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精神|《蒙古精神》经典观后感10篇

时间:2021-06-16 来源:考试类 点击:

《蒙古精神》经典观后感10篇

  《蒙古精神》是一部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Badema / Bayaertu / 弗拉基米尔·戈斯丘辛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古精神》观后感(一):我们的根 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

  我们的根

  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

  这是我看完《套马杆》后的第一个印入脑海里的问题。

  迷路久了的孩子,还能找回自己回家的路吗?

  面对西方世界的冲击和我们自己人为的破坏,我们似乎面对历史上有了隔阂,这是一条看的着对面边界的大江,江面上飘融着浓雾,看着对面文化历史的根,我们显得有点迷茫和不知所措。《套马杆》里有三代人,老青幼。从老年代的无奈与不甘、中青代的竭力争取复兴和年幼代的茫然和对强势文化的选择,都见证者蒙古民族文化的失落。

  在片头的一个镜头,小孩问爸爸“我们都是蒙古人,为什么王彪叔叔是中国人啊。”王彪叔叔是一个身穿西装、会弹钢琴的城市人,但他不会骑马,不会穿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而且不会宰牛羊。他们是同一个家族,但又遥远得像是两个世界的人。越来越多的王彪叔叔被汉化和西化,而还有多少像男主人公一样坚守属于蒙古族的一片净土。

  回到那一句有趣的话的后文,男主人公回答儿子“我们当然是蒙古人,不过我们是住在中国的蒙古人。”住在中国的蒙古人,为什么他不说我们是住在蒙古里的中国人?这是什么概念?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占多数,另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根本上因为是“少数”,因此也处于劣势。城里妻子坚持的“计划生育”(叫男主上城时记得买避孕套)和男主坚持的“还要生第四个孩子,而且最后一个孩子的名字叫铁木真”,这两者的正面交锋也在昭示民族之根对强势民族文明的叫嚣反抗。尽管后来也是无谓的反抗(最后的孩子铁木真还是被汉化和西化了)。

  2、这个世界上,很多革命者和政治家通过武力和所谓的和平协议不断分割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以国界为分界的。但是文化、民族并不是以国界来分开的,它们依据的是地域、地形、气候、基因……贡巴其实意识到自己其实和城里的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也不禁纳闷,我们不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吗,为什么大家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如此相异,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而且令他不甘的是,大儿子宁愿选择母亲从城里带来的玩具也不要父亲为他捉的漂亮的红鼻蜻蜓。年幼的一代也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了。这时,“成吉思汗”也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头颅。

  说完蒙古族,再说说我们的根。但又从何说起,我只知道自己是汉族,儒家道教和我们的传统服饰——汉服。如今的汉族文明史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位了无音信的朋友,你很想知道他得一些事,但总是跟他断了接触而失去了了解的机会。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近代史里那段惨不忍睹了历史,那无数次的“造孔家店的反”就足以切断我们的主根,导致产生了迷茫和信仰缺失的一代。

  《蒙古精神》观后感(二):蒙古精神的失落

  电影开始,是一些很温馨的画面,有人玩风琴、讲故事、玩小玩具,一家人其乐融融,虽然远离现代文明,物质生活不够丰富,但到处都可以感到亲情的温暖。接着,俄罗斯人的闯入,一开始是更加衬托了这家人的幸福,可是,慢慢地,扎在辽阔草原上的蒙古包生出了孤独,生出了隔绝、闭塞。

  刚波进城那一段很有趣,像一种文明接触到另一种文明,碰到新事物,他有一些很天真的动作和话语。从城里回到草原的刚波,放下新买的电视机,坐在草原上吃罐头。紧接着跑出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还有他的妻子,要逮着那个背叛蒙古文明的刚波。沉浸在温馨思路的我,以为刚波买完东西后,会回家抚慰等待自己孩子和妻子,继续过着以前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把我弄迷糊了,之后才想到这事刚波的幻想。

  刚波一直沉浸在成吉思汗时代,那是他们蒙古人的辉煌骄傲时代,但那段超现实的镜头是表达蒙古人对已逝文明的念想还是恐惧、束缚呢?

  最后的那一幕是草原上立着烟囱,冒着浓浓黑烟,美丽的草地上多了几条乌黑的道路,刚波的后代也进了工厂,离开了游牧生活。

  《蒙古精神》观后感(三):当你唱着古老的歌曲,骑马靠近都市人异样的目光……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影片通过两个男人的简单故事,表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断裂这样的宏大命题,而且又表现得十分艺术十分生动十分自然不做作。

  蒙古人贡巴使者套马杆纵马奔腾那矫健的英姿,辽阔丰美的草原,让人陶醉,可在影片中却更像一曲挽歌。贡巴对祖先成吉思汗的历史伟业,对蒙古族当年纵横天下的豪迈辉煌十分怀念和自豪,可现实却是草原上多了越来越多的现代电器,生活方式越来越汉化,从收音机电视机摩托汽车到避孕套。当他骑着马,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走在繁华的闹市街头那一幕,仿佛一个古典主义者面临的后现代窘境,也传神地象征着古老文明,民族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的困境。

