电视剧走的一季一个完整故事的模式。但是第三季开始又回归第一季的感觉,以街头贩毒势力的血腥更新换代,一直延续到第五季终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巴尔的摩黑白道的传奇。总体看,第一季奠定基调令人感到惊艳,而第三季却更加关键,让整套剧集在更加正确的方向上大步向前,让整个故事的基调更加一致,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也更加犀利和直接。

  《火线》在我看来可谓一部残酷的剧集,没有太多大团圆,没有太多阳光普照,整体摄影风格就是阴冷和黯淡的感觉,加上镜头捕捉的多是贫困和犯罪泛滥的黑人社区,粗俗混乱的警方办公室,显得很不上档次的政府办公场所,一切都一副见不得光的感觉。而剧集表现的确实是阳光下的那么多不见阳光的事情,给人的感觉是众人皆有罪。影片表面上看围绕的是警方采用“窃听”的手段进行破案,这是一种本身就带有争议的调查方式。而有趣的是,通过“窃听”的手段,也暴露了巴尔的摩这座城市太多的黑暗,整部影片也如“窃听”一般以窥私的感觉,揭露社会治理各个环节的内幕与黑暗,与之相比,“窃听”这样的争议手段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了。影片人物也都充满了正邪交织的争议色彩,警官Mcnulty可谓整部电视剧一种暗黑风格的代表,他的身上充满正气,为人正派又善用非主流手段,遵守规则又为了达到在他看来剪除黑帮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欺上瞒下,牺牲他人,制造巨大丑闻。与之类似的一位高级警官Colvin,他成了犯罪经济学的实践者,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适度管制的违禁品市场有助于控制毒品泛滥引起的社会动荡,因为严令禁止导致高利润,高利润导致铤而走险。Colvin警官正是做了大胆实践,搞出了一片经济特区,同样的欺上瞒下,结果也是一场丑闻,炸毁自己的前程。而讽刺的是,这些警官的争议措施恰恰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这是制度的吊诡,他们是想做事的人,却在犯罪率KPI文化导向下备受束缚,只能采用非法手段来行使正义的事业。而巴尔的摩的政客们在本剧中可谓没几个正面的角色,他们更关心大选,利益,表面数字,而彼此间为了政治利益的所谓“大局”,交换利益,出卖同僚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这样的环境下,本剧同样贯穿始终的政治人物Carcetti的角色更耐人寻味,他坚韧而充满野心,作为一个白人试图在黑人占据主导的城市赢得选举。他其实也有理想,希望对犯罪和腐败横行的巴尔的摩做些什么。但是政治常常淹没人性,或者将人性中更势利和自私的一面引诱出来,整部电视剧,我们看到Carcetti从一个热血而有些愣头青的政坛新手,迅速成为不择手段的政坛老将,并坚定的向自己州长,甚至更远大的前程迈进。他长着一副娃娃脸,对一些政治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有些抗拒,但是也慢慢接受,导演似乎有意选了这个演员一般,让他有些柔的外表和举止造成一种奇妙的反差。

  站在法律一边的人都这样,更别指望本剧贩毒的一边有啥好样了,本剧街头毒枭实际上经历了两个时代,第一个是Barksdale和他的合伙人兼军师Stringer统治的时代,这可谓一个充满秩序的时代,各方势力按照行规协商势力范围,大家各就各位,利益格局一目了然,都有钱赚。美剧中的反派常常更有魅力,Barksdale典型的出生草莽,重义气,讲规矩;而Stringer属于知识性大佬,一边贩毒一边上经济管理课程,同时一直试图贩毒之外投资多元化。但是正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Stringer比之Barksdale更狡黠,更功利,更心狠手辣,更不择手段。因而,两人逐渐走向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而同时面对警方和新势力的挑战逐渐衰亡。接下来的时代是Marlo Stanfield的时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时代,是一个无底线的时代,是一个弥漫死亡的时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arlo手下的一老一少杀手组合,冷血程度令人发指,可谓这一阶段最佳注脚。而能横跨两个时代生存的,除了顺势而为者,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类人,一类就是本剧中可谓最具魅力实力型反派Omar,到了后来这人都让人感觉已不是反派,而是有情有义之人,游离于黑帮主流势力之外,而他的结局却又充满了黑色幽默般的荒唐。还有一类就是律师,是的,如《绝命毒师》一般,毒贩离不开律师,尽管本剧的律师没有那么风骚,但是毕竟犯罪行为是社会主体不容,而要使之兼容主流社会,律师正是其中重要角色。

  《火线》以人物刻画与现实主义的表现取胜,故事的走向结局并不那么令人感到意外,尽管常常让人为现实中黑暗总能侥幸感到唏嘘,但是或许至少就是巴尔的摩的现实。这个城市的穷街陋巷间,毒贩们进入新的时代,警方和政客经历重新的洗牌,相似的故事由不同的人物再次上演,这部让我感觉很有醇度的电视剧留下让人回味的后劲。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faa60ee744bfeec3bbf37de3

【火线】《火线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

http://m.cubkforchild.com/jcjf/99380.html

推荐访问: 火线精英好号和密码真的 火线精英木子 火线精英游戏 火线传奇第三季 火线传奇第二季 火线英雄 火线零线 火线传奇第四季 火线魔盒

扩展阅读文章

考试类热门文章

考试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