  贡巴从城里买回了电视机,当他在草原山坡上梦见成吉思汗的队伍竟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斥责自己使用电视机背叛了蒙古的民俗,要惩罚他的那一幕,体现了蒙古人在自己失落的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挣扎、困惑和无所适从,无限的孤独苍凉。

  另一主角俄罗斯人谢尔盖,同样在内心深处,是本民族文化的捍卫追随者,当他酒醉之后,在有些现代化的舞厅里,脱下衣服露出纹在自己背上的乐谱——《曼楚里山》,他流着眼泪深情而忧伤的唱着,在现代西洋乐器的伴奏下,……为了俄罗斯倒下,为了祖国而死……那一幕无比的震撼!一个找不到灵魂的人在现实的丛里里哀叹,想寻找自己的血脉自己的根,一个被割裂了历史的人,在梦境中努力想看到祖先的荣光……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没有人好奇他来自哪里,有着什么样的过去,更没有人会知道这位酒鬼为什么会哭?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因其先进、效率、便利舒适,没有人会拒绝,可是现代化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保留、古老文明的消逝、诗意情怀的湮灭又让人无限心痛无限感慨。

  如果有一天,藏区不再有经幡玛尼堆,不再有牦牛酥油茶,拉萨跟内地任何城市一样,全是银行写字楼、停车场洗脚城KTV,藏民们热衷买房买车炒股打麻将,唱着《爱情买卖》这样的歌曲,我想我会哭。

  片尾,曾经的草原如今竖起了巨大的烟囱,无尽的悲凉无奈。

  万里草原今犹在,不见当年铁木真!

  《蒙古精神》观后感(四):于我来说,无法再好。

  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共产党执政的苏联解体,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灭亡。同年,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为了躲避国内政治动荡,他带领着自己的摄影小分队悄悄来到隶属于中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拍摄了影片《Urga》,国内译作《蒙古精神》、《套马竿》。

  “Urga”为蒙语,套马竿之意。套马竿是蒙古人传统放牧工具和最触手可及的武器。蒙古族男女欢娱时若往草地上插上套马竿,远方的人见了,便知趣避开。至于为什么选择内蒙古这块儿神秘的土地来表达自我情感,导演米哈尔科夫这样说到:“很早前,我就想拍一部中国内蒙的影片。至于为什么,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出于一种下意识,也许是要延续祖先前进的足迹。蒙古人曾经统治俄罗斯二百七十多年,我们的血液中早就混有蒙古人的血。”

  一、帝国的泯灭

  俄罗斯与中国都拥有值得炫耀的辉煌历史并曾经在文明中傲然地俾睨世界。在米哈尔科夫的摄影机下,俄罗斯民族的悠久历史变成了歌曲中荒凉的叹息,而再高贵的艺术也不过沦为中国人赚取金钱的谋生手段。曾经的战士谢尔盖偶然听到刚波小女儿奏起故乡音乐时泪流满面。在丑陋的迪斯科舞厅里他被同乡人嘲笑不记得祖先——你还记得你祖父的名字吗?你的曾祖父呢?可笑。我们的灵魂在哪?她只不过和列宁像章一样,只值两块钱!悲愤中的谢尔盖眼前依稀浮现的仍旧是俄罗斯白雪皑皑下的广袤故土。背上刺着《曼楚里山》谱子的谢尔盖作为承载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普通人,在现代政治文明的冲刷之下,精神载体和力量载体不可避免地撕裂破碎。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坐在和俄罗斯民族有着同样困境的蒙古人的草原上,独自哼唱属于俄罗斯民族的挽歌。

  二、消逝的蒙古

  虽然米哈尔科夫无处不努力渲染蒙古的风土人情,但细节给予我们的印象仍旧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过分侵蚀了古老传统。墙上的海报、刚波的帽子、布因手中的玩具,我们甚至渐渐疑惑起那些蒙袍下面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几百年前,成吉思汗带领着蒙古铁蹄践踏了亚欧大陆三分之二的土地,而豪气冲天的蒙古人在现代文明下却变的有些软弱甚至妄自菲薄。面对城市,坐在旋转飞机上的刚波表现出好奇而又十分惧怕的一面,他要传递给我们的困惑是——是应该选择接受先进文明还是继续拙守一隅?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是否是永恒的悖论?冥冥中的某种力量给予刚波自信,我们仍旧看到了一个值得欣喜的结尾——从城市归来的他用蒙古搏克式的步法在彩虹下跳跃,用传统的套马竿方式稚拙地表达爱情。这趟城市之旅也同时意味着刚波完成了内心的自我审视——民族寻根之旅。

  三、繁复的符号

  米哈尔科夫在片中埋藏了多处隐喻,使得整个影片呈现出一种压抑的神秘感。巴亚图是游离于影片情节之外的一个独特角色,他总是孤独地骑在一匹马上醉醺醺地闲逛。作为“根”的化身,他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刚波一家人或谢尔盖身边提醒着什么。而他本身所携带的非常扎眼的小红伞、红箱子、红喇叭,还有那张海报,又向人们昭示着他本身激烈的矛盾冲突。小布因对玩具的兴趣远远大于成吉思汗和九匹银合马的故事。两次出现的静止又突然溜走的蜻蜓幻化成从城市归来后天空出现的不进不退的雄鹰,在精神意义上注视并保护着蒙古族人。而一头扎入水中的卡车也巧妙寓意了俄罗斯民族的现状和蒙古人对于外来文明的迷惘。

  四、旋律与镜头

  本片中音乐不但但只作为媒介存在,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米哈尔科夫将音乐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使得与片中内容相得益彰。谢尔盖背上刺的《曼楚里山》内容慷慨激昂旋律却无比哀伤,弥漫着对逝去战士的深深怀念和对俄罗斯的浓浓乡愁。主旋律往往伴随着草原画面远远呈现,带有蒙古长调的悲伤色彩。几段不多的轻快节奏所配的画面却带有讽刺色彩,让人颇感忧心。剪接流畅,画面丰富且隐喻性强,大量的摇镜头和横移镜头从心理上扩展了视觉领域,给人以空旷之感。两条线索互相穿插却毫不凌乱,米哈尔科夫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十分耐人寻味——刚波骑马艰难地穿行于闹市中,下个镜头切到帕各玛骑马涉溪聚拢跑散的马群。奶奶对电视的漠不关心对比到孩子们看电视时候的目不转睛。转来转去的电视频道中总是播放美国总统讲话或者中国京戏。巴亚图的蒙古长调声中却是俄罗斯小姑娘对十月革命的解读。

  五、超现实结构

  片中有一段超现实主义片段十分有趣且引人深思,米哈尔科夫将刚波的幻想巧妙地融入进一个横移镜头中,使观者无法辨清幻境与现实的分界。刚波买回电视机和自行车坐在草地上吃罐头,镜头移动,出现一队铁骑——巴亚图成了成吉思汗,而自己的老婆帕各玛却成为了成吉思汗的夫人。成吉思汗严厉地责问刚波作为蒙古人为什么没有武器,为什么没有马。然后将刚波五花大绑拖在马后,而此时出现的谢尔盖也遭遇了相同的惩罚。身着铠甲的蒙古勇士在愤怒中摧毁了电视机,焚烧了卡车,并将它推下山坡。刚波作为蒙古传统的背叛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谢尔盖作为外来侵略者或者现代文明的化身也遭到了无情抵制,但是再英勇的蒙古战士面对电视机中蓝波的矫健的身影也只徒剩叹息。米哈尔科夫则在大卫·林奇之前巧妙地使用了循环结构。近片尾处,我们看到帕各玛走出蒙古包,电视上显现出她牵马走过的画面。刚波起身跟上去,紧接着出现的就是片头追逐那场戏。

  六、其他

  整个片子清新自然,节奏平稳,有着大自然的气息和略微伤感的色彩。米哈尔科夫通过对蒙古族的描绘传达他对蒙古更远处土地的无尚热爱和切切担忧。俄罗斯民族和蒙古族曾经同样的辉煌,同样的豪迈冲天,而现在他们也同样地陷入了破落的境地,俄罗斯民歌和蒙古长调又是那么相似地何其悲凉,都在呼唤着人类远去的灵魂。汉族向来视蒙古人为异族,欧洲人似乎也不把俄罗斯当做已人。身份认同的问题在两个民族同时浮现,米哈尔科夫借用蒙古抒情的思路也就清晰显现。而片中体现的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人类与自然的相生问题把此片推向广阔的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民族苏醒和文化复兴。片尾处,漂亮的草原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沙地,套马竿变成冒着黑烟的烟囱,叙事者的声音被电话铃声粗暴打断——我们最后得到的依然是米哈尔困惑的脸庞,如同开头小布因盯着蜻蜓时的迷惑与不解。安东尼奥尼在《云上的日子》一片中曾经使用过了本片的结尾。虽然片中大量蒙古风情的描写有取悦欧洲观众之嫌(比如用十多分钟来表现蒙古式的杀羊方法),但这并不妨碍观者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有关于全人类的精神式命题。

  《蒙古精神》观后感(五):愈拓愈荒

  这部影片对于那些习惯了依赖坚固可靠的情节抓手攀援艺术的观众而言无异于痛苦的折磨,将近两个小时游荡于荒原般的呈现手法将他们原本期待着清晰线索和鲜明意象的欣赏兴致摧残殆尽。和他们一样,在呆呆地注视着演职员表从幕布底下随着悠扬的音乐浮上来的时候,我仍有一分多钟的时间没法摆脱知性的麻木与理智的眩晕,恍惚回忆起自己草原旅游的两次经历,每一回都觉得由游客迸溅上的花花绿绿的斑点远远看去玷污了这天工纺成的绿缎子,让我无法贪婪地独占那醇香温润的乳汁和那宽广高亢的胸脯,但现在终于明白大草原上的孤寂竟是具有何等的吞噬力,倘若真地让我孑然一身去欣赏这辽阔的胜景,不出片长那么久,我必将像被抛入真空一样丑陋地膨胀,最终惨烈地炸碎,但对于这广袤的原野,无异于腾起和落下一粒尘埃。

  俄国司机在影片前一部分的遭遇有力诠释了这一事实,大概几个小时都不曾改变面容的窗外景色用难以抗拒的催眠力缓慢阉割着他的各种机能,逼迫他同那一望无际的绿色幽灵艰难地作战——陈腐的尸体仿佛是这支大军的统帅——并最终自乱阵脚,终于让自己那部承载着全部生命力和希望的卡车搁浅在河沿上,死一样的安静活吞了发动机难听的聒噪。整个过程看来不乏滑稽剧效果,观众们在发笑的当口似乎尚无暇考虑这个穷途末路的倒霉汉是否真的面临什么致命的威胁,但危机其实正从无数耸起的草尖里钻出来逼向他,飞转加剧的时间和肆意延展的空间所带来的压迫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把他彻底淹没并慢慢溶解,一个晚上,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过后这个人和这部车的模样偷偷溜进观众的脑海,让人在撕心裂肺地呼救声中意识到这美丽的草甸和纯净的空气也完全能够将他溺毙,尖啸着的恐惧于是平地而起,围拢在河沿上斜卧着的机械墓碑旁。幸好命运没有宣布中止,角色的使命把他的呼喊传向另一个场景,闻声策马而至的主人公将他救回家里。

  他像格列佛游记一般受到世外野蛮人的热情款待,除了成功躲避开生命之忧,悲惨的窘境毫不亚于身陷茫茫草原之中。那场事故之前已有关于这个原生态的蒙古家庭并不尖锐,却是根深蒂固的意识矛盾的铺陈与表现,夫妻俩人对于生育的不同看法与立场的背后是两种文化所统御的生活方式与理念的猛烈对抗,一种因应着大草原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与习俗,另一种则来自现代社会的冲击,反映着摆脱现状,谋求新路的诉求,这种对抗在振翅的蜻蜓和会发声的玩具之间实现了最优美的呈示和最深邃的展现。几个看似安详的蒙古包在这种对抗中显得摇晃不定,丈夫在草原上长大,拥有强健的牧民身手,以蒙古的血统为傲,遵循着古已有之的先验法则;而妻子来自城市,被草原以外突飞猛进的世界里各类新鲜事物蛊惑并引诱着。他们整日把生活掩埋在草丛里,在牧马放羊中听着大风涤荡原野;但女儿又接受着来自城里亲戚的音乐教育而且天赋不凡,喝得醉醺醺的流浪邻居总是从城里给他们带来惊喜与欢笑,却从不打破他们勤恳度日所建立起的优越感。这些横贯影片,充当其核心的矛盾和对立在俄国司机的眼里折射出奇异的光彩,既让他面对着娴熟的宰羊表演感到身在遥远荒蛮之地的陌生与恐惧,又让他在神采飞扬的手风琴演奏中品尝到一丝似曾相识的欣慰,这个家庭的面貌和自己白天所经历的别无二致,一个极不和谐,打破沉静的因子贸然钻进了这万物圣洁的草原,后者想要鲸吞和消化前者,前者则意欲如钉子一般顽固地立稳脚跟,楔进这古老的灵魂。

  丈夫选择进城了解崭新的现代生活看似通过观念上的让步实现了上述矛盾的缓和,其实反而是各种对立的向前发展,城市生活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直以来存在于概念之中,而从未真正涉足的另一片荒凉的草原,另一种空旷被各式各样他永远解读不清的社会规则推展开来,另一种孤独透过现代人张扬外向的个性紧紧包裹着他。此时的主人公与那辆不幸驶进绿海俯听水声的卡车没什么区别,四处虽然看似熙熙攘攘,其实空无一人,就像坐上旋转飞机给人的感觉,起先总能激荡起用之不竭的新鲜与刺激,但时间一久就必将迷失在荒原上,任视觉中的景物循环往复地呈现,深深堕入昏昏欲睡的麻木状态,走向情绪的失落与意志的消亡。夜总会里的突发事件成为这次进城经历的枢纽,深化了全剧所传达的荒原含意,俄国司机尽管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但仍然没有回归家园的感觉,他的心灵飘荡在人群的外围,失落已久的灵魂令他悲痛欲绝,深深嵌在他后背里的歌声被闯入的警察嘎然切断,任他如何申辩都无法阻止夜总会决意摆脱这个不速之客,重新回到浮躁喧闹的迪斯科之中,情况就象草原随着一个响亮的落水声吞没了卡车发动机的叫嚷,哪怕他站在车顶喊破嗓子也无法影响在自己身边流动嘲笑着他的风。这一次高贵的琴师救下他,让他又一次在陌生的床上迎接一个新的晨曦,而主人公则正在这希望之光的照耀下上演他的凯旋式。

  丈夫带着新世界探险的战利品回到草原怀抱中的一段是整部影片象征意义最强,最富于表达的交响效果的部分,在归途之中,养育他的草原开始怀疑并攻击这个带有外来气味的嫌疑犯,成吉思汗的铁骑用传统的方式严厉惩处了传统的逃兵,无情诛灭了侵入草原的一切外物。在这一部分,电视银屏作为重要的表达窗口向观众敞开了四次,第一次它没有被接上电源,收入信号的情况下被主人公端着罐头呆呆地凝视着,映出原野上的草,隐喻着这个寄托着希望的魔匣带给别人的仍将是无尽的荒原;第二次大汗骑兵的注视下,电视里映出了无数奔腾的骑士在旷野的咆哮和骑马的炫技中争逐猎物,这其实直接照见了主人公心里对于遭受祖先精神的驱逐与鞭笞的恐惧;第三次是电视的正式使用,但只在两个频道之间反复调换着,沮丧凝重的时政场景被民间自娱自乐的京剧演唱生硬地撕碎又聚合起来,又撕碎,又聚合,越来越快地上演着枯燥乏味的循环,就像体力所省无几的旅人在漫漫无垠的原野上疯狂地寻找出路;第四次向这个家庭播映出影片结局的全过程,妻子因为丈夫忽视和贻误了最重要的进城目的,又肯又恼地乘马逃出家门,丈夫随之赶上去,套马杆与避孕套的征战又像开篇时候那样既严肃又滑稽地展开,绕出了一个可笑多余的大圈子,只有老母亲捏挤塑料泡的声音持续不断地带给人们无聊作乐,人生干瘪的忧郁感,演奏着恒久不变的荒原旋律。

  影片中所有的陈述与表达俨然一片孤寂的草原,即便存在转折与幻觉,也从未借用任何稍显激烈的表现方式,看上去浑然一片地沉淀在静穆之中,让观众不易找到界限和线条,从不强求被接受和注意,但坚固得令任何人都无力将其抹去,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被慢慢浸入和彻底沉没的感觉,如同一把钝刀在观者的感知上缓慢地施刑。它恶作剧地诱导你无谓地耗尽一切去追寻这片草地的地理边际,自己却不断地向外地延展版图,没有巨大的声响做动员,却迅猛无比地挤垮和摧毁它以外的任何东西,只给人脑留下一片空旷的愕然,就像草原帝国在古代的扩张。影片昭示出,任何一个人都永远漂泊在陌生的荒原之中,始终脱离不了艰难拓荒的生存状态,而且往往是愈拓愈荒,越想垦出生活的新地,面前的野草就扎得越深,孤独悲怆的心灵只能在风中呜咽,得不到周围人与物的任何真正的理解和支援,直到自己被无垠的天地埋葬才可脱去所有困惑,获得彻底的安息与救赎,借旁人之口告诉后来的满脸惊异的旅人“他属于这里,鸟儿喜欢这样。”

  《蒙古精神》观后感(六):拜托,不用把这么好的电影用意识形态来套大帽子

  影片中有两个敏感的话题:中国的计划生育和少数民族政策。再加上现在流行的对大自然,原始生活的向往,这部其实没有一点意识形态意味的电影很容易被观看者通过自己青睐的某种意识形态而形式化地解释,从而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价值。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是一部返朴归真的影片,控诉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侵蚀,影片的结尾,也的确影射到这一点。

  但这是主要的吗?为什么我们看电影一定要找出一些思想主题来,以为电影就得有教育意义?为什么不把故事作为故事来看?

  很多观众没有意识到的,是这部影片中的幽默。我在观看中,不止一两次地被逗笑了。Sergei 在背上刺有谱子,让乐队演奏,难道不是很可乐的吗?他和妻子在同房的时候,儿子在关上的门外面大声朗读革命故事,而Gombo 的醉汉朋友骑马经过,透过门上面的窗子看到他们在干啥,拿个苹果安慰那孩子让他等会儿,这不是很有人性气味的幽默吗?

  其实,影片一开头就很幽默,Sergei,俄国人,开着门上写着“呼和浩特”的车,收音机里放着京剧,好让他别打瞌睡,结果睡着了,惊醒过来,换个台,听瓦格纳,又睡着了,差点掉河里了,也是很快乐的。

  Gombo 进城后,到《昭君大酒店》找他的亲戚帮忙,我看到店名,可乐了好一会儿,不过,这可能不是导演米哈尔科夫同志策划中的。

  最后,也不乏幽默,特别是Gombo的那个梦,太具有幽默感了。有人认为,他梦见成吉思汗和其军队是对传统的追求,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其实成吉思汗是他的那个打着在草原上捡到的那把小红伞的醉汉亲戚,而成吉思汗的妻子就是他的老婆呢?这就给这个梦加上了一个善意的小小讽刺。Seigei 也出现在梦里,结果两人被婴儿似地被裹在地毯里被马拖着,这其实也是充满了幽默的。而在影片即将结尾的那一段中,他年长的母亲在按电视机包装袋上的塑料泡,这又让我乐了起来,这是我小时候常干的呀。

  影片是1991年拍的,按片中的场景来看,是九十年代初的样子,那么是影片放映的同时代,而尾声中已经成人,结婚的Gombo的第四个儿子在说话。他是在影片结尾时Gombo由于进城没有买避孕套,所以最后在妻子在草原上结合时让她怀上的孩子。这就是说,也瞻望了未来,而未来,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美好,只有工业,金钱,消费。这在Gombo进城,买了不少对草原生活毫无意义的东西的这个经历中已经打下了伏笔。

  但我并不觉得导演想用控诉什么,而是借用未来和(拍片时)现在的对比,来体现一种对时光流逝,对以往生活不可避免的失去而感到的忧伤。不是对具体那些人群,那种政策的批评,而是表达了一种现代人普遍具有的失落的伤感。

  对了,Sergei 唱的那个曲子叫做《满洲里的山脉》,是俄罗斯1905年和日本在满洲里战争中出现的一首华尔兹舞曲,Sergei 的祖父参加过这场战争。这首歌成为了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曲,就已经定下了电影怀旧,伤感的主体旋律。

  《蒙古精神》观后感(七):失落的灵魂

  一个民族如一面镜子,游客可从中看清自己。——莫洛亚(André Maurois)

  说多种语言、尊重多种价值观念和对人生意义抱有不同信念的人类,迟早都必须考虑到一切有关人性的东西。——加德纳·墨菲(Gardner Murphy)

  1991年,我还在上美专,总也弄不清绘画中的明暗交界线到底是什么,也还不太明白俄罗斯绘画曾经给中国的绘画界产生过多么深远的影响。那一年在苏联发生了很多事情,圣诞节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成立了70多年的共产党执政的苏联正式解体,成立了俄罗斯联邦。

  13年后,我看了一部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的电影——《Urga》,蒙语意思是套马杆。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又翻译作《蒙古精神》、《乌尔加》。蒙古男子用套马杆套马,追逐恋人,追到后把套马杆插在那里,天做被地做床,别人远远看见插着的套马杆,便不会走近。当我被这部电影恬淡的叙事风格和那草原上忧伤的风景深深打动之后,我发现这部电影的拍摄时间是1991年。于是,电影中给我带来震撼和疑惑的部分就自然得到了解答。

  这是一部带着淡淡的忧伤、温暖、安静的电影,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拍摄,故事简单无奇。

  逐水而居的一家住在草原上——老母亲,丈夫刚波,妻子帕格玛,三个儿女,一个蒙古包,一群马,一圈羊——和乐美满。那时的季节,正如席慕容的诗《草原》说的那样:

  …… ……

  从五月到九月初,森林中

  瀑布奔腾,草原上会开满了花朵。

  无边无际的茂草丛中野花盛放。

  有猩红的小百合,浅蓝的野风信子,

  金黄的毛莨和紫色的喇叭花,

  还有樱草、飞燕草及细高的萝菲草,

  整块草原象一片织锦的花毯,

  带着清香无限,一直一直铺向天边。

  在边境的修路工俄罗斯人赛尔格因为疲劳驾驶偏离了大路,卡车差点滑进河里,他却也因此得到了刚波一家的热情款待——刚波遵循着蒙古传统,为远方而来的客人宰了一头羊。语言不通又不喜羊肉的塞尔格觉得有些尴尬,但很快他便连比带划的和他们聊起来,还欣赏了刚波大女儿热情洋溢的手风琴表演。

  刚波一家幸福快乐,但刚波的愁虑是,帕尔玛刚生了第三个孩子,不愿意再生第四个,并告诉他中国已经实行计划生育,城里人都只生一个,丈夫应该去买避孕套。清晨的草原刮着风,刚波搂紧了妻子,决定翌日进城一趟。

  骑着马的刚波与满是人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他因为羞涩而没有买成避孕套。他在城里逛着,体会着草原上没有的游戏。

  电影中唯一的冲突和高潮是刚波与塞尔格在歌厅再次相会的那一段,一个俄罗斯商人嘲笑刚波不通俄罗斯语,说道:他一点也不懂得我们的灵魂。塞尔格双手拍着胸口,愤怒的说道:如果不是他,我已经死在了草原上。什么灵魂?什么灵魂?我的灵魂在这!在这!然后他拿起旁边盒子里卖的俄罗斯五星徽章,伤心地说,这才是我的灵魂,我的灵魂在这!两块一个!我们的灵魂两块一个!我们的灵魂,灵魂,见鬼去吧!嘿,等等,你爸爸叫什么来着?你爷爷呢?你曾祖父呢?啊,他想不起他的曾祖父了!

  被诘问的商人急了,反问道:你的曾祖父呢?……疯子!

  塞尔格愣住了。是的,他也记不起自己曾祖父的名字了。他跌跌撞撞的走到舞台上,要求乐手们演奏他背上的刺青——一篇乐谱,《曼楚里山》,他深情而忧伤的唱着……为了俄罗斯倒下,为了祖国而死……

  塞尔格被警察带走了,刚波找朋友把他带了回家。第二天,刚波带着电视机回家,去寺里祈祷,在草原上吃罐头,在电视机里看见成吉思汗的大旗,他把套马杆插在草原上,生了第四个孩子铁木真,塞尔格再不去歌厅买醉、而是让刚波的女儿用有力的手风琴拉出《曼楚里山》的旋律……

  电影看完后,留下的是诗一样的惆怅。刚波刚毅、情绪不露于色的表情,塞尔格忧伤地唱着本应激昂的《曼楚里山》,那张典型的俄罗斯的脸上,带着深深的迷茫、失落和困惑。

  是的,俄罗斯曾经在什么时候走出过自己的困惑呢?如果他们曾经走出过,那是在什么时候呢?在蒙古统治他们的那240年间?——谁敢说俄罗斯人的血管里没有几分蒙古人的血呢?如果他们曾经走出过,那么他们为什么从来没有停止战斗、宿醉、吟咏?他们总是那么忧伤而直至绝望?

  普希金一边吟咏着爱情,一边服从了命运,在决斗中死去;果戈理一直在冷笑着,“他一面嘲笑,透视这种卑鄙、可恶的灵魂最隐秘的角落”(赫尔岑语)。阿赫玛托娃在承受了沉重的生活之后,在她的诗中写道:倘若有一天 在这块土地 有人想为我建纪念碑 我郑重地同意这个建议 但有一个条件——不得让此碑 濒临大海 我的出生地 我已与大海断绝了关系……

  姆索尔斯基创作了《荒山之夜》,那是他生命的写照,带有浓重的宿命感;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悲怆交响曲,他曾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有人这样形容拉赫马尼洛夫的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它凝聚了人所有的感受和经验,那是用文字所无法表达的。

  如果不说曾经对中国油画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现实主义画家们,画作极富音乐感的作为抽象艺术的先驱康定斯基,则曾经对欧洲艺术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

  没有哪个民族如此关注心灵,歌颂心灵。但与此同时,许多人类隐藏起来的性格特征都在俄罗斯人身上凸显出来:温顺、善良、暴躁、没有耐力、嗜酒无度、好斗、自大……是的,那是因为他们从有国家的历史开始,就承受着双重力量的冲击。俄罗斯的春天很短,气候寒冷,它的广阔版图占有亚洲三分之一的陆地,但它的政治文化中心却都在欧洲。有学者说,“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他们不断的分裂又融合,不断建立制度又不断推翻,他们没有足够的耐性却又总是服从命运的安排。

  我曾经问过热爱俄罗斯音乐的朋友,那音乐中流露出来的俄罗斯精神到底是什么呢?他无语。我看到塞尔格脸上的表情在说,我们再次的失落了。其实,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里带着全人类的悲哀,在夹缝中为了理想而奋争的力量和与命运对抗的悲哀。这悲哀渗透在他们的文学、音乐、艺术的各个方面,和全人类一起共鸣。而这悲哀,在1991年的俄罗斯,1991年的米哈尔科夫那里,则显得如此无力。

  2005-1-15完稿于北京朝南居

  一些资料: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正式灭亡。——来自wikipedia。

  米哈尔科夫,他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莫斯科,他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是19世纪俄罗斯的画坛巨匠瓦西里·苏里科夫,他的外祖父是20世纪初俄罗斯的著名画家尤特·冈察洛夫斯基,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母亲则是作家兼翻译家。对他有着直接的电影启蒙影响的,是他的哥哥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他也是一位电影导演。所以,出身于这样一个对俄罗斯文化深具影响力的家族,米哈尔科夫的文化理想,自然是试图恢复旧俄罗斯时代高贵和理想主义浓厚的气氛。他是公认的自塔尔科夫斯基去世之后, 当代最重要的俄罗斯电影文化的象征人物。——邱华栋《从边缘突进》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戈宝权 译

  无悔

  蒙古谚语说:

  “既然说了好,就不再说疼。”

  那意思就是说,我如果答应了你,

  任凭怎样艰难困苦,也绝不会反悔。

  是怎样光明灿亮热血胸膛啊!

  ——席慕容

  《蒙古精神》观后感(八):一部电影,一首歌,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历史

  一开始是被片中的插曲,中文翻译的叫做”曼楚里山上“的苏联歌所吸引。去查了这首歌,一直没有查到。后来在片尾的鸣谢里查到了这首歌的法文名,翻译过来其实是叫满洲里的群山上。顿时理解了男配在和朋友喝酒时,被问及爷爷的事时,为什么要唱这首歌。我猜他爷爷应该当时是在满洲里帮中国打抗日战争时战死的。然而再往前到清末,外蒙古独立却也正是因为沙皇的煽动而被分离出中国。 可是片尾男主做梦回忆起铁木真的时候,又为蒙古人曾经统一过整个中国和俄国而自豪。正巧这本拍摄于1991年的电影,刚好也是苏联解体的时候,一个亡国的导演,拍着蒙古精神。应该也是暗寓着苏联精神。作为一部法国制作的电影,里面当然也要不停的黑着中国的统治下对于内蒙的独身子女政策,和对草原环境的污染。一部电影客观的叙述着苏联人,西方人,中国人,和蒙古人自己对蒙古的认识。然而这些所谓的认识,却又谁也说不完整。

  《蒙古精神》观后感(九):如果你向往草原生活,如果你热爱前苏联文学,我向你推荐这部电影

  如果你没有一点草原和俄罗斯情结,我想,你也许很难被这部片子吸引。因为并没有传说中草原绿油油的漂亮的色调,故事仿佛发生在春夏或者秋冬交季的时节,画面呈现出一种灰绿色。这种灰绿色,这有真正热爱草原的人才能读懂。而主角之一的俄罗斯中年男子,既不帅也没有什么魅力。他眼神中的忧伤和孩子气,只有看过前苏联文学的人才能明白。

  因此,如果想要完全读懂这部电影,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可以说,这部电影尽管手法处理得相当艺术化,主题却是相当主流,通俗易懂。然而,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主题或者画面(说实话,一望无际的草原在镜头里显得很低调甚至乏味),也不是主角,而是配角——那个蒙古男人的两个孩子,和永远骑在马上和的醉醺醺的蒙古大叔,还有感人至心的配乐。

  如果你对草原对前苏联文学一无所知,那么,看了这部电影,或许,你也会萌发出对草原对前苏联文学的向往。

  我承认我是个相当感性的人。这点在看电影上尤其表现突出。每次看【套马杆】,总会泪流满面,

  然后心中无比的安宁。

  《蒙古精神》观后感(十):感想

  我没有任何对电影分析的技巧,没有文化学者的知识底蕴,看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只想发表一下自己亲身体会的感想。

  电影里的好多文化变迁是我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城市,平房,游乐场,药店,糖葫芦,歌舞厅。对于曾经的我是如此的陌生而好奇。听着周围不懂的汉语,我感觉在自己家里就如出国了一般。

  阔别多年再次回到故土时,一切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曾经的山和草原变成了高楼耸立的城市,街上的行人也穿着时尚,霓虹灯闪烁的夜晚,和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区别。在这片祖先游牧过的土地上,没有了从前的一丝痕迹。

  不仅仅是物质层面,当和同为蒙古人的朋友,亲属谈起话时,那种距离感也很大。就拿天葬来说,当我问起他们还有人在牧区天葬吗,为什么不用天葬呢?甚至我的父母在内,都流露出一种不屑的态度。用他们的原意来说:“这年头谁还天葬,大家都火化啦。” 他们的表情仿佛再说,你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太不现实了。同样的事例很多,从农业政策到教育理念,禁牧,学外语重于学母语等等,我感到人们在做出改变时是如此的感性和盲目,大家都把比较和思考的过程省略掉了,追求着眼前的便利和满足感。

  我虽然不意外也不固执于文化的变迁,但是我总觉得文化的变化不应该如此草率而仓促。自从蒙古草原成为“无产主义”的追随者后。几千年的文化和民族性在短短的50年内颠覆的如此之大。很多人都在做一件事情,当别人说好时,他们也说好,别人说坏时,他们也说坏。没有一点疑问和困惑的就改变了原有的东西。如很多人告诉我那般,这是全球化的趋势,你要接受也要承认它的存在。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但我总相信,一个事物可以存在很久,是有它的原因和价值的,在去改变之前,需要一个慎重的考虑。全球化不代表你必须要舍弃自己的东西去接受别人的东西,而是你拿着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相互分享,通过分享去互相了解并达成共识。同样,对于文化的取舍,文化承载的主体需要自行思考和做出判断,不是未经过思考一味的接受或拒绝。

  也许很多观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觉得导演或我的感想有些小题大作,但我个人确实觉得这种文化的冲击很大。毕竟我是一个蒙古人,我不甚了解其他文化对这种改变的想法和态度。我只想说,有些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并非真正的理所当然。

蒙古精神|《蒙古精神》经典观后感10篇

http://m.cubkforchild.com/jcjf/93780.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考试类热门文章

考试类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时光文档